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探索

2019-05-15 11:02亓宪明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作路径新时代背景心理健康

亓宪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00后”逐渐进入高校学习,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玩伴较少,网络成为他们沟通交流、接触社会的主要形式,所以他们的行为、思想受网络媒体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路径,以期帮助大学生调节好心态,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工作路径

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00后”群体也开始登上大学舞台,新媒体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的态势还在不断扩大,网络和社会因素对“00后”大学生的情绪、个体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弱,出现了较多标新立异与自我封闭的现象。因此,把握好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发展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路径,成为提高高校教育服务工作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由辅导员兼任,然而大部分辅导员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高校也没有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与此同时,辅导员自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够,教学也大多以理论灌输为主,不能将学生的心理状态、时代发展、个人发展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如此,高校辅导员大多专注于学生的组织建设工作,难以持续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变化,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不理想。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新不足

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高校不仅没有重视不同年级、不同心理发展条件下学生的需求变化,还忽略了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性,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通俗易懂,导致学生的理解不到位。此外,部分高校心理团体活动课设计与理论知识不匹配,活动单调乏味,过于形式主义,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不仅如此,部分高校没有积极支持与联络校外心理教育实践基地,导致教学环境单一,没有充分展现社会实践的作用。

3.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不尽完善

目前,高校主要利用EPQ、SCL-90、投射测验等测量工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及早期心理危机预防,而心理咨询表被试数据与常模未能随时代变化而改进。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心理发展状况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往的心理测量不能准确检测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出现了评价偏差,这也是目前心理危机预防的一大障碍。此外,部分高校与专业心理医疗机构及其他社会公益服务组织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干预和转介时效性较差。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路径探索

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三个:第一,高校应最低按照1︰4000比例聘用心理专业教师,并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基金支持等优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调动其积极性;第二,高校应该定期组织、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培训,组织专业督导,建立档案库,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三,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心理教师应相互合作,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早识别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常态化,做到首问负责要求。

2.搭建平台,强化引导,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

高校应根据学生发展现状搭建心理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具体的工作有以下三点:第一,定期开展座谈会,收集学生反馈的心理问题,并结合问题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利用线上平台适时了解学生平时的状态,并进行相应地心理健康引导和完善;第三,完善“校家医”联动机制,畅通三方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健全预防与干预体系,并通过平台整合心理咨询师、教师、家长、医院等群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动性,从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全员育人。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和特点,开设情感、压力、人际交往等课程,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另外,各高校应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心理协会建设发展,并积极联络建立校外心理健康服务和实践基地,借助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同时,各高校通过校内校外双向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与综合素质。

4.借助新媒体,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新时代,面对网络给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巨大冲击,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交互平台,传播心理知识,进行心理咨询与教学和成果反馈等,从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新路径。利用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会有四个显著作用:第一,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广泛媒体学习资源;第二,可以利用微课、微动画等形式,将课堂教学搬至网络,实现匿名互动,更加科学地实现心理问题的保密性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第三,在平台设置专业心理咨询区、倾诉区与心理测试区等,引导学生在线进行心理测试,自主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与调整;第四,建立网络心理档案与资料库,更加方便、严谨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构建多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另外,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交互平台,让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有利于学生實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发展性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娜.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之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8).

[2]严丽文.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4).

[3]姚焱刚,李万成,吴姗姗,黄伟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以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馨星期五”工作室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6).

[4]孙江洁,张利萍,解方舟,何成森.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5]冯郁馨.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猜你喜欢
工作路径新时代背景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路径优化探讨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企业政工师工作路径的探析
优化考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