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果

2019-05-09 00:50何石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验性谓之学校德育

何石明

现象:一提到德育,学生们往往想到政教处、处分、纪律,或者被安排参加一些仪式、班会,再或者就是听学校领导、班主任讲话等。这样的德育形式重说理轻体验,枯燥无味,往往效果不佳。

评析:德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纽带,甚至是教育內容的核心,是重中之重。没有了德育,教育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是落脚点。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以上现象。如何让学校德育工作更有效果,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应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一般而言,学生很容易掌握道德知识,却难以习得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老师常说:“道理学生都懂,但一做就忘了。”学生在感到有约束的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一些道德行为,但在感觉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往往就“放飞自我”了。因此,这样的德育是很难培养出知行合一的人的。学校应将日常各项学生工作融入德育,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起床到睡觉,从进入教室到离开教室,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未成年人面对的一件件小事,都是教育的契机,不可忽视。老师要一点一滴地规范、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所谓:“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思想;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品德。”好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从而达到培养人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其次,应增强德育活动的趣味性。道德的学习可分为道德事实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在这三种道德学习形式中,前者属于认知性学习,后两种则基本上是情感体验性学习。认知性学习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情感体验性学习更为重要,可以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理想状态,但前提是学生对德育活动必须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应增强趣味性,不能总是让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一副板着脸训人的姿态。学校应积极开展既丰富又有意义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喜爱、津津乐道,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欣然接受,并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思想。这些体验将跟随他们一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在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有很多,如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组建社团、举办家庭谈心会、组织野外拓展和外出游学等。

特约编辑 _ 付江泓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体验性谓之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钱本草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