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理科研究生科研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9-05-10 06:17钟永春张军狄红卫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知识管理互联网

钟永春 张军 狄红卫

摘 要:针对研究生师生比失调导致的培养质量下降问题,应用网络信息化的思想,引入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了知识管理在理工研究生科研培育中的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知识管理 研究生培养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40-02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上年增加18.4%[1]。相对于迅猛增长的研究生人数,高校硕士生导师及博士生导师人数增长相对滞后,导致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高校研究生培養质量下降。针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知识的获得、存储、规划、管理及创造等过程,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研究生科研知识的分类、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知识管理的内容,构建高校研究生科研知识管理平台,研究知识管理在理工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为提高高校研究生科研培养的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途径。

1 高校研究生科研知识分类及传统管理方式问题分析

高校研究生的科研知识主要可以分成三类:

1.1自然科学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主要通过读书、科技文献查询等手段获得。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导师通过指定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科研论文来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不能全面掌握学生对科技文献的查阅动态,这种滞后的指导方式将导致师生对研究方向的认知产生矛盾,降低科研效率。

1.2 科研工作中获得的数据及分析结果

主要通过学生实验、计算及数据分析等手段获得。传统上,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每周的定期汇报、专题讨论等方法进行,存在间隔时间长、反馈速度慢等问题。随着研究生数目的增加,在有限的组会时间里,研究生汇报时间受到压缩,甚至需要两或三周才有一次汇报的机会,这进一步恶化了传统方法中上述两个固有问题。

1.3 实验技能、实验规范及科研论文撰写技巧方面的知识

这是导师科研小组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实验经验及工作规范,很难用语言进行表达,只能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传递。师生比例的失调,导致师生交流时间非常有限,研究生对这一类知识的掌握缓慢,容易造成研究生实验经验和实验规范的缺失,严重的将会导致实验事故。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也与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迅猛增长有一定的关系。

2 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知识量迅猛增长及知识信息化的产物。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既可以有效缩短研究生新生适应全新教学模式的时间,也可以减短师生之间在科研工作中的信息反馈时间,从而提高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效率及创新能力。

根据研究生科研知识的分类,理工类研究生科研知识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外部科研文献的获取

在信息时代,科学研究发展迅速,每天均有无数新的科研成果被报道,要跟上世界科研的步伐,需要不断的查阅新的科研文献,并进行消化吸收。

2.2 科研团队内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科研工作需要数个研究成员甚至整个研究团队协作进行。在导师的研究课题组内部,必须加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否则将很难实现大的创新,出大的科研成果。

2.3 实验规范及各种工作规范的迅速养成

研究生阶段仅有三年时间,新入学的研究生必须尽快完成本科学习模式向研究生科研模式的转变。各种规范的迅速养成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完成角色转变,也将对学生以后的研究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实验室安全。

2.4 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传统的指导方法缺乏对研究生工作的量化评估,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靠自觉完成,容易养成惰性。良好的激励机制让研究生认识到科研的紧迫性,并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与能动性。

3 理工类研究生知识管理实践与思考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很多科研及商业机构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及资源的共享[2][3]。但现有的平台普遍服务于大型机构,并非针对高校导师的小型课题组,系统使用效率不高,有必要构建微型化的理工类研究生知识管理平台。西安知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NoteFirst全面支持文献查询的各种数据库,提供双语参考文献格式,具有团队协作功能[4][5]。利用NoteFirst构建理工类研究生的知识管理平台具有高效、易用及低成本等优点。

针对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科研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内容,相关知识管理方案如下:(1)在NoteFirst上创建科研团队,研究生导师作为知识管理者统筹管理和组织团队中知识的发现、创造及传播全过程;(2)为研究生创建个人共享目录,研究生定期将精读的文献及阅读心得共享;(3)实行周报制度,研究生必须把实验日记及实验周报上传;(4)将实验规范、工作规范及论文撰写规范等形成文档并共享给研究生学习。(5)使用任务驱动模式,导师每周给研究生布置细化任务,并公开评价学生每周任务的完成程度。

该方案在某课题组内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践。在采用该知识管理方案后,实践结果表明:(1)通过知识库的共享,科研团队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2)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和协作效率大大提高;(3)通过实验规范及工作规范的共享,大大缩短新生进入科研角色的时间,规范了研究生的实验行为,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隐患;(4)任务驱动模式使研究生明确了研究方向,认清科研的紧迫性;(5)导师公开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与能动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科研知识的分类、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知识管理的内容,构建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科研团队知识管理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升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效率,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减少了科研实验室事故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施怡.基于R语言ARIMA模型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预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8):212-214.

[2] 焦健.高校个人知识及信息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06.

[3] 韩锡斌,翟焱,张明等.数字校园中网络科研支撑平台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6(03):53-56,79-80.

[4] 孙文莺歌,马路.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比较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9):43-46.

[5] 蒋晓霞,张天星,张帅等.参考文献管理软件NoteFirest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N].科技创新导报,2017,21:156-157.

作者简介:钟永春(1975-),男,汉族,广西梧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光电技术及光电传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知识管理互联网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