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国内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要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核心,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以及对现有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与优化。文中对于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给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就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有限的精力以及物力资源来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最大化效果。課堂作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平台,也是师生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对于现有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提高学生化学兴趣的同时,加强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
(一) 高效课堂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按照“高效课堂”这四个字的内容就能够了解到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效率。此处的效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些高效、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讲授的知识。甚至教师也可以利用多余的课堂时间引入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与知识面。除此之外,想要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必须与时俱进,对于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都要有所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来将教学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也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或者探究式教学策略来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适合教学现状的方法,全面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二) 高效课堂可以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
高效课堂的重心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要强化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并坚决贯彻新课标“发展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化学界名人的趣事、奋斗历史以及典故等内容引入化学课堂当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而且这些事迹对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也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正确地了解课堂教学的难易度时,对于教学过程当中的知识结构以及难点与重点予以重视。若没有将难易度处理好,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少。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要将教材中的内容深入发掘,并了解班级当中学生们的实际水平与个体化差异,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水平,以实现高效化学课堂的目标。相比较于其他学科,化学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所强调的“教学生活化”理念来深化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如说在讲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够制备出氢氧化铝吗?如果可以,那么请你们设计一个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们在经过讨论与思考之后得出了如下内容:(1)取一支试管并在其中装入少量的AlCl3溶液,并加入稀NH3·H2O溶液至过量。(2)向试管内的NH3·H2O溶液中逐滴添加AlCl3溶液至过量。(3)在装有AlCl3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添加NaOH溶液至过量。(4)在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添加AlCl3溶液至过量。学生们在分析之后得出:制取氢氧化铝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铝盐以及弱碱溶液进行反应后获取,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将学生变成整个实验的主体,教师从旁通过引导与提问启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利用探究式教学来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高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有一定的了解与基础,因此教师在采用探究式教学之前,应当要引导学生做好基础活动,并明确实验的方法与步骤,避免学生在实践当中出现盲目性。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比如馒头、油条等),介绍它们都是在化学原理作用下形成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为实现高效化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说在讲解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探究实验《乙烯的检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在上课前向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并让学生明白:(1)整个实验的探究内容有哪些?(2)探究的方式与流程包括哪几个部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要对教材内容有所掌握,并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流程来进行操作及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要将实验安全放在首位,在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以及相关原理的同时,总结出:乙烯可以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在完成分解反应之后乙醇中所含有的氢和羟基结合会变成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实验前没有做好气密性检测,那么阀底烧瓶上方的橡皮塞就会因为松动出现漏气,试管无法形成倒吸导致实验失败。而实验的失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品格与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实现高效化学课堂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长期努力与合作才能够实现。而且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坚决贯彻“生本理念”,将学生作为高中化学课堂的主力军,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以实践教学为基础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不但能够帮学生打好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琳琳.潜心钻研教材 实现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12):124-137.
[2]张红霞.基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以《糖类》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3):155-168.
[3]汤希雁,邝国宁.互教互学下的高中《化学必修2》“乙醇”教学[J].广西教育,2015(16):114-121.
作者简介:
钟瑞松,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