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 石瑛 金祥雷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保障“三全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系列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为研究案例,分享了吉林大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情况。
关键词:思政课程;价值意蕴;顶层设计;隐性教育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旨在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所有教师、课程和教育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新的进程中,探究和把握各个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弘扬和彰显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构建协同育人的教学合力,使学生从所有课程中汲取智慧,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价值基础,保持昂扬斗志,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性内涵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核心,以明确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为主题,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多维立体的教学体系和协同发力的育人团队,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滋养。
1.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征的重要内容。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其生命力所在,就在于它能满足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所有课程教学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不仅应纳入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应成为所有课程的教学要旨,不仅是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的岗位责任,也是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的神圣职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角度回应时代发展关切、关注学生成长的核心问题,同思政课程协力共振、相互补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2.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才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才能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大学生是国家持续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大学生能否在思想上、理论上、 政治上、情感上认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上有较高的内在诉求和行为体现,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性意义。认真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推进“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也是推动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高校“育人”的观念体系和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相结合,成为当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3.课程思政是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都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2]。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也是一个综合过程,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关键在于秉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主动转变思路,挖掘和运用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一方面可以使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围绕育人工作这个核心,用好课堂主渠道,发挥课堂的重要作用,减少与思政课程的摩擦,避免思政课育人的“孤岛”现象,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极大地调动各个环节、各种力量参与育人过程,形成育人的“合唱”和“交响乐”,极大地推动学科育人创新化和科学化的进程。
二、多层面、多角度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吉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学生为本,内涵发展、模式创新,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教学思想和“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育人理念,从三个层面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在学科课程层面,组织修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按照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目标,挖掘和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17年,学校制定新的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规定,修改教案内容格式,明确要求将情感价值观目标作为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层面,实施《吉林大学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配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最后,在示范引领层面,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等为抓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带动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
在推进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重点从四个角度实施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首先,从学校宏观管理角度,突出顶层设计与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教学理念改革的一条主线,既是课程层面以发展方向和价值标准来凝气聚魂、教书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在全校范围内框定精神追求和价值底线的有效方式,需要高度自觉的顶层设计。为此,学校从领导责任、组织保障、课程大纲、师资建设、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就教学目标而言,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协调一致;就教学内容而言,推动真理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相互融合;就教学方法而言,“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2017—2018年,吉林大学先后开展六场“教师发展思想政治专题”系列活动,教师们普遍认为,要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和专业课程教育,打造由思政课、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网络课程等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重视提升专业课老师的德育水平,积极推动专业课教师从课程思政无意识向主动实践转变,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和优势,抓住思政素材关键点和闪光点与专业学术的紧密度,从小处、细处入手,从而引发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通过系列专题活动,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四个融入”和“三个转变”。即把思政教育融入教材、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堂、融入评价考核体系。同时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把简单说教变成润物无声的教育;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成平等而富有亲情的关系;把思政教育由少数人的事变成所有人的责任。
其次,从课程思政资源角度,突出德育元素与红色资源。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每一门课程中都具有独特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每一门课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注重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中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吉林大学继承文化传统,凝聚出以红、白、黄“三原色”(红色基因、白求恩精神、黄大年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吉大精神,传递着更高层次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这种精神是实现国家梦、学校梦、个人梦有机统一的宝贵精神资源。吉林大学基于“课程思政”探讨的实践经验,整合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和蕴含在每一门学科发展历史中的红色基因,以加快推进课程思政。
再次,从教师的广泛认同角度,突出名师带动与全员参与。“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吉林大学通过打造示范课堂、选树思政名师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由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长江学者等带头的思政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骨干队伍,并鼓舞带动所有教师加入,构建育人“合力”效果。由此形成了从思政课
“独唱”到所有课程“合唱”的育人统筹模式中广泛而持久的作用力。为解决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同向同行”的难题,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专题活动、教学工作坊、教学午餐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方法为:一是强调政治意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和“示范性”。三是加强业务技能提升,对于课程思政选题、教学设计、方法改进给予切实的指导和提升,使专业教师不仅具有课程思政的创新意识,更是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本领。
最后,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角度,突出现代技术与方法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是对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方法改进的要求。学校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进程中,基于方法改革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推进显性教学方法与隐性教学方法相结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基因植入”“无缝衔接”,破解“两层皮”的困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专业课试验、实习、实践课程中德育因素和德育内容的融入,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由“内化”向“外化”、由 “被动”向 “主动”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通过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通过录制视频、制作三维动画、设计模型等方式,增强对“课程思政”的直观感受、专业自信和思想认同。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发挥学科育人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科学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方式、严密的顶层设计、精干的教师队伍和扎实的教学实践加以推进。吉林大学开展“学科育人示范课程”以来,建设了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堂和示范课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周详规划与设计,以推进“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同步实现,与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协奏。
1.明确课程育人的价值目标。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制定培养目标,在原有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之外侧重价值目标的调整,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和能力意蕴,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引领。如“力学”“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大学物理”“药剂学”等课程教学目标增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精神”“良知和责任感”“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等具体要求。“农业机械学”等从“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乡村振兴战略”“三农”等思政教育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责任和素质,并使之成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依据。
2.挖掘课程内容的德育元素。专业思政的关键在于深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把“专业课程”作为价值与科学连接的“精神中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机电传动控制”“控制工程基础”“社会保障”“比较伦理学”等系列课程挖掘探索的德育精神包括:(1)中国精神的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鼓舞和推动大学生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4],鼓励更多同学弘扬中国精神,发挥创造活力,激发使命担当,践行报国之志。(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所为有所不为。(3)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机械原理”“机械設计”等课程注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专业荣誉感。此外还需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严谨求实精神的培育等。
3.明确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是验证“课程思政”实效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在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各门课程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学改革内容和“育人目标”的认可度,教师整体课程规划与专业发展的结合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专业水平的满意度等,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效度。
总之,挖掘用好高校各门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基础性的战略工程,需要同向发力、协同用力、群策群力[5]。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教育实践,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理论上探讨其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从实践上探讨其教学设计和课外拓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今后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期突破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378.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7.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98.
[5] 王光彦. 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