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诚
摘 要: 本文以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为宗旨,从开展拓展教学、渗透教学、点评教学、呼应教学、对接教学等方面介绍多年探索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经验,为寻求更适应中职教学现状的方法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实效性 中职教育
目前,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已全面推向深入,与时俱进、求新图变已成共识。只有牢牢把握中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更合理的方式、方法,使教学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切实发挥课堂效能,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于学习历史的意义,曾有人总结:历史是记忆之学,它引导我们认知……历史是解释之学,它培育我们思考……历史是智慧之学,它启迪我们探索……历史是信仰之学,它催动我们奋发……
这样的总结尽管未必贴切,但历史知识之于人的重要意义,则毋庸置疑。每一位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者都应当明白自己肩负责任之重大,努力探寻切实有效的教授方法,尽心尽力搞好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与其他文化课相比,历史在趣味性、广博性及教育性等方面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能够立足学情实际,采取有效方法,充分发挥优势,调动学生热情,则课堂教学鲜活生动、充满朝气。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方法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拓展教学
所谓拓展性教学,就是围绕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纵横拓展深入联系,通过“牵扯”出更多的、更有趣的相关历史信息,并有针对性地与现实进行联系或比对,在提供更多知识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比如,学习“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既可以讲一讲霸王项羽的其人其事,又可以说一说以“鸿门宴”为题材而衍生出的著名剧作曲目,还可以提一提中国象棋里面的楚河汉界;在讲秦统一文字之际,可以顺便介绍汉字的演变历程,从李斯的小篆到《泰山刻石》,从王羲之的行书到《兰亭序》,再由“天下第一行书”延伸至“天下第二行书”,甚至不妨牵连出“颜筋柳骨”……
于教学中以某一知识节点为出发,纵横推开拓展延伸,寓教于乐引人入胜。
二、渗透教学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文化课都开设语文、数学和政治,这些课程与历史存在方方面面的隐形或显性联系;很多专业课比如美术、文物修复和戏曲等,同样与历史渊源深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与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学习知识并融合知识,那么同样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方法。
具体来说,讲到某些历史人物的同时,就可以渗透很多相关的语文知识,比如讲晋文公重耳,就可以提到成语“兄弟相残”和“多行不义必自毙”,谈大文豪苏轼,同时列出“唐宋八大家”及其名篇佳作;至于与数学或者我国古代科技知识的关联和渗透,就更丰富了,比如介绍应县释迦塔,就可以演绎其精妙的几何组合,以及结构、承重涉及的复杂运算,等等,为学生提供一次见证古人智慧、领略中华文化的机会。
作为公共课,历史教学面对的是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若能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渗透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的延伸与交互,则能更大程度地增进效能。比如,在戏曲班的课堂,凡是与传统剧目有关的历史人物或事件,都可细加评说;到了美术班,历朝各代的名家名作、古物建筑等,皆是借机发挥的话题;至于音乐和舞蹈专业,则可以在民族艺术的起源及传承方面做文章。
需要强调的是,渗透教学应当侧重思想政治教育。举例来讲,郭守敬是十三、十四世纪末初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领域的宏大成就足令世人敬仰;介绍《授时历》、候极仪、万分进制计日法等卓越创造的同时,更应当宣讲他一生勤于革新、勇于追求、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科学巨匠的情怀、事迹,不仅令学生肃然起敬,更激发起他们百倍的成才信心和高涨的爱国热忱。
于教学中随时随地渗透德育教育、传播正能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必须养成习惯身体力行。
三、点评教学
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了解过去学习历史,也是借鉴经验总结教训的过程。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程度及专业特点,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典型历史人物或事件,予以客观地分析、点评,尤其对于某些存在争议的人物,可以就其价值取舍、心路历程等展开深入分析,鼓励引导学生以更加客观的态度、理性的观念学习、感悟。
援例来讲,对于岳飞的历史评價,以前的教科书一直定位为“民族英雄”,现在初中课本已经改为了“南宋名将”,教师应细说原委并客观点评,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应该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中评定”的道理;再如对于司马迁,则可结合《史记》曲折的成书经过,深入分析太史公一生的心路历程,然后一一介绍后人对他的种种评说,共同感受其无人能及的“实录”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
鉴于中职学生的程度和特点,点评式教学不需尖锐、深刻,以讲客观性定论为宜。
四、呼应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可有意不将某个内容讲明讲透,然后或留下悬念,或留出问题,一段时间后再旧话重提呼应“前文”。通过类似埋设伏笔的呼应教学,不仅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更可以带动学生找线索、寻根源的学习热情。
例如,名城南京有着近500年的建都史,学完东吴定都建邺以后,就可以留出问题——为什么南京被称为“十朝都会”,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一一呼应;再者,讲至“商鞅变法”便可设下伏笔,提醒学生影响中国的改革变法还有哪些——待到学习“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时,再旧话重提相互呼应,比较鉴别温故知新——如果时间允许,不妨开展一些学术性讨论。
互联网时代信息可谓海量,倘若广泛收集认真研究,同一知识点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诠释和演义。断续联系又前后呼应的教学,等到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所讲进行比照的时候,其实已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兴趣,增长了见识……
五、对接教学
无论什么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受教者的情操品性,培养为人处世的信心能力。那么,立足教材当中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素材,从交往礼仪到行为习惯,从理念信仰到做人道理,适度发挥、延伸,与家庭教育进行对接——抑或补充、配合,则在提升课堂教学深刻性的同时,发挥类似家庭教育的职能,帮助学生知耻明礼、自觉自律。
华夏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起居行饮到婚丧嫁娶,皆有详尽的仪制规范。那么,教材当中那些涉及礼制仪节的内容尽可以展开解释说明,借此对学生开展礼仪(兼礼貌)教育。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孝经》《二十四孝》《列女传》等宣扬孝文化的典籍,教师要尽量避开其中的迷信糟粕,着重突出“孝”与“感恩”的情结与美德;至于那些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如《弟子规》《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经典,则完全可以紧扣现实主题专讲,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处在信息时代,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各种先进的手段比如多媒体演示、远程观摩及精致的教具等,都应当纳入历史课堂,成为增强教学实效的得力辅助。
总之,历史教材當中的资源比比皆是,不管一句成语还是一件文物,无论一所建筑乃至一个事件,只要认真研究深入发掘,就能够获得其中蕴含的人文现实意义,并以之作为揭示国学精华、宣扬传统美德、提高教学效能的切入点。
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曾经的人、物、事,不仅可以见知前人的探索、汲取先人的经验,提高比鉴的能力、领略先辈的精神,更有助于培养豁达与睿智,有益于增强能力和信心……希望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能够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挖掘课堂潜力提高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徜徉于历史长河之中,共同涵养智慧、领悟人生、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志涛.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2]柴瑛.提高高职历史教学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
[3]王维忠.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4]黄国庆.提升高职“概论”课历史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5(4).
[5]其米.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J].西藏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