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辽宁沈阳 110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简称DVT)以下肢肿胀及局部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包括静脉血流滞缓及血液高凝状态,属于临床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性障碍血管疾病。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存在造成部分患肢功能丧失的可能性,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2]。同时,妇科盆腔手术以超过40岁中年女性为主要群体,大多数患者普遍自身血液黏滞度相对较高,大大加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如何消除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是护理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鉴于此,该文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重点探究预防性护理对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将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实行盆腔手术120例患者纳入研究主体对象范畴,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6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53岁、年龄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为(46.5±3.2)岁,卵巢子宫盆腔清除术16例、卵巢手术21例及子宫手术23例;观察组6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54岁、年龄最小者41岁、平均年龄为(46.6±3.1)岁,卵巢子宫盆腔清除术 15例、卵巢手术20例及子宫手术25例。结合上述资料发现,对比2组患者基本信息(例如:性别及年龄等)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侧面说明2组患者具备纳入对比的研究价值,并且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实验前签署同意书,基本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该实验得到当地伦理协会审查及批准。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定量用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上报主治医师,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即:(1)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相继开展具体检查,于手术前全面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结合自身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及护理计划,为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疾病类型及机体状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涵盖注意事项、预防手段、疾病诱因及具体症状,促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疾病认知因素可能带来的恐惧情绪;(3)由于患者饱受疾病困扰且普遍病理知识认知程度不足,围手术期存在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可能性,客观上要求护理人员全面分析负性情绪的产生根源,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有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意识,特别是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可利用讲解成功案例等方法完成疏导;(4)针对手术时间超过2 h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主治医师摆正患者体位,特别是其头部不得高于手术台平面15°,将沙袋或软垫放置于患者小腿下方,有利于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并且卧床静养期间定时调整患者体位,不得使用枕头或软垫,反而不利于血液回流;(5)针对术后6 h内患者,护理人员予以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叮嘱患者多喝水大大降低血液总体黏稠程度,并且结合患者个人机体素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方案,每日锻炼次数不得少于4次且每次锻炼时间不得少于30 min,特别是下床活动期间仔细穿戴弹力袜,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3 判定标准
分别统计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并且向2组患者发放SDS评分量表及SAS评分量表评估其负性情绪的改善程度,分数越低说明改善效果越好[3-4]。同时,以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参照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该次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其中,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此外,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DVT发生率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疼痛评分(分)肛门排气(h)下床活动(h)术后住院(h)D V T发生率[n(%)]对照组(n=6 0)观察组(n=6 0)t值P值5.2±2.2 2.6±1.1 5.3 9 5<0.0 5 6.2±1.5 1 7.3±2.7 5.3 9 5<0.0 5 2 8.1±3.3 1 3.5±2.6 5.1 8 3<0.0 5 7.8±2.5 4.6±1.2 5.1 8 5<0.0 5 1 4(2 3.3 3)3(5.0 0)6.2 3 7<0.0 5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S D 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 A 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6 0)观察组(n=6 0)t值P值5 7.3±8.3 5 7.5±8.1 4.6 8 5>0.0 5 4 8.5±7.2 3 1.7±4.4 9.4 9 3<0.0 5 5 7.2±8.4 5 7.5±8.2 4.6 8 5>0.0 5 4 7.5±6.3 3 5.7±5.3 9.4 9 3<0.0 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该组不满意12例、基本满意21例及满意27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该组不满意3例、基本满意26例及满意31例。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与观察组9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为临床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盆腔手术具有创伤大及手术时间长等鲜明特点,大大加剧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最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45%,直接影响患者静脉瓣膜功能及下肢功能,大大增加患者总体痛苦,对患者预后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5-6]。同时,近几年来,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我国医疗水平持续进步,社会对于妇科手术护理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而如何预防盆腔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是护理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旦护理方法不得当或护理理念滞后则直接影响总体护理效果。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盆腔手术后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以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环节为切入点,着重强调消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因素,通过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机体状况等方法明确各方面可控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强化患者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的力度,帮助患者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及严重危害,便于快速掌握血栓控制方法,大大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同时,预防性护理干预主张术后穿戴弹力袜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能有效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改善血液循环,并且术后提前进食、开展早期翻身活动及摆正体位能消除下肢深静脉学生的形成风险。
经该次研究发现,纳入2组盆腔手术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预防性护理,其结果显示对照组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DVT发生率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观察组,说明预防性护理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康复。同时,向2组患者分别发放SDS评分量表及SAS评分量表,发现对照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意味着预防性护理能消除患者心理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综上所述,盆腔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层面负担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