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琼
摘 要:班级是一个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特色班级文化更是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何营造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文章围绕“仁爱”思想,从明“仁爱”之含义、营造“仁爱”之氛围、设“仁爱”之目标、铺设“仁爱”之平台、架“仁爱”之桥梁、收获“仁爱”教育之硕果六个方面分享了涵养学生的仁厚品性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班级文化;品德培养;仁厚品性
班级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小型的社会。班级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班级的人文氛围,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学生道德规范的形成。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几十年,做了三十年的班主任。近年来,笔者从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儒家文化中得到启发:班主任应在工作中营造班级特色文化,涵养学生的仁厚品性。
一、明“仁爱”之含义,师生合作,共寻仁义之路
我校开展了“博古开新”这个育人体系的德育课题研究。每个班级的命名,都由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24个字来命名。而“仁班级”是我们班的个性班名。笔者最欣赏的是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仁爱”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学习孔子的仁爱文化。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而从《论语》中孔子论人来看,“仁”的精神价值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针对这种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笔者从一、二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仁爱”,“仁爱”具体体现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仁爱”。因为一年级的学生不理解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笔者告诉学生,孔子的“仁爱”思想具体表现在:在学校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中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让学生明确:其实“仁爱”从广义来说就是爱人,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就是关爱他人。只有让学生明确“仁爱”之含义,学生才能在具体的日常行为中落实如何去爱人。
二、营造“仁爱”之氛围,凸显“仁厚待人”理念
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杜威也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孟母三迁”的故事。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的文化氛圍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一间教室充满文化氛围,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课室的布置不可忽视。如何营造“仁爱”氛围?笔者在课室的布置上费尽心思。如在课室墙壁贴上一些关于“仁爱”的格言警句,时刻勉励和鼓舞学生。在学习园地的张贴栏中,贴一些关于“仁爱”的小故事,如“一饭千金”“仁义胡同”与“孝敬父母的小黄香”等故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什么是“仁者爱人”。这种布置也很好地凸显了“仁厚待人”的教育理念。
三、设“仁爱”之目标,让学生知情意行统一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与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就需要引导学生制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针对我班的“仁爱班级”的特色,笔者把“仁爱”的目标分解成:学生在家,做到孝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做到团结,对同学一视同仁,亲仁善邻;在学习上观过知仁,知错就改;在社会上帮助他人,深仁厚泽。制定了仁爱的班级目标,笔者就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让他们明白:公约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所以他们既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让学生从心里认可公约,从而内化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我班的公约:一是感恩社会,孝顺父母,尊师爱友,团结互助;二是热爱集体,关心班级,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三是诚实守信,文明健康,活泼坚强,乐观勇敢;四是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勤奋上进。我班的班训是“团结友爱,博爱亲仁”。正因为制定了班级公约与班训,让学生的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约束。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班风。
四、铺设“仁爱”之平台,诵读经典,浸染书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一本好书,就像一位长者,和蔼可亲、谆谆教导;更像一位良师益友,循循善诱,与学生心心相印。国学经典更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如果长期浸染在国学经典的书香中,学生就会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就能陶冶性情,受益终生。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让学生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确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的道理。到了二、三年级,笔者让学生读《弟子规》。从《弟子规》中学生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生活如何自理等。到了四、五年级,笔者让学生读《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和《资治通鉴》等国学经典。从这些国学经典中,学生渐渐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明白了:我国是一个讲究“仁爱、博爱”的国家,也是一个讲仁义,守礼仪的国家。学生明白了:作为21世纪的少年更应该吸收我国文化的精髓,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传承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那如何让这些目标落到实处呢?一年级时,笔者让学生把《三字经》背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二、三年级读《弟子规》,笔者就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平时做读书笔记、与家长同读一本书。同时,要求学生在学校的读书节与读书月中演一演《弟子规》中的故事。四、五年级,读经典国学的形式就更加多种多样了,除了做读书笔记外,还开展了每周“我最爱读的经典”演讲活动,每天诵读唐诗宋词;围绕“仁爱”为主题,让学生做手抄报,让学生参与各级主办的诵读表演活动等等。除此以外,在每个学期中笔者还开展了不少的主题班会活动。如一年级的“我能行”,二年级“我是爸妈的‘小棉袄”,三年级“我学习我快乐”,四年级“我爱仁班级”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把“仁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
五、架“仁爱”之桥梁,家校合作互动
爱普斯坦认为,“家校分离”的学校是“视孩子为学生”,而“家校合作”的学校是“视学生为孩子”。也就是说,如果学校仅仅将孩子视为学生,学校期望家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家庭却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丢给学校,那么可能会出现家庭与学校分离的情况。如果教育工作者将学生视为孩子,他们将会发现家庭和社区是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合作者。合作伙伴认识到他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对孩子的责任,他们就会通力合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由此可见,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为实现我班追求“仁爱”的班级目标,需要的不单是班主任与学科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这几年中,笔者力求寻找家长的配合。首先笔者让家长都明白我班的班级目标,并且让家长在实施的过程中协助检查、督促。如检查、督促孩子有没有去背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孩子在家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价。每个学期围绕“仁爱”这个主题邀请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在家长会上让一些家长围绕“仁爱”主题分享他们的教育心得。除此以外,凡是班级与学校开展的一些大型活动,笔者都会邀请家长前来协助组织与观看。如在大型的诵读经典活动与学校艺术节的汇演中,家长都会群策群力,帮忙搬运学生的服装、道具和帮忙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化妆等,减轻了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压力。
六、收获“仁爱”教育之硕果
通过几年实施“仁爱”理念的教育,我班的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学生尊师守纪,团结同学,学习蔚然成风,学习成绩优良;学生对人有礼,关心他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我班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其中一人获区优秀三好学生,两人在省、市的诵读经典中获金奖。今年在省、市、区镇的各类比赛中,几十人次获奖。到了五年级,我班的纪律与班风都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营造班级特色文化,涵养学生的仁厚品性,让我们从“仁爱”教育做起,让每个学生都有“仁民爱物”的胸怀,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