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2019-05-22 01:53周冬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4期
关键词:吉非奥沙利腺癌

周冬梅,宋 娟,张 超

(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8)

胃癌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1]。肿瘤生长至影响胃功能时,患者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2]。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医学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如何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吉非替尼和奥沙利铂均是临床治疗胃癌的药物,有学者提出,将上述2种药物联合用于胃癌的治疗将取得较好的疗效[3],但其具体疗效、安全性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探讨了吉非替尼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Ⅲ—Ⅳ期胃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24~75岁,平均(47.26±1.12)岁;胃癌分型:黏液腺癌15例,分化型腺癌16例,管状乳头状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15例;胃癌转移情况:骨转移11例,肝转移16例,肺转移9例,胃周淋巴结转移14例,腹腔转移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5~75岁,平均(47.56±1.42)岁;胃癌分型:黏液腺癌16例,分化型腺癌15例,管状乳头状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15例;胃癌转移情况:骨转移12例,肝转移15例,肺转移8例,胃周淋巴结转移15例,腹腔转移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等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呕吐治疗[4]。对照组患者于治疗第1日给予注射用奥沙利铂(规格:50 mg)130 mg/m2,静脉滴注2 h[5],每3周给药1次;第1—5日给予亚叶酸钙注射液(规格:30 ml ∶ 0.3 g)200 mg/m2,静脉滴注2 h,氟尿嘧啶注射液(规格:0.25 g)500 mg/m2,静脉滴注4 h[6];3周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7]。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每日晨间进食1 h后温水吞服吉非替尼片(规格:0.25 g)250 mg,1日1次,4周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8]。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治疗过程中SIRS的发生情况[9]。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10];EGFR突变包括Del19(19号外显子缺失)、L858R(21号外显子点突变)和复合突变3种类型[11]。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病灶完全消失,且在4周内无明显复发现象;部分缓解:患者体内最大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且连续4周肿瘤未见明显增大趋势;病情稳定:患者病灶、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病情加重:患者病灶较治疗前增多,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大[12]。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病例数+部分缓解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short-term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3 两组患者EGFR突变率比较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观察组患者的EGFR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中,发生突变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3 两组患者EGFR突变情况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mutation rates of EGFR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表4 两组患者EGFR突变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Tab 4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utation rate of EGFR and clinical efficacy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SIRS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SIRS发生率为41.67%(25/60),略高于对照组的35.00%(21/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癌会对患者肠胃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13]。临床上常采用吉非替尼和奥沙利铂治疗胃癌。奥沙尼泊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为二氨环己烷的铂类化合物,对胃癌有一定的疗效,但会引发感觉迟钝、呕吐及局部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其神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的消极影响[14-15]。吉非替尼可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但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16]。因此,上述2种药物联合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GFR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生突变者的总有效率优于未发生突变者;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SIRS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奥沙利铂单一治疗,吉非替尼和奥沙利铂联合治疗胃癌的疗效更好,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更高,且不良反应、SIRS的发生无明显增加。但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机体反应而出现不同程度的SIRS症状,因此,建议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一定的SIRS治疗,同时建议在治疗前中后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猜你喜欢
吉非奥沙利腺癌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黄芪注射液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防治效果观察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