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09 01:01徐正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

徐正好

【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70例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同期体检健康的17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细菌性感染性患儿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查,分析两组儿童的检查结果。结果:分组检查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前白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诊断正确率(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三者之间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正确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常規;联合检验;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048-01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造成的,且患儿早起无明显症状,待临床确诊时以错过最佳治疗期,给患儿身体健康发育带来影响[1]。传统细菌学检测中多采用血培养和痰培养来检测病原体,但所需时间较长,且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易延误最佳治疗期,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能够在早期检测出感染性疾病的发展程度,且与血常规联合应用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本次研究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的联合检验,并与同期170例健康儿童的检测数值进行比较,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17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同期17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男99例,女71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1.7)岁。观察组男93例,女7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1±1.3)岁。本次研究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且本次研究经我院组委会审批并通过。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儿童检测当天均抽取5ml空腹静脉血,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将血液样本离心20分钟,静止10分钟后进行血清分离。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

1.3 观察指标 ①患儿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数值比较分析。②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联合血常规共同检测及三者单独检测效果比较。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数值 经检测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数值和血常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血清前白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分析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及三者单独诊断的正确率 检测过程中,检测为阳性且细菌培养为阳性以及阴性且细菌培养为阴性的为诊断正确,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诊断的正确率(P<0.05),三者单独诊断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机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较弱,故易发生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感染标记物,在患儿发病后往往会出现数值增高现象;血清前白蛋白在正常人体内数值较高,一旦机体感染,则会出现下降趋势;血常规检查项目通常为检测白细胞,患儿出现感染性疾病后白细胞数量会急剧上升,一定程度上反应机体内存在炎症感染。

张雪宁等[3]学者在研究中将10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中56例细菌感染患儿设为研究组,53例非细菌感染性患儿设为对照一组,此外选取54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二组,经检测后,研究组患儿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一组和二组(P<0.05);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数值明显低于对照一组和二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三项单独诊断正确率(P<0.05),且三者独立检测的正确率之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清前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正确率明显高于三项单独诊断正确率(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三者单独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张雪宁等学者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细菌性感染行疾病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诊断提有效提高准确率,能够及早发现患儿病情,对促进患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伟伟.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大家健康, 2016, 10(2): 33-34.

[2] 刘芳.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 2017, 37(4): 100-101.

[3] 官永海, 陈福刚.C- 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河北医学, 2017, 23(1): 94-96.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hs—CRP与NT—proBNP联合测定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疗的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脓毒血症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慢性盆腔炎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对左室肥厚的预测意义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肺部感染病原体鉴别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