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要素

2019-05-21 00:34朱炳灿
考试周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融合教学

摘 要:21世纪以来,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实现教育思想、资源、手段等全方面的现代化。本文拟就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进行探讨,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促进,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课堂要素;融合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衡量的唯一指标是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获得进步与发展。而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主导因素。下面就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有效课堂的要素进行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

深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钻深、悟透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有效课堂,功在课外。课堂有效性离不开教师对课标、教材、学情的深入研读、分析。

(一)

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南”,深入研读,把握精髓

特级教师于永正备课有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加以仔细、深入阅读。深读、钻透课程标准,教师容易把握住教学目标、重难点,让教与学的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

(二) “钻进”教材,熟练掌握内容、理清逻辑,构建框架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广东资深教师石景章说:“他不读十遍书不上课。”有效的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合乎学生实际需要与发展的可能,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逻辑是清晰的。熟读教材,钻深、悟透能最大限度熟练掌握内容、理清逻辑、条理清楚,讲课就能讲到点子上。即使课上节外生枝也会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样,教学效果也就会自然地突显出来。否则,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有偏差、理解不到位,上课“脚踩西瓜皮”、随意性大,指向不清,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成效。由此可见,吃透教材、充分地备课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因素。

(三) 关注生态,尊重差异,生成个性化教案

学生群体中,各班情况不尽相同,个体千差万别;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是多方位的,各有所需。而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明确指出:“教育总需活用为妙,遇有特别或天才的总宜施以特别的教练。”这里突出了“特别”“活”的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关注生态,尊重差异,尊重人的个性、理想和愿望等,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量满足人成长的需求。因而课堂有效性目标达成还要备学生,知生情、生意,关注生态、尊重差异,根据具体情况生成教师个性化教案来实施教学活动。

二、

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深备课基础上,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道利器。作为新时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是必备的教育技能。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富有情趣、弹性的教学过程,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富有新奇、情趣、动力的探索活动。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如何融合,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要主动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让其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道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曾有教师遇到这样的困境:在某网站上看到一视频,非常切合教学需要,他费尽全力但下载不了。经同伴相助后下载了,又发现视频课上太占用时间,而他對相关视频软件的剪辑等技术又不会,最后影响了课堂良好的效果。因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自学或参加培训等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否则就难以跟上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二) 激发、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会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研究性问题,学生上网查阅、筛选、下载、提取资料,根据学习目标对图文、动画、视频等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再创造等,在这过程中既有自主探究,又有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又达到对知识的内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其优势、特点融合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21世纪以来,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实现了教育思想、资源、手段等全方位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下面粗浅探讨两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感悟。

1.

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而非奉送真理。”实践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发现真理的“入口”。有经验的教师常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等特点,创设与当前教学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以刺激学生感观,激发动机、吸引兴趣,聚集主题,让学生在问题面前探索感悟、自求自得。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和情形各不同,常见的有:新课引入时的创设情景、疑难点时的创设情景、探究时创设情景等。

2. 利用思维导图,形成清晰的思路,构建知识网络

应用软件PPT中都有思维导图工具,简单、实用、有效。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发掘大脑无限的潜能。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其功用,特别是在课堂小结或复习课中,将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做出来,或教学生尝试制作,或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最后展示,所学内容清晰明了,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显示了强大的优势,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了良好教学环境,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无法改变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语言等教学基本功。因此,在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教师亦要提升自我的教学基本功,这才是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宽宁.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13-15.

[2]周凤玲.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6,14(34):138,140.

作者简介:

朱炳灿,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侯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融合教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融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