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贝贝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教学表现出显著的艺术特点,在创作教学中充分彰显了创新性,加深作品内涵。创作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是艺术素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设计。作为一种无形的行为能力,其推动了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艺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JO-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57-01
一、引言
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智力水平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艺术素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融合审美、艺术教学全面开展美术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艺术素养的教学价值,进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艺术素养的实际内涵
艺术素养具体是指个体认知艺术的情况和修养,主要体现为感知和领悟艺术的能力,一定程度影响人的审美理理念,推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本专业学生来讲,重要作用可想而知。首先,艺术教育以及有关的活动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和个体化特点,迫切要求主体实施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这样的艺术更加突出了综合特点,密切联系了个体的艺术素养,这也是联想力的重要来源,只有不断积累,才可以有效发展学科教学。艺术素养有效调整和放松了心灵,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对其进行培养的过程体现出长期特点。正是这样,更加容易被师生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艺术内涵整合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思想不断强化,提升实践应用水平。
三、培养对策
1.健全艺术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十分重视艺术活动,对学生学习艺术的气氛造成了直接影响。学校应努力对艺术活动研究所需的财力和人力全面投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在学生和学生以及师生之间全面进行教学沟通。在对学习环境不断规范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达到彼此监督和进步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积极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學生在编制教学内容时,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约束,客观制定专业化的教学纲要,对教学趣味性认真分析,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艺术修养。高度融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学的创造特点,对大纲不断完善,与学生的学习要求积极满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各种情况来对应调整②。
2.培养学生思想修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科学培养,应安排学生多读和多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了绘画经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内容,初步构建最佳的思想系统。但在指导学生学习涉猎的过程中,还应要求学生认真品鉴,也就是有效融合读思,进一步提升阅读和观赏效率。在开展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根据有关作品开展比较和感悟鉴赏学习,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比如在学习《日出印象》时,组织学生进行观赏,并利用口头阐述的方式讨论理解作品的情况。
3.采取独特的教学方法。对独特的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高职院校培养特殊教学思想有利于美术教学获得最佳方法。创造特点鲜明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化,初步产生自己的创作风格。学校的个性教学理念也有效支撑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帮助其获得丰富的知识,不但得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获得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学生凭借特色艺术活动,获得更好的教育。
4.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培养艺术素养不能脱离艺术活动,也绝不能脱离社会,因此应高度联系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共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高职院校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密切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更加踊跃地参与社会实践,并且围绕社会有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安排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他们有效接触社会,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了解课本中没有的专业知识。比如,组织各种比赛活动,结合年轻群体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要求他们积极创新艺术作品;还可以凭借展览和拍卖的方式,强化学生和学校的密切联系。
5.创造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了积极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冲破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全面彰显教学的灵活程度。第一,对培养艺术素养的内容不断改进。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积极提升审美水平,科学挑选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强化自我艺术修养。第二,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并科学调节。不但如此,教师还应对学生潜在能力进行有效挖掘,通过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发展标准有效确定,使学生感受艺术文化的无穷魅力。第三,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认真设计职业生涯,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四、结语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健康发展过程中艺术素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拓展吸收知识的途径,提升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现作品的魅力,有利于产生不同的创作风格。学生也可以充分体会创作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在展现艺术素养的过程中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