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智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创造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要合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策略。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完成分组工作。这样,有利于实现组内成员的互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很难合理分组,且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导致教师分组的难度加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分组,容易使组内学生不能实现互补,也很容易产生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分组时,教师既要考虑每组学生之间有共同点,又要考虑每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的推进,才有利于学生通过互补不断完善自己。
在分组时,教师很难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层次都是相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势必会导致小组之间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分析班内学生各方面的因素,尽量保证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够均衡分布。不仅如此,教师合理分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它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偏多,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习的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比赛中,小组成员会为了小组荣誉,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完善自己,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堂是发展思维最好的地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大胆判断和质疑,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制订评比机制,适当鼓励学生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定期评价,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有利于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教师可以给上课积极发言、作业完成好的学生加分,对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酌情减分,对于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并定期进行全面总结,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当然,奖励只是激励学生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在确保小组间竞争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
作为《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发展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艳,白淑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與实践,2016,(6).
[2]邹彩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校园(中旬刊),2014,(3).
[3]何贵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校园(中旬刊),2013,(11).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中心北障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