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江阴实验中学 孟协军
近读《中学数学》(下),发现连续两期刊登初中“锐角三角函数”起始课的教学设计(见参考文献[1]、[2]),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用教材教”(钟启泉语),重视了数学现实引入新课,“让数学课讲数学”(单语)等教学理念,对一线教学有着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受到他们的启发,笔者也基于个人研发课例的兴趣,联系高中阶段对三角函数的学习理解,基于“单位圆”研发一节初中阶段“锐角三角函数”起始课例,同课异构,供研讨.
教学环节(一) 数学现实,引出新知
创设情境: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以原点为圆心,单位1为半径,作出一个圆(因为本课例中会反复提及,不妨称这样的圆为“单位圆”),设该圆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第一象限,在圆上取一点B(x,y),连接OB,得到∠BOA,设∠BOA=α,安排学生分组研究当α取定一些特殊的锐角时,B点的坐标能随之确定.
图1
图2
教学预设:学生会取α的一些特殊锐角如30°、45°、60°,进而研究出相应的点B的坐标.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一般,预设如下追问:
追问1:当α取定任意锐角时,点B的坐标能否确定?(学生应该可以猜想出能被唯一确定)
追问2:回顾函数的概念,当α取定一个锐角时,相应的B点的横、纵坐标都会随之唯一确定,它们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学生应该可以确认y与α具有函数关系,x与α具有函数关系)
追问3:如图2,在射线OA上任取一点D(x2,y2),继续研究x2、y2与锐角α是否具有函数关系.(仍然具有函数关系,与之前问题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化”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单位圆的放大,如图3,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相似三角形的角度理解它们的一致性)
图3
教师讲授:由于这种函数关系不同于之前所学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些函数能用一些代数式表示,所以历史上数学家们给了它们一些专门的记号,让我们把图形简化为直角三角形,给出定义(板书如下):
图4
说明:板书定义时,最后补出“锐角”两字,并强调初中阶段只研究锐角的情况,以后还会拓展研究范围更大的角度的三角函数问题.
教学环节(二) 理解新知,初步运用
对照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安排学生计算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列表梳理出来.由一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如下:
表1
进一步研究:既然是函数关系,需要研究函数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如增减性,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大组汇报.
预设成果:在锐角范围内,正弦函数sinα的值随着自变量α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函数cosα的值随着自变量α的增大而减小;正切函数tanα的值随着自变量α的增大而增大.还有互为余角的两角的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如sin30°=cos60°,sin45°=cos45°.如果教学时间充分,还引导学生“走向一般”尝试证明sinα=cos(90°-α).
教学环节(三) 引导探究,走向一般
例1计算:sin230°+cos260°.
变式计算:sin245°+cos245°.
猜想验证sin2α+cos2α的计算结果.
教学组织:学生容易计算出前两问的值,但是“走向一般”的证明有一定的挑战,需要“回到定义”,基于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演算证明.
学生证明之后,回到开课阶段的问题情境,如图5,基于“单位圆”的基本图形,可以发现点B的坐标(x,y)也就对应着(cosα,sinα).在图5中,结合勾股定理容易看出sin2α+cos2α=12=1.
学生理解之后,还可进一步“一般化”,将圆的半径“单位1”变式为参数r,引导学生验证确认:sin2α+cos2α=r2.
图5
图6
教学环节(四) 课堂小结,反馈检测
小结问题1:结合“单位圆”基本图形说说你对本课所学的三种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
小结问题2:本课学习了哪几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你是怎样理解或快速记忆那个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表格中的数值的?
小结问题3:锐角三角函数需要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分析与思考,与直角三角形的各边大小有关系吗?举例说说.
反馈检测题:
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是(1,2),画图分析∠AOx的正弦函数值、余弦函数值、正切函数值.
题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60°,利用锐角三角形函数的新知,求证:AB=2BC.
题3:在三角形ABC中,AB=10,BC=6,AC=8.分别求sinA、cosA、tanA的值.
题4: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证明:sin41°=cos49°.
1.核心概念的起始课值得深入研讨
我们知道数学中有很多核心概念,代数中如数的运算法则、运算通性,方程,函数等,都是核心概念,可以发现,核心概念常常是指那些具有宽广发展前景的数学概念.本课例中关注的三角函数的概念就属于这类核心概念,它有着十分宽广的发展前景,只是在初中阶段刚刚涉及很少的部分.就目前所见的版本的初中教材,多是从生活现实出发,为了解决某些直角三角形的生活应用问题,而引入正切函数,进一步引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种基于生活现实引入新知的方式也是可以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对于三角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不只是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更是一个逻辑连贯、前后一致的知识模块,也可以从后续(主要是高中阶段)三角函数概念教学需要出发,基于数学现实(如本文关注的“单位圆”)引出新的概念,这样学生到高中续学三角函数时,就可进一步放开角度的研究范围,拓展开去,走向一般.在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核心概念的三角函数起始课值得反复研讨、深入研讨,而不是简单停留在“教教材”层面上.
2.加强不同教学环节的“前呼后应”
在上文课例中,我们选定了“单位圆”作为数学现实引出新知后,在不同教学环节都围绕着“单位圆”开展教学,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背景(或平台),做到了互相关联、前后呼应,当然这也是践行所谓“问题驱动”式的教学设计与课例研究.这里不妨对“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做出进一步解读,我们所指的问题是指少而精,富于生长,前景广阔的问题情境,而不是那种“一题接一题”的习题式推进,让一个主干问题能引发、生长、变式、拓展到很多问题串,而且问题串之间互相联系、层层递进,这样就是品质较高的问题驱动,而不是“习题单式”的题海战术.
3.重视教学追问与学情反馈的设计
在课例的框架或主干问题确定之后,需要预设各个主干问题之下的教学追问,而不是简单的即兴追问(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精心预设的系列追问形成问题串,对所学新知起到有效巩固、反复强化的教学功能.当前我们看到一些导学案之所以习题量偏大,沦落为习题单式的习题教学,原因就是对有些主干问题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抓住核心习题、经典习题进行系列变式,预设问题串,又要顾及增加所谓课堂训练容量,从而就大量选题,对不同习题之间的关联度、一致性缺少深度构思,这是让人遗憾的.就本课例最后提供的几道原创学情反馈题,也可顺便解读一下设计意图,作为新授课的必要学情反馈,需要关注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掌握了“回到概念去解题”的思维方法,都可以通过这几道小题得到反馈.
经典课例的同课异构、反复研讨能加深我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角度与深度.正是基于 以上认知,我们基于“单位圆”的数学现实,提供了锐角三角函数的起始课教学设计.因为该课例开放度大,对教师课堂驾驭要求高,也许对初任教师并不具有推广性,期待有丰富的驾驭课堂经验的教师上课实践,并跟进打磨,不断丰富该课例的教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