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燕
(1.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 100049;2.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界对国际科技史动向的研究已经逐渐展开,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有部分学者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科学史研究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如南开大学的方敏(1992)[1]、山西大学的魏屹东和太原师范学院的王保红(2007)[2]、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孙立坤(2013)[3]、湖北师范学院的刘秋华和厦门大学的罗顺元(2010)[4]等,前三者基本都是通过对国际科学史刊物如ISIS、HOS、BJHS的学科、主题、断代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者是通过对ISIS文献目录的论著主题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国际科学史研究的趋势。但上述已有研究尚未涉及国际上或英语文献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因而本文将采取类似的计量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探讨近50年来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ISIS文献目录的宗旨就是广泛收集当前科学史及相关领域的文献编成目录,揭示科学史研究的前沿动态,服务于科学史的科研与教学,促进全世界科学史工作者的沟通与交流。从1913年创刊到2014年,在这100年间ISIS共出版了139期文献目录。本文选取的ISIS文献目录年限范围为1967—2014年[注]考虑到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国外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才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在统计意义上进行分析才更有价值,同时ISIS期刊电子数据仅能获取到1967年以后的数据,且截至2018年笔者开展此项研究时能获取的最新年限数据为2014年数据,因此选择1967—2014年期间ISIS文献目录为分析对象。,这一文献目录范围所涉及的文献年限范围为1962—2014年。具体分析对象为ISIS文献目录中所包含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的英文文献,且排除了唯一知识产权为中国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论著和学位论文四种,文献数量总计为1658篇,四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3%、31%、22%、4%。本文分析的数据项包括主题(1658项)、性别(1652项)和国别(1224项),其中主题信息来自ISIS文献目录自身的分类规则所包含的信息;性别信息一是通过下载文章中包含的作者信息,二是通过对英文名字的网络查询(由于英文姓名中的名字基本可判断性别);国别信息一是通过下载文章中作者的信息,二是在对应文章无相应信息情况下通过下载该作者同一年份或相近年份的文章获取。
ISIS的文献目录虽然宗旨一直未变,但文献目录的名称以及编写的原则和分类方法一直在变化。在本文的分析年限内,分类最主要变化发生在2002年。1967—2001年的分类系统(称为古尔拉克分类系统)为:一、科学史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包括通史、编史学、传记等);二、专门观点下的科学及其历史(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机构、科学仪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三、学科分类(同萨顿的系统分类法);四、时间分类(同萨顿的基本分类法,但有所改进)。2002年开始做了一些调整:将上述的第二种分类方法(“专门观点下的科学及其历史”)分解成三大主题“理解科学的理论进路”、“科学论的各种主题进路”、“科学活动和组织方面”;增加了新的学科门类——“地区和文化影响”;重组了以往的分类。这一分类系统一直延续至今[4]。上述所说的分类我们称为ISIS一级类别,在此之下的分类我们称之为ISIS二级类别。除了上述所指出的一级类别的变化外,50年来分类的变化还包括:(1)类别名称叫法调整但内涵边界基本没有变化或有细微变化,如从“History of Science,General Works”变成“General History of Science”;(2)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些新增类别或有些类别消失了,如一级类别“学科分类”类别下的二级类别“Environmental sciences”从2002年开始新设,“Pseudo-science”“Exact science”则从2002年开始不再设立;(3)类别层级变化,主要是从2002年开始“学科分类”类别之下的层级变化,包括物理科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医学、技术等,2002年之前这些学科为二级类别,其下设有更为具体的三级类别,2002年开始将原有上述三级类别升为二级,且有个别三级类别的增减。
由于存在上述的历史变化,本文在进行50年的统计时进行了以下几个处理:一是针对新增、消失或变化的类别,按所处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如三级类别“古生物学”(Paleontology)在1967年属于地球科学,在2002年属于生物科学,统计时候则按照当时的分类来计算;二是针对“学科分类”层级的变化,类别层级上主要采用2002年之前的分类规则,即对2002年以后学科类别下的二级项(相当于2002年之前的三级类别)仍按照之前的学科进行归并处理,如天文与宇宙学、物理学、物理学总论、化学、炼金术等归并为物理科学,地球和大气科学、博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和制图学等归并为地球科学;三是考虑到可比性,主要选取二级类别进行比较(本文称为“ISIS二级类别”)。但在单独统计分析2002年以后的数据时,为展示更详细的信息情况,除了仍按照上述归并规则进行统计外,也按照这一时期自身的层级进行统计分析(为以示区别,称为“ISIS二级细分类别”)。
另外,1967年以来的分类系统中有一类是“时间类别”(一级类别),2002年开始更改为“地区和文化影响”(一级类别)类别,主要按照时间跨度和文明形态进行划分,这一类别相对而言分类标准与其他有所差异,其他一级类别之下的二级类别都为研究内容或学科,这一类别之下的二级类别为地区或时间,三级类别才为研究内容或学科。本文统计时对此类别之下三级类别做适当处理,与其他分类相同的就归并处理,不同的再单独统计。
为从历史发展角度展示50年来英语世界国家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本文对50年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1962—1971年、1972—1981年、1982—1991年、1992—2001年,及2002—2014年[注]由于本文都是进行相对值的比较,此处尽管涉及的年份较之前面时段要长,但并不影响。5个时段为节点,根据数据情况选取占比相对较大的科学史总论、数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学、社会科学、技术、伪科学[注]“伪科学”包括伪科学与悖论(pseudo-sciences and paradoxes)和伪科学与试验(pseudo-science and experiment)。和精确科学[注]精确科学(the exact sciences)在“时间分类”之下,在其他一级类别之下没有体现,在此单独列出。等类别进行比较。
通过50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图1)精确科学和医学总体上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据了13%和12%的比例,精确科学也称精确数理科学,主要指理论数学、光学、天文学和占星术、音乐、理论力学、实验物理等,相对侧重理论性和精确性;而中国的医学由于具有不同于西方医学的传统和特点——相对更为注重感性、经验和实用性,也得到了学者的较大关注。此外,科学史总论也有较高比例,占9%。其余的伪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和数学也占据一定比例,但相对略低,基本都在1%和3%之间。
图1 主要主题(ISIS二级类别)发文比例情况(1962—2014年)
对5个时段的数据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图2),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科学史总论和伪科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而医学呈现较大幅增长趋势,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等也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技术史略有增长,但增幅很小,精确科学和社会科学有起有伏,总体上没太大变化。在各个时段的排名上,始终排名较前的包括精确科学(除了2002年以后不再设此类别外)、科学史总论、医学。具体来看:(1)关于科学史总论的研究始终位列前三名,但逐步呈现下降趋势,从1962—1971时段的24%下降至最后一个时段的8%;(2)关于技术史的研究基本保持在第4和第9名之间,略有增长;(3)关于伪科学的研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最初12%的占比下降到1992—2001年不到1%的比例,且2002年后不再设立此类别;(4)关于精确科学的研究始终占据前两名,基本保持在略高于20%的水平,但2002年之后不再设立此类别;(5)关于中国医学的研究则从1972—1981开始发生大幅的增长,较之之前时段翻了一番,从11%增长到23%,此后3个时段较为平稳,在最后一个时段再次发生大幅增长,达到34%的高比例;(6)生物科学在1982—1991时段有较大增幅,占比开始超过5%,排名开始进入前10,呈现逐步上升趋势;(7)地球科学在前三个时段发展较为平稳,略有起伏,都低于5%的占比,2002—2014时段有较大幅增长,增长到10%;(8)物理科学总体上保持在第5到8名,较为稳定,略有增长;(9)社会科学从1972—1981时段进入前10排名,但占比基本都较低,只有1992—2001时段达到6%的最高值。
图2 主要主题(ISIS二级类别)不同时段发文比例比较(1962—2014年)
图3 主要主题(ISIS一级类别)发文比例情况(2002—2014年)
为展示中国科技史最新近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最新近的2002—2014时段进行分析。这一阶段由于分类规则是一致的,在一级类别层面也可进行统计分析。从这一时段的一级类别来看(图3),占比最大比例的无疑是学科分类。具体来看,医学占比最高,占44%,其次是地球科学、技术、物理科学、数学和生物科学,分别占13%、13%、9%、8%和7%。此外,我们还可看出“科学史研究的工具”和“科学研究的主题进路”这两个一级类别也占据一定比例。其中,前者具体包括科学史总论、国家情境、史学和史学方法、作为职业的科学史、科学史家等,后者包括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伦理,科学与政治、法律、经济,科学与性别,科学与宗教,科学与种族,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战争等。具体来看,在“科学史研究的工具”方面,科学史总论占绝大多数,占该级主题类别69%的比例,其余的国家情境和科学史学家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占12%和10%。在“科学研究的主题进路”方面,科学与宗教、科学与性别占据较高比例,分别占26%和22%,科学与文艺、科学与社会总论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占15%和13%,说明此类研究正在逐渐引起英语世界国家学者关注。
按照二级分类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图4),医学无疑在近年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绝对优势,排名第二的是地球科学,再者是综合性的科学史总论和技术,此外,物理科学、数学和生物科学也是较受关注的学科。
图4 主要主题(ISIS二级类别)发文比例情况(2002—2014年)
在更为细分的维度上(图5),占比较大的前六名依次为医学总论、科学史总论、数学、技术总论、公共健康与营养、天文学和宇宙学,可以看出在上述已指出的医学是最大关注焦点的基础上,从疾病预防和保健角度的公共健康与营养是医学这个类别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此外同样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科学与宗教、科学与性别等类别在此层级比较上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分别占据了第10和第12的排名。
图5 主要主题(ISIS二级细分类别)发文比例情况(2002—2014年)
为分析不同性别对于中国科技史的关注,展示性别角度的差异,本文分别对男女性别的关注点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角度来看1962—2014年的总体数据(图6—7),按照二级分类,男性发文较多的主题主要为医学、精确科学、科学史总论、地球科学、技术和物理科学;女性发文较多的主题主要为医学、地球科学、精确科学和数学。从下图可以看出医学、精确科学和地球科学是二者都较为关注的主题,排名都靠前,比例也较高;但男性对科学史总论、技术以及对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关注都要超过女性,女性则重点聚焦于医学,发文比例高达40%,另外,女性对数学的关注也略高于男性。
从2002—2014年的排名数据看,按照二级细分分类,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较为关注医学史问题。女性相对更为关注数学、营养健康、药物学、环境科学、科学与性别、科学与文化等主题,男性则相对更为关注科学史总论、技术总论、天文学与宇宙学、国家情境等主题。
总体来看,女性对中国科技史的关注更加聚焦在实践性较强的科技领域,如医学以及关注科技的外部社会人文环境,科技与人相关的部分等,男性相对更为聚焦宏观维度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方面。从发文主题涉及的广度来看,男性要高于女性,女性尤其更为集中于医学史领域,其余比例相对较低,而男性涉及的主题数量要远多于女性,说明男性对中国科技史的关注点相对较多,而女性则较为集中。
图6 男性作者不同主题(ISIS二级类别)发文比例(1962—2014年)
图7 女性作者不同主题(ISIS二级类别)发文比例(1962—2014年)
从国别角度来看,根据对50年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进行分析(表1),5个国家普遍关注医学史、精确科学史和科学史总论的研究,特别是医学史,除了法国外的其余四个国家的医学史主题都排名第一。除了上述共同关注的点外,各个国家还有各自关注的其他点:美国还较为关注地球科学和技术;英国还较为关注地球科学和物理科学;法国还较为关注数学(排名第一)、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德国较为关注地球科学、技术;加拿大较为关注地球科学和社会科学史。
表1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五个国家[注]此五个国家在1962—2014年发文量排名中占前五名。关注前五排名主题(ISIS二级类别,1962—2014年)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50年来,医学史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最大热点,并且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英美国家等研究中国科技史最主要的力量,对中国医学史的关注较之其他国家更大。近十来年来对中国医学史的关注度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占全部主题的34%,在学科类别主题中占44%的比例,大大高于国际科学史研究中对其他国家医学史的关注度。在医学方面,具体来说,最为关注医学史总论,同时对公共健康和营养健康也有一定关注可能与中医的特点有关。从最近十几年的数据来看,地球科学史也得到较大的关注,这反映了中国时代的发展所产生的一些影响。而国际上关注度较高的物理学史,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并未得到太大体现,这也反映出中国物理科学发展方面较之西方比较薄弱。除了学科类别主题外,从50年的数据来看,主题“科学史研究的工具”和“科学研究的主题进路”也占据了10%以上的较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