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说谎时有发生,甚至恶意的谎言也不少,它将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诚信合作及交流分享,应予以及时纠正,否则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然而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老师一般也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处理类似的现象。本文拟从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尝试教育的对策,力争及时纠正错误,对症下药,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努力营造敢于说真话的氛围,摆事实讲道理,强化诚实行为,有效地纠正幼儿认识的错误和行为的不足,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说谎行为;原因分析;教育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幼儿说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成人往往会比较紧张,一看到孩子说谎,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责备和体罚。结果往往造成孩子因为害怕打骂而不敢说实话,只能继续说谎以逃避责罚,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事实上,说谎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它的发展也是儿童社会化、自我调节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我们只有深刻认识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说谎行为;只有充分了解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和心理特点,才能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幼儿的说谎,做到“对症下药”。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 幼儿说谎的原因分析
(一) 无意说谎
1. 天真幼稚的无意说谎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记不清感知过的事物,对时间概念、数量多少等,把握不准,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因此说了不真实的话。如:有一天,佳佳对我说:“老師我明天没来了,要去福州了。”结果第二天她还是来了,问她:“你怎么没去福州啊?”她说:“爸爸说明天去。”这就是因为幼儿不能准确把握时间概念,以为还没有发生的事,就是“明天”的事而造成的说谎。
2. 愿望与幻想导致的无意说谎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他会在无意中把自己脑海里想的东西说出来,把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愿望,不知不觉把它当成自己已经拥有的真实的东西描述出来。如:晨间活动时,小朋友在搭积木,看到明明搭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时,小兰就说:“我昨天在家里搭了一座很漂亮的大房子,我还在里面睡觉呢。”小兰说得很得意,而这不过是幻想而已。
3. 夸耀自己
孩子对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比较模糊,对自我的认识主要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且不能科学地认识自我,所以比较会争强好胜,爱和小伙伴攀比,总想着自己要比别人好。如:美术活动时,让幼儿互相评价下彼此的作品,看谁画得漂亮,大家都会说自己画得最漂亮。争先恐后地叫:“老师你看,我画得最好。”这就是“说大话,夸海口”。
(二) 有意说谎
1. 害怕惩罚导致的说谎
案例: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一个小朋友的手表不见了,我问小朋友有没有看到,小朋友说是小雅拿走了,我起先还不相信,就去问了她,她说没有拿,我去看了她的书包之后,才知道手表就是她拿去的。我把她叫过来,问她为什么要说谎,她说:“我怕妈妈打我。”据了解,她做错事时,妈妈经常会打她。幼儿害怕惩罚导致的说谎,多半是由于成人对孩子所犯过错处理方法不当引起的。
2. 为帮助同伴逃避惩罚而说谎
有的幼儿同伴之间关系比较好,自己的好朋友犯了错,为了掩护好朋友不受责罚,就会主动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做的,而其他知道情况的幼儿却会报告说不是他做的,说他说谎。
3. 成人说谎,幼儿模仿
成人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有时我们的无心之举,以及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有可能被模仿,会成为幼儿说谎的诱因。
二、 教育对策与建议
对待幼儿的无意识说谎行为,我们无需过分担心、紧张,而对其严加斥责,只要加强对孩子的常识性教育,增强是非观念,使他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即可。如第2种无意说谎的情况,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儿童在想象,这时儿童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实加以描绘。对于这类谎言,无须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想象力、辨别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我们不要大惊小怪,一味地去指责和训斥儿童在说假话,因为这会使儿童不知所措,而且还会影响其想象力。而对于有意识的说谎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因为教育方法的问题,那就要改变教育手段;如果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就要及时地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一) 重视“第一次说谎”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幼儿的每一个变化,及时发现幼儿的说谎行为,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第一次说谎,那么幼儿在几次说谎之后,因为没被发现,尝到了甜头,就有可能养成爱说谎的坏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重视“第一次效应”,把幼儿的说谎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坚决杜绝幼儿的有意说谎。
(二) 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以身作则,要尽量避免自身的说谎行为。即使是一些善意的谎言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答应孩子的事,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孩子诚实不说谎的行为,可以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 信任孩子,防止说谎
孩子会出现说谎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犯错,处理方法总是不够冷静,态度过于急躁。所以我们应该对孩子多点信任、理解,要给做错事的孩子营造一个敢说真话的宽松环境,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只要改了就好。
(四) 讲道理
说谎行为将导致的后果,孩子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采取讲道理的方式,帮助其认识危害性。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文艺作品中好的形象来帮助幼儿分清是非,明白说谎行为是丑恶的,诚实行为是美好的。
三、 小结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孩子说谎这一现象,其原因不尽相同,我们要从根本上了解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拒绝说谎。
参考文献:
[1]孙永霞,刘晶波.儿童说谎行为研究综述[J].儿童教育(教育科学),2010(3):49-50.
[2]高玉洁.儿童说谎的心理分析及教师的教育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8.
作者简介:
郑薇,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