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控屏教学策略的设计及创新

2019-05-14 11:05徐国保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徐国保

摘 要:控屏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在机房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面对学习基础薄弱的班级如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学习效率?笔者通过行动实证研究和教学策略创新,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策略的创新和运用为学生在课堂中赢得充分的自我思维训练时间,也有效地提升了基础薄弱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控屏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创新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14-02

1 引言

笔者是2018年全国万名援疆支教教师之一,2018年9月起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支教学校计算机教室采用控屏软件来开展教学,控屏软件可以将教师机或指定的学生机屏幕广播到教师选择的学生组所在的计算机屏幕上,以达成广播教学效果;控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课程操作类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任务重、知识难度大的特点,教师通常主导性较强,采用长时控屏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适合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但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则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学习主动性削弱、合作性学习意识缺失等问题,甚至挑战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短时记忆极限,导致学生单独练习时问题频现,教师个别化辅导任务重,教师无法按期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所在支教学校高一年级共13个班,实行分层分班教学,相同内容同样的教法,在实验班半个小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时还能提出了发展性问题,在平行班则需要二个课时才能让50%左右的学生过关。如何提升学习基础薄弱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笔者根据行动实证研究尝试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流程,增设问题驱动式课前预习、任务分解型练习、学生示范式控屏演示、奇偶式分组控屏等教学新策略,努力缩短教师控屏时间,尝试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2 信息技术课堂中控屏教学现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信息技术课堂中控屏教学现况

控屏教学中,教师通常设置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上节回顾,以唤醒学生对学科知识记忆。一般教师直接在讲台上语言讲解或者以提问学生,部分教师也会使用PPT全班控屏广播讲解。

第二,在讲授新课时,多数教师采用长时整班控屏广播教学,即学生电脑屏幕统一播放教师机屏内容,学生无权使用本地电脑。经现场观察,长时控屏经常导致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注意力涣散,经常出现手扣键盘按键、微调显示器参数等开小差现象。

第三,新课讲授和操作示范后,学生开始集体练习。由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短时记忆不足,无法完全重现教师演示步骤,经常导致学生操作过程中断,学生举手询问现象此起彼伏,教师面对的个别化辅导工作量加重。

第四,教师个别化指导。笔者支教所在学校单个机房安置了50台电脑,但班级人数超过50名,经常多名学生一台电脑轮流实验。在教师讲解和示范后,学生开始练习时,笔者感到很头痛,因为总有一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或者不动手,或者做到中间就无法继续,笔者通常的做法是发现共性的问题时,重新再整班控屏示范一次。对于学生个性化问题,要么亲自手把手地示范,或者请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来示范。

第五,教师控屏小结。在课堂时间结束前五分钟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会强制性地整班控屏进行课程教学小结。

2.2 控屏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与分析,常规控屏教学最大的特征是教师控屏时间较长,这种长时间控屏教学会导致以下问题:

(1)长时控屏会导致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习惯性学习疲劳,学生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流动而逐步涣散,而且对于短时记忆能力不足的学生根本无法通过回忆完成后期操作任务,这也增加了教师个别化指导的频率和数量。

(2)长时控屏教学导致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消弱。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对个人电脑控制权长时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主动性刺激太少,不切合操作类课程学习特征。

(3)长时控屏教学剥夺了学生合作学习机会。学生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状态,很少机会可以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的智慧,情感性体验不强,生成性内容更少。

(4)非近距离的教师操作示范性障碍。由于教师机处于教室前台部位,部分学生因为无法观察到教师在键盘上操作手法而迷茫(尽管教师用语言提醒),学生仍然需要更多的近距离的个性化指导。

3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困难

3.1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习特点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专注力分散,开小差现象严重,教师专心教学进度,他们会隐蔽地相互拉扯、玩得不亦乐乎,课堂上他们很少做笔记,甚至上机时教材也会忘记带上,更谈不上预习和复习,虽然教师经常提醒和要求,但是时间略长,他们又恢复原样。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是小课程,作业布置均需当堂完成,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经常无法完

成。

3.2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习困难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不但记忆和理解能力都较为低下,学习规范更是缺失,教师在课堂教学需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培养他们的学习规范,并及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工作。

4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切实地适应当前基础薄弱的学生基础,笔者重新设计并创新了教学策略。

4.1 问题驱动式课前预习

精简原有的复习环节,增加问题驱动式课前预习环节,教师事先将上课素材及讲授PPT课件发送到学生桌面上,要求学生在课堂前五分钟自行阅读PPT,一是让学生了解本节学习目标和内容,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整节课的内容框架。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PPT时思考。

4.2 短时控屏重难点讲解

基于前期预习,教师尽可能减少讲解时间,仅对教学目标中重难点内容进行短时整班控屏讲解和演示,经过同课异班教学比较,如此改革,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有效增加20%以上。

4.3 任务分解型学生练习

在进行操作性实验时,所有实验均以分解任务形式发放,任务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性且切割成串联型的单项任务,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期需求,也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4 奇偶式分组控屏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软件中分解动作或操作重点需要进行示范操作时,笔者根据电脑编号进行单讲双做、双讲单做的控屏教学法,即教师先对单号电脑进行控屏教学演示,同时要求双号学生在自己的电脑对照练习;双讲单做时,教师继续讲解和示范后续操作,同时单号学生控制自己电脑对照练习;此举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短时记忆的负荷,同时提供了两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的机会,全部讲解结束后,教师要求奇、偶号电脑的学生进行互补式学习,每个学生理论上拥有左右相邻两个学生的指导。这样大大地减少需要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概率。

4.5 学生控屏示范

笔者偶尔也会安排具有适中操作能力的学生来进行控屏示范,一是让同层次学生相互比较,二是预知学生操作中潜在问题,三是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同时,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操作示范的机会,尤其键盘指令。

5 基于设计和创新的策略下同课异班教学效果

笔者同期教授基础薄弱的四个平行班,经过同课异班教学实践后,基于创新后策略应用的同课异班教学效果明显。

问题驱动式课前预习有效地树立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的能力,同时通过教材阅读,学生可为本节学习内容搭建支架。

奇偶式分组控屏教学增强了学生竞争学习意识,有效减轻学生短时记忆的负荷,缓解了学生操作遗忘的紧张压力,从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奇偶式分组控屏教学还为学生创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更为教师主导教学赢得了时间。

学生控屏示范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操作示范的机会,尤其键盘指令。

整体而言,笔者在四个平行班分别进行同课递进式叠加试点了1-5项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完成率从原50%左右递增到90%,学生的课堂满意率也达到100%。最让学生开心的是他们之间有了合作学习和相互帮助的机会,成功的体验让更多的同学从内心深处增强学习意愿,这样他就可以帮助身边的同学了;同期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方式等都得到了积极地改善。

参考文献:

[1] 洪波.浅谈信息技术学科“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3).

[2] 王晓燕.探讨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式培养策略分析[J]. 祖国,2017(13).

[3] 徐倩.浅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4] 骆泽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

作者简介:徐國保(1973-),男,硕士,高级,籍贯:安徽省桐城市,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原上海市闵行区成人教育第一培训中心教师,现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第二中学支教,任信息技术教师。2018年上海市首批“全国万名援疆支教计划”教师之一。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