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党员职业精神引领研究

2019-05-13 10:25雷芸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引领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员干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能止步于宣传,关键还在落实和融入各行各业的实践中。鉴于此,文章在领悟人民为中心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党员职业精神培育引领作用,旨在让这一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实体现在各项工作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职业精神;引领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涵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各个时期的论述,可以概括出这一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明确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分别回答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价值问题”

(一)人民主体地位及紧紧依靠人民思想。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个场合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今年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和社科界委员时又说:“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必须仅仅依靠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之力。”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价值基础和指导作用。

(二)人民利益至上及一切为人民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群众路线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基于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还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等等。诸多论述无不体现人民利益至上和一切为了人民思想。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领导班子履新承诺到“中共产党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豪迈宣誓和责任担当,就是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

(三)把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经济领域,通过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更有效、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政治领域,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人民最广泛的民主,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最广权利;民生领域要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障改善民生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线民生建设”要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此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增加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准扶贫、教育事业、健康中国战略等大量部署安排,都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要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党员职业精神的引领作用

(一)规定了根本职业政治立场。职业精神作为社会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下的职业精神,有着特殊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使职业利益同社会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各行各业有着共同的职业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目的,又是达到这一根本目的的根本路径和根本办法,是全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和共产党人的本色,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职业政治立场。这要求党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体现在工作的各环节中。

(二)规定了服务人民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活动方式及其对职业利益和义务的认识,对职业精神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职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及职业内部的相互作用,强烈影响着人们的情趣、爱好和作风,反映出从业者的精神涵养、职业品质和精神境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人民服务”理念,这些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又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内容,具有指导党员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指导作用。真正践行人民为中心思想,自然就规定了党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就是为人民服务。

(三)规定了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奉献精神是指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一种高贵品质,是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全身心的付出。对党员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完成,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每件事、善待每个人,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奉献史,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无私奉献是中共党员的精神底色。无论从党的优良传统还是党员基本要求来看,奉献社会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内在的包含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其正是基于我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员基本义务要求提出的,其贯彻落实利于引导党员以奉献社会作为崇高职业理想和终生追求。

三、人民为中心思想对职业精神引领实践

(一)树立爱民、亲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从业者对待职业的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社会主义倡导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主义倡导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与“人民为中心思想”要求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人民为中心思想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有“亲民”、“爱民”情怀、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亲民来自于爱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民选择的结果,执政的基础在于人们的拥护,“政之兴废,在乎民心”,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必然要求党员坚持群众路线,亲近服务对象,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倾听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與群众关系。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是凭空而来,不是光靠理论学习就能产生,要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和增进对人民的感情,才能产生亲民、爱民之情,最终形成职业态度。

(二)践行为民、利民的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旨明确了全党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对全体党员的职责要求。党员与国家、单位都有责、权、利的关系,但责是主要方面,而担责关键在做,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全体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干任何工作都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让每一项决策部署都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人民疾苦,关注人民利益诉求,用真心诚意打动感染群众。党员要经常自我反省、自我监督,秉持职业良心把为民服务方针贯穿工作全过程。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换位思考,让每一项决策、举措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之所望,工作所向,“只有为着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员要本着为民、利民的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扎根工作单位,做出让群眾看得见得实惠的事情,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敬。

(三)坚持严于律己、回报社会的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党员除了遵守劳动纪律外,还要严守政治纪律。人民为中心思想要求党员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职业作风是职业精神在从业者职业生活中的习惯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战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离不开严肃的职业纪律和优良的职业作风。党员要立足工作岗位,把勤恳工作过程当作造福人民,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靠作风吃饭,用实绩说话,交出无愧时代和不负人民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姜淑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党的文献,2016(06).

[2] 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2018-3-20.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52页.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362页.

[5] 李慎明.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主旨[J].求是,2017(08).

作者简介:雷芸,女,云南曲靖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引领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