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如今国家是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了,小学的课程也开展得十分有创造性,比如今天要探究的“综合实践课程”。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一个创新性的切入口。由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正处于摸索期,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影响因素要格外关注。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成效和评價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如今,我们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它到底是怎样实施的呢?我们要怎样对它进行有效的评价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同于我们平常的基础课程,它没有严格的教学模式,也没有规定好的教学课程,它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和创造性上。因此我们也要灵活地掌握本门课程。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让小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广,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本门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与发现精神以及学会通过实践活动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后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但是学生的表现对于该课程的实践也同样重要。我们主要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对本课程实施的评价进行分析。对担任本课程教课的教师进行一些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大力支持的,认为应当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学习。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任课教师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只是进行了一些很浅层次的了解。但是有许多学校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度很高,因此对本门课的宣传度也十分到位,教师也能够主动认识到本门课程的主要观念并实施正确的教学方案。
对于本门课程的实施我们也对学生采取了一些调查,一些学生说:“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甚至我们就是在玩耍。”通过学生的这一番话,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并不是十分关注,认为就是一个单纯放松身心的机会。但是有更多的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是必要的。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发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现状还是比较乐观的,说明这门课程还是比较受广大师生关注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对课程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再加上教师积累的经验并不多,使教师工作起来也无从下手,因此实施效果也不是很好。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一题多解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应变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学校领导对于本门课程重视度不高,并不会专门针对本门课程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这也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因为实践活动课程一般需要很大的空间去实施,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本门课程,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
三、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1.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
对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学生是最具有话语权的代表,因为在本门课程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门活动课程中,才能让本门课程有开展下去的必要性。对于评价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大多数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开展本门课程,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都有很优秀的表现,因为他们从这门课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应变能力,而且通过积极地参与本门课程让他们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2.通过教师的表现评价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存在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我们通过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培养两方面进行。对于这门课程,教师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可以给学生出一个手工制作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我在教授《美丽的风车转起来》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纸自己去折,在折的过程中他们会想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然后让其一步一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任务。这既培养了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
四、结束语
在如今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诸多学校将采纳,已经被广泛地使用,本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知道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还是非常乐观了,但我们也不能被眼前的小成功遮蔽住眼睛,因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不管是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以及在学校有关硬件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从我们所分析的现状与问题来看,本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关静玥.喀什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D].喀什大学,2016.
[2]牛金成,周卫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表现评价[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0):31-3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