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仿
摘 要: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阐述了阅读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事关重要。本文就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策略进行阐述,首先培养学生兴趣,然后通过教师导读,行成浓厚的阅读氛围,最后读与写相结合。
关键词:重要性;兴趣;发展;氛围;写作
一、阅读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直接向别人学习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读书间接向别人学习则是趋于无穷的。振兴民族,必先振兴文化;振兴文化,必先振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有效落实。因此,切实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课怎样上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困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与同人共勉。
二、阅读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一)榜样激励促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故事引导激趣。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每天课前五分钟,教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感人的、惊险的故事。当学生听得着迷、陶醉其中时,教师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故事情节复杂,预知后来如何,请自己去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名人感染激趣。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爱读书的事迹,告诉他们,从古至今,凡是有建树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人。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能从书中汲取无尽的营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增长知识,启迪智慧。这样,教师再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读的童话、诗歌、名著等,学生被吸引后,就激发了阅读兴趣。
(二)教师导读促发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此,教师如何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获得效果呢?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想、议、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先叫学生读,阅读是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以默读、大声读、小组读、齐读、深读、品读等不同的方法,把喜欢的部分读给别人听,读出味来,读出感情来,充分感受语言的美;后想,想小兴安岭美在哪里?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并想象一下,每个季节的景和物构成一幅怎样精美的画面;再议,分小组讨论,每个季节哪些句子体现出它是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这一特点的,体会文中优美的字、词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教师点拨,教师小结,这么美的地方,它体现了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从而我们要()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给游客介绍小兴安岭一个季节的美景呢?这样设计,使课文内容升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阅读中的感受、认识、情感等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了。这种阅读方法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开展活动促氛围
阅读关键在持之以恒,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多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1.开展阅读比赛。限定篇目,设计比赛要求,开展多层次的阅读竞赛。学生只有多读,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才能读出感情。
2.开展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每两周召开一次故事会或课本剧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课内课外内容均可,评出优劣,表演好的学生给与肯定和鼓勵。通过这种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形成了阅读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创设平台促写作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聚焦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探索新知。如,在教《翠鸟》一课,描写翠鸟外形特点一部分时。让学生独立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特点按照什么顺序(羽毛-身子-眼睛-嘴-爪子)写的;从哪些词语和句式描写看出它很美?学生们七嘴八舌,互相议论。教师就此时机,让学生运用课文学到的“如何抓住特点观察描写动物”的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长期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学生自己可以捕捉信息素材,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提高。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要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做到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表达、写作能力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李镇西.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资源站,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