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荟玉,张 勇,程敬亮,文萌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神经鞘瘤是一种源于神经鞘膜Schwann 细胞的良性肿瘤(极少恶变),生长缓慢,又称施万细胞瘤[1],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20~79 岁[2],好发于脊椎、颅眶及头颈部颈动脉间隙,发生于颅内者少见,且颅内外沟通性者更少见。迄今,关于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报道较少,国内仅15 篇,且绝大多数为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方法的创新,少数颅眶沟通性神经鞘瘤的报道,颈静脉孔区沟通性神经鞘瘤只有2 例[3]。
病例男,7 岁。以“口角右侧歪斜伴左耳听力下降1 年余”为主诉入院,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歪斜伴左侧听力下降,未就诊治疗;4 d 前于当地医院行MRI 检查,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收入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
MRI 检查:第一次术前头颅MRI 图像示左侧乳突区、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区、延髓左旁见不规则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影(图1,2),其内欠均匀,左侧听神经干显示欠佳,邻近组织略受压,黑水像呈稍高信号(图3),DWI 示病变未见明显弥散受限高信号(图4)。静脉注入Gd-DTPA 后,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图5,6),大小约60 mm×36 mm×46 mm(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初步诊断:神经源性肿瘤? 颈静脉球瘤? 术后及第二次术前头颅MRI 检查示病变信号与第一次术前一致,但第二次术前病变较第一次术后病变增大。
首次手术:取左侧乳突后乙状窦前入路,暴露枕骨鳞部,钻孔、打磨,暴露乙状窦,封闭乳突气房,形成约5 cm×5 cm的骨窗,于硬脑膜外乙状窦前发现肿瘤,红褐色,质韧,血供丰富,生发于硬脑膜内,向外侵入乳突骨质,后颅窝底部见骨质缺损,肿瘤经此长出颅外,分块切除颅内肿瘤,大小约50 mm×30 mm×40 mm,颅外肿瘤未切除。第二次手术:取下颌下切口,见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较硬,灰红色,血供一般。保护周围血管及神经,分块切除颅底肿瘤,见颅底骨质受肿瘤侵犯呈蜂窝状,侵犯至颅底内部分肿瘤残余。
图1 矢状位T1WI 示颅底及颅内不规则团块状稍长T1信号。图2 轴位T2WI 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延髓旁见不规则团块状稍长T2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乳突区片状长T2信号。图3 轴位黑水像示病变呈稍高信号,乳突区呈高信号。图4 轴位DWI 示病变未见明显弥散受限高信号。图5,6 轴位及矢状位增强图像示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图7,8 病理图片(HE)示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相互移行,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呈巢状分布,周围可见纤细的纤维分隔。
病理:首次病理肉眼见灰红灰黄碎组织一堆,大小约45 mm×40 mm×22 mm,质软(图7),诊断:神经鞘瘤;第二次病理见灰白灰黄碎组织一堆,大小约65 mm×22 mm×40 mm,局部可见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质中。镜下见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相互移行,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呈巢状分布,周围可见纤细的纤维分隔(图8)。免疫组织化学:S-100(+),SOX-10(+),EMA(-),P16(+),GFAP(-),Ki-67(2%+)。诊断:神经鞘瘤,另见少量皮肤组织,其下胶原纤维增生,符合瘢痕。
讨论神经鞘瘤临床常表现为神经受累及压迫症状,发生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瘤向颅内外双向生长,形成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由于瘤体巨大,压迫周围组织及颅神经,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本例患者为7 岁男童,以口角歪斜伴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MRI 示左侧乳突区、桥小脑角区、颈静脉孔区、延髓左旁巨大的颅内外沟通性不规则团块,呈哑铃状,且肿瘤生长迅速,破坏颅底骨质,极为罕见。
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应注意与颈静脉球瘤相鉴别。颈静脉球瘤以搏动性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亦可伴面瘫、舌抽动、咽部异物感等,其生长隐匿,部位深,送检病理标本常为不规则碎块状,难以观察到包膜。而神经鞘瘤常表现为颅神经症状如听力下降、面瘫、声音嘶哑、吐词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两者临床表现类似,难以诊断,应结合影像及病理等实验室检查。两者在CT 上均可见瘤体侵犯颅底骨质,骨质缺损,但MRI 表现不尽相同,神经鞘瘤多为圆形,呈略长T1、较长T2信号;颈静脉球瘤则呈球形或分叶状,其内均可见数条粗细不一的流空血管,表现为胡椒盐征即长T1、长T2信号内见更长T1、长T2片状信号影。本例患者在T2WI 及增强图像上均表现为不均匀信号,类似颈静脉球瘤的胡椒盐征,因此术前难以确诊。
综上,发生于颈静脉孔区的颅内外沟通性肿瘤表现为类似胡椒盐征时,要考虑神经鞘瘤的可能,并注意密切观察有无恶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