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君
摘 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功课,特别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经典名著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反复沉淀,是特殊时代下社会、人物、情感的缩影。时至今日,通过阅读名著,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永恒的魅力和时代风采。《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阅读《红楼梦》,实际上是在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交流。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感受中华文化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对《红楼梦》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红楼梦》;课外阅读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高中语文教材将其列为课外必读著作。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件需要长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事情。在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认知能力,但对《红楼梦》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来说,还是有些不足,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难以深入到书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情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读、深入地读、高效地读,以此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深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影视先行,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餐式阅读”越来越盛行,电视、电脑、手机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安安静静地坐下来阅读一本书,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却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说,视频、图像等方式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阅读名著尽管对他们思想情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形式上与其他媒介相比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影视剧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这种方式能使学生以好奇、主动的心态来阅读《红楼梦》。如,我在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红楼梦》的课外阅读时,先挑选了几个比较知名的情节,有黛玉进府、元春省亲、葫芦僧判案等,在课堂上播放对应的影视片段。这种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全神贯注地观看视频,在播放完后还意犹未尽,互相探讨,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我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下时间来阅读《红楼梦》原著,学生有的是想知道后来发生的情节,有的是被某个人物所吸引,纷纷积极地展开了《红楼梦》的课外阅读行动,一时间,许多学生课下讨论的话题也变成了《红楼梦》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
二、专题阅读,感受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读懂了人物,就读懂了小说。《红楼梦》小说中塑造出了一大批生动形象的人物,情态各异,比如王熙凤之“威”,探春之“敏”,刘姥姥之“谐”,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或反映时代对人的影响,或寄托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因此,只有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才能使其对《红楼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如,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吸引了班里的众多学生。于是,我指导学生搜寻重点刻画王熙凤的情节,有“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大闹宁国府”“巧施掉包计”等,将其整理到一起,进行专题性的阅读。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全面、准确的认知。
三、综合活动,交流成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红楼梦》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经典的乐趣,教师还要适时地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览、读书知识竞赛以及感想类征文等,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进步。比如,我让学生每周写一次笔记,记录本周读了哪些章节、这些章节大致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等,这样不仅便于我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还能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的情节、思想以及人物的理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就《红楼梦》的内容进行一些辩论,如“假设是在现代社会,林黛玉和薛宝钗谁会更受欢迎?”“贾府衰落应当归咎于宁国荣还是荣国府?”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红楼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总而言之,《红楼梦》的课外阅读活动对于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心灵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他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进而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乃至个人品行的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黎竹.浅谈名著阅读之《红楼梦》与语文教学[J].课外语文(下),2018(10):130.
[2]王芝高.以《〈红楼梦〉导读》为例探究高中名著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7):152.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