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数学,更应当是教学生学数学。因此,初中数学教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学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正所谓“教学有法”,其实学习更应“有法”,若没有“法”,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当前初中学生学习已经不是过去的接受性学习,而更多是学生自我的学习。平时学生的数学学习若有不成功之处,应当是学生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可以说,学生没有理想的学习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鉴于此,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更需要对学生学法指导进行实践和研究。
一、学法指导需要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
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如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根本不可能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即可对相关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本质产生比较正确的认识,便可运用相关数学概念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倘若学生所获取的数学概念都是接受性的,那解决数学问题则显得极不灵活。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得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如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将以学生的主动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一切去主动着,获取着涵盖一切的方方法法。学生所能获取的就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而是一切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有理数,让学生在学习时主动地读数学教材所呈现的关于有理数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自己比较主动地读,读出什么叫有理数;通过读理解正数、负数,可以有效区别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具体相反意义量的作用。学生通过比较主动地读,也还产生这样的感觉:数学虽然不同于语文,但其读也是十分需要的,同样符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也应多读相关的概念,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语,产生比较正确的自主理解。
二、学法指导需要形成学生学习的实践
大家都清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平时的数学教学如果我们不是去简单地告知孩子梨子的味道,而是让学生去品尝梨子,那学生会真正品到梨子的香甜可口。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仅仅就是让学生去品尝梨子那么简单,应当让学生能够多种器官并举,以实现全方位的数学学习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相关的实物,实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观察与思维的理想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我们应当在钻研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去钻研教材内容与学生数学经验相联系的内容,去钻研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以促进学生能够愉悦且十分有效地进行数学实践。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不能就是去干什么,而应当让学生在干的基础上去思考,去充分地思考,去科学地思考。学生思维方面的多实践,可以让数学概念在自己的大脑里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推理中所出现的错误亦可得到及时的纠正。如学生去完成相关数学问题解决的训练,学生经过比较充分的思维实践,其思考就会明显周密起来,学生不再是忽视题设,也不再运算粗心,而会严格审题,做到疏而不漏。达到实践出成果、出真知的目的,达到学有价值数学的根本要求。
三、学法指导需要形成学生学习的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民族未来的辉煌赖于当今学生学习的创新。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如果总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创新,本民族的进步和辉煌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学生的创新过程比较复杂和漫长,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不可能实现学生学习创新理想的境界,但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创新也是需要思考的。如果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创新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老是墨守成规,其未来是不能很好地去创新学习数学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当将学生的创新学习数学看作为数学教学所必需的底线,而且还应当坚守好如此的底线。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和数学原理本质的理解经常会出错的。如果我们比较简单地进行纠错,对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是极为不利的。由此要培养学生自觉留心错误所发生的原因,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维。如期末进行复习让学生去检查平时的错题,看看错在哪里,找找错误的原因,那学生将可获取比较创新的学习方法
四、学法指导需要形成学生学习的合作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其思维能力、水准乃至品质相对于小学生都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但也应当看到初中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难度也相对增加,仅凭学生的个人智慧是很难获得数学学习的良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以促进学生在集体智慧的凝聚下产生自身探究乃至创新探究数学的活力。例如,学习“绝对值”概念时,让学生去合作讨论“在同一時间内,甲向南走6米,乙向北走5米,甲乙谁的速度快?”在学生进行这样的问题讨论时,为了学生能够获取理想的合作效果,继续指导学生去讨论:这个问题是否还需考虑正6米与负5米呢?如果把这个问题反映在数轴上,这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在原点的右边呢?学生在讨论时气氛比较活跃,而且也使得讨论也渐渐深入,目的也更加明确。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是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应当随着数学的原理本质去进行比较灵活的掌握。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穷尽自己的思维,形成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所可能掌握的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施福涛.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法指导[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5(8).
[2]王君梅.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时代,2017(18).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