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娜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古全浊声母“並奉定从邪澄船群禅匣”在汾河片方言中都已清化。目前关于山西方言全浊声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温端政、侯精一(1993)[1]、徐通锵(1996)[2]、乔全生(2005,2012)[3-4]、王临惠(2003)[5]、韩沛玲(2012)[6]等,对山西方言全浊声母的读音类型和演变进行了分析描写。在前贤论述中,一般把汾河片方言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的清化类型归为送气型,把汾城方言全浊声母的清化类型归为平不送仄送型。根据笔者对汾河片方言系统的调查发现,上述归并只是大体上的类型。汾河片大多数方言点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大都读为送气音,送气音的比例各点不同。翼城、曲沃、沁水和垣曲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此外,襄汾汾城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大部分送气,小部分不送气,仄声大部分不送气,小部分送气,似乎也不能笼统地归并为平不送仄送型。
本文研究范围指《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7]中原官话汾河片,共29个市县,分为3个小片:(1)平阳小片:霍州市、古县、洪洞县、临汾市市辖区、浮山县、翼城县、曲沃县(以上皆属山西省);(2)绛州小片:新绛县、襄汾县、侯马市、闻喜县、稷山县、万荣县、绛县、垣曲县、夏县、沁水县城关(以上皆属山西省);(3)解州小片:吉县、乡宁县、河津市、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以上属山西省)、宜川县、韩城市、合阳县、大荔县(以上属陕西省)。除脚注说明的方言点外,文中材料均为笔者调查所得。为称说方便,下文中各点一律只称市名或县名,如,吉县柏山寺乡称“吉县”,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下面具体讨论汾河片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的三种类型。
汾河片大多数方言点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文读不送气,白读送气。此种类型包括吉县、洪洞、夏县等24个方言点。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吉县型古全浊声母今读例字表
吉县型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大都读为送气音,各点全浊声母读送气音的比例不同。《方言调查字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中的古全浊声母字共621个,各点全浊声母读送气音的比例见表2。
表2 吉县型部分点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读送气音比例表
通过上表可见,吉县型各点全浊声母读送气音的比例在50%-60%之间,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的字,各点大致相同,以吉县为例,列举如下:
惰藉~故埠商~渡镀储~蓄巨拒距具惧怠殆代载满~大~夫罢敝弊币毙滞停~陛~下剂一~药队兑拽婢备雉稚幼~痔坠暴导刨动词鲍兆召掉调音~调~动逗纣宙骤咎柩暂赚站车~闸渐捷俭辑编~蛰惊~及诞但弹子~达绽栈辨辩汴便方~别离~饯辙犍杰揭键健电殿奠佃撰传~记倦阵饽面~盾矛~钝遁蹲菌郡荡放~踱藏西~脏内~仗蚌浊镯~子澄赠瞪~眼极泽宅鲸竞剧~烈剧戏~靖籍藉狼~掷并敌狄寂曝牍逐共
上述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的字基本不是口语常用字,大多是仄声字,应该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大都读为送气音可能是汾河片方言固有的原发类型,乔全生(2005)指出今汾河片全浊声母读送气音是《大乘中宗见解》代表的一种西北方音。[3]
汾河片的翼城、曲沃、沁水②沁水材料来自教育部语用所助理研究员刘丹丹和垣曲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沁水型古全浊声母今读例字表
沁水型各点全浊声母读送气音的比例见表4。
表4 沁水型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读送气音比例表
通过上表可见,沁水型各点全浊声母读送气音的比例在40%左右,读不送气的口语非常用字与吉县型大体类似,口语常用字以沁水为例列举如下:
舵坐步杜肚助柱住待袋在败寨弟第倍背~诵罪被~子;~打避鼻地自杂淡跪柜道稻盜刨动词调音~调~动字闸炸叠碟牒蝶谍蛋办别离~贱件辫截断段缎夺绝圈猪~尽用~侄近笨薄匠嚼丈仗杖着睡~状撞贼直白择病静净郑笛敌动洞独毒轴重轻~
翼城“耙、丈、杖、动、洞”声母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处在文白竞争的阶段。
沁水型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部分口语常用的全浊声母仄声字读不送气声母,可能是受到周边晋语上党片和普通话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的影响。
襄汾汾城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大部分送气,小部分不送气,仄声大部分不送气,小部分送气。平声全浊声母字265个,其中读送气的169个,读不送气的52个。现将汾城方言全浊声母平声今读不送气的字辑录如下:
表5 汾城方言全浊声母平声今读不送气例字表
表6 汾城方言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不送气例字表
表7 汾城方言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送气例字表
由上表可见,全浊声母平声读不送气的没有崇母和船母字,仄声字大部分不送气,不送气的有173个字,送气的有86个字。
汾城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大部分送气,小部分不送气,仄声大部分不送气,小部分送气,读送气还是不送气,没有明显的分化规律。从使用频率上看,平声字今读不送气和仄声字今读送气的基本为口语常用字,仄声字今读不送气的大部分为非常用字,还包括一部分口语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一音韵地位也同样常用的字,如“啼”和“蹄”,“递”和“第”,“田”和“填”,音韵地位完全相同,前者送气,后者不送气。
晋语并州片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白读为不送气音,乔全生(2012)总结了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平声白读为不送气音的144个字,[4]包括並定从澄群母字,声母条件与汾城一致,其中並母:婆爬刨动词、定母:抬提桃条调~和头甜弹~琴填团、从母:才脐瓷曹槽蚕前墙晴、澄母:迟绸稠缠椽长~短肠场虫、群母:勤裙强~留下,上述34个字包括在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平声白读为不送气音的144个字中。还有18个字,不包括在144个字中,它们是並母:琶杷平、定母:蹄淘~汰投、从母:齐樵、澄母:搽储~蓄槌陈惩、从母:瘸~腿瞿骑荞拳。并州片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平声字今读不送气音的在并州片各点比例有较大差别,汾城平声读不送气的有52个字,在并州片属于比例比较高的。
汾城全浊声母仄声字大部分不送气,不送气的有173个字,小部分送气,有86个字,没有明显的分化条件。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不送气的书面语用字数量较多,口语常用字较少。仄声今读不送气的字与沁水型大部分相同。读送气的全浊声母仄声字有86个,少于吉县型,与沁水型的翼城和曲沃数量接近。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汾河片读送气的全浊声母仄声字数量表
汾城读送气的全浊声母仄声字数量比沁水型的翼城和曲沃数量还要多一些,且汾城处于汾河片中心地区,处在全浊声母不论平仄均读送气音的包围之中,也没有相关的大规模的移民记载,因此我们推断汾城方言全浊声母清化的原发类型是不论平仄均送气的。
徽语和闽语也存在古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部分读送气,一部分读不送气的现象,送气与否,没有分化规律,甚至处于同一音韵地位也同样常用的字,也有的送气,有的不送气。是否与汾城方言的全浊声母清化有相同的演变机制呢?
张光宇(1996)认为闽语全浊声母清化的特殊方式是送气类型和不送气类型混合的结果,是移民融合引发的方言融合。[8]赵日新(2002)认为徽语屯溪、休宁等地古全浊声母今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是受到赣语的影响,即休宁等地的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清化后原本是不送气的,送气音的出现是受到送气型的赣语影响。[9]乔全生(2012)认为汾城方言全浊声母平声不送气,仄声送气的特征可能是并州片与汾河片互相碰撞、融合的结果。具体来说有可能是由并州片通过汾河由上到下远距离扩散的结果,也可能是由历史上某个时期的人员流动形成的。[4]时贤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启发。
汾城处于汾河片中心地区,处在全浊声母不论平仄均读送气音的包围之中,并且没有相关的大规模的移民记载,因此我们推断汾城方言全浊声母清化的原发类型是不论平仄均送气的,受到并州片不送气型的影响,形成了不论平仄一部分读送气,一部分读不送气的特殊类型。但这里还有一个疑问,汾城处于汾河片中心区域,为什么并州片的影响是跳跃性的呢?对此我们目前还只能存疑。
部分邪、崇、船、禅母北京话今读塞擦音的字汾河片有白读擦音现象。具体见表9。
个别书禅母字在北京话中读擦音声母,但在汾河片个别点读塞擦音声母。如“树禅、鼠书、殊禅”乡宁白读[h]声母。
汾河片全浊声母清化后可分为三种类型:吉县型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大都读为送气音,包括汾河片大多数方言点,反映了对宋西北方音的继承;沁水型处于汾河片的边缘地带,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汾城型全浊声母清化后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部分读送气,一部分读不送气,送气与否,没有分化规律。我们认为汾城全浊声母清化的原发类型是不论平仄均送气的,受到并州片不送气型的影响,形成了不论平仄一部分读送气,一部分读不送气的特殊类型。但汾城处于汾河片中心区域,为什么并州片的影响是跳跃性的呢?对此我们目前还只能存疑,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