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05-23 08:41陈玉娟胡雯雯贾富池崔巴特尔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肥胖率显性隐性

陈玉娟,成 亮,胡雯雯,贾富池,崔巴特尔

(石家庄学院 a.体育学院;b.后勤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5)

0 引言

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认识到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的体重.但是很多人认为体重低就不是肥胖,这样的认知误区导致隐性肥胖者越来越多.隐性肥胖是指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或低于标准体重,但体脂肪率仍超过20%(成年男性)或30%(成年女性)的情况[2].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状态,采用体脂肪率评价肥胖才是肥胖判定的“金标准”;很多研究表明,体重或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判断肥胖方面有很大的误差,这样的方法对于“显性肥胖”者判定较准确,却无法筛选出隐性肥胖者[3-6].隐性肥胖表现为去脂体重下降、肌肉量减少、体重不高但脂肪量并不少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易发现的潜在肥胖[7].隐性肥胖不仅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还表现为身体机能、体力下降[8].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检测和日常行为调查,探讨了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日常行为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5所高校的1 685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11名(平均年龄21.61±1.48岁),占总数的48.13%,女生874名(平均年龄20.39±1.30岁),占总数的51.87%.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法

身体成分测评.采用InBody23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大学生身体成分进行测评,测试严格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规程进行,测试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输出指标主要包括:体重、体重正常范围、体脂肪含量、水分含量、去脂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基础代谢量.按照测评结果分为正常、低体重、高体重、显性肥胖、隐性肥胖5大类,包含了所有人.

正常水平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20%、女性低于30%,视为正常水平.

低体重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20%、女性低于30%,视为低体重者.

高体重的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20%、女性低于30%,视为高体重者.

显性肥胖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等于或超过20%、女性等于或超过30%,视为显性肥胖者.

隐性肥胖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在正常范围或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但体脂肪率男性等于或超过20%、女性等于或超过30%,视为隐性肥胖者.

1.2.2 问卷调查法

影响因素调查:本研究在参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和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设计的行为与健康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日常行为与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课余生活3部分,问卷经过信度、效度检验,检验结果:Kappa系数均值为0.897,相关系数均值为0.872.问卷在测评现场当场发放给参与测评的大学生,首先施予统一指导语,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填写完成.收回问卷1 731份,回收率为97.69%,其中有效问卷1 685份,有效率为97.34%.

1.2.3 Logistic多元回归统计法

在对隐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首先筛查出隐性肥胖者和正常水平的大学生,其次对两个群体的影响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而后对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课余生活3部分分别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各部分与隐性肥胖有关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再一次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筛查出导致隐性肥胖的总体影响因素.隐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应用单因素x2检验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隐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变量入选水平为α=0.05,有效水平为P=0.05.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各类情况现状

大学生各类情况现状统计详见表1.可以看到,男女大学生各类情况发生率统计学比较均呈现显著性(P<0.01).正常率、高体重率、显性肥胖率男生远高于女生,低体重率、隐性肥胖率女生远高于男生;男生正常率(78.84%)远高于女生(40.71%);男生的显性肥胖率(5.64%)高于隐性肥胖率(3.17%),而女生的显性肥胖率(3.08%)远低于隐性肥胖率(34.76%).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女生体成分正常水平低下,隐性肥胖也主要发生在女生身上.本调查样本数据显示,隐性肥胖男女生合计人数为330人,占总样本的19.58%;正常水平男女生合计人数为995人,占总样本的59.05%.

表1 大学生各类情况现状统计表

2.2 隐性肥胖与饮食习惯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大学生饮食习惯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饮食习惯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3个自变量中,只有“是否吃早餐”、“总饭量”2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表明这2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

2.3 隐性肥胖与运动习惯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大学生运动习惯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3所示.运动习惯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6个自变量中,“体育锻炼次数/周”、“体育活动强度”、“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周”4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表明这4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可以有效解释隐性肥胖的成因.

表2 大学生饮食习惯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表3 大学生运动习惯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2.4 隐性肥胖与课余生活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大学生课余生活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4所示.课余生活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7个自变量中,“是否熬夜”、“静坐时间/天”2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这2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可以有效解释隐性肥胖的成因.

2.5 大学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与健康习惯总体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第1轮对课余生活、饮食习惯、运动习惯3方面与隐性肥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是否熬夜、静坐时间/天、是否吃早餐、总饭量、体育锻炼次数/周、体育活动强度、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周8项指标与大学生隐性肥胖密切相关.把这8项指标纳入第2轮回归模型,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8个自变量对是否隐性肥胖预测的回归模型为X2=1 624.169(P=0.00<0.05),达到0.05显著水平,表明8个自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适配度非常理想.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是否熬夜、静坐时间/天、体育锻炼次数/周、体育活动强度、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周6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表明这6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有显著关联,可以有效解释隐性肥胖的原因,详见表5.

表4 大学生课余生活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表5 大学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与健康习惯总体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因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5类情况(正常、低体重、高体重、显性肥胖、隐性肥胖)均有显著性差异,隐性肥胖主要发生于女大学生,其发生率(34.76%)约是男生(3.17%)的11倍.本研究表明,隐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包含6个因素:经常熬夜、静坐时间长、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少、体育活动强度低、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短、每周课外体育锻炼量低;概括来讲,经常熬夜和缺乏有强度的体育运动是导致隐性肥胖的主要原因.熬夜会造成隐性肥胖的原因在于[9,10]: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身体荷尔蒙的分泌来分解脂肪,使其燃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浮肿、刺激生长激素,以指导身体把脂肪转化为能量来消耗;而经常熬夜就会缺乏足够的荷尔蒙分泌来分解体内脂肪,于是体内荷尔蒙失衡,身体就会把多余的脂肪堆积起来造成脂肪超标.隐性肥胖更青睐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大学生很在乎自己的形体,却厌烦体育运动,为了保持良好的形体,主要通过“节食”来减肥,殊不知节食减肥首先减掉的是肌肉,这样就造成虽然体重不高但身体脂肪仍然超标的结果[11,12].而且有研究表明,隐性肥胖者的脂肪主要积存于腰腹部,腰腹部的脂肪被称为“最危险的脂肪”,会造成内脏器官被脂肪包裹,破坏人体内部的信息传导系统,内脏器官会向身体输出错误化学信号,致使器官内部也开始囤积脂肪;人体器官内部一旦形成脂肪堆积,就会增加患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风险,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3,14].日本的佐藤犹造等[15]研究发现,隐性肥胖会导致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慢性疾病.

男大学生隐性肥胖发生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男生普遍喜爱体育运动,上大学后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项目(足球、篮球、武术、跆拳道、轮滑等)社团,日常形成了较好体育锻炼习惯[16,17].长期、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增加身体中的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防止隐性肥胖的发生[18].特别是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例如足球、篮球、跆拳道等运动,可以更好地增加肌肉,减少脂肪.Major等[19]的研究发现,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会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刺激更强,更加有助于内脏周围脂肪的消耗.汪军等[20]的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不仅运动时能量消耗较大,运动后的恢复期可以使基础代谢率大大加强,使得机体能量消耗总量大大增加;Bahr[21]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此现象,其研究发现低强度运动后只能额外消耗5~10 kcal的热量,中等强度运动后可以消耗12~25 kcal的热量,而高强度运动后额外消耗能量可以达到180 kcal.梁崎等[22]的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增加人体肌肉含量,而且可以使人体形成良性循环——肌肉量的增多可以有效促进脂肪的消耗.由以上分析可见,有规律、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防止(显性、隐性)肥胖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肥胖率显性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