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霞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甲状腺瘤属于比较常见的甲状腺肿瘤类型,目前外科手术是核心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为进一步保证患者诊疗效果,往往需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工作,从而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选取70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分析护理方法及效果。
选取70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外科手术操作指征及标准[1],本人及家属对临床诊疗情况知情,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35)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3.69±3.29)岁。对照组(n=35)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3.44±3.33)岁。纳入符合手术指征者及无严重治疗风险者。排除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组基线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对比价值。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需要,及时对其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开展。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应激反应进行合理控制,详细操作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积极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瘤相关手术知识进行宣导,使患者及时掌握手术过程、并发症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术前结合患者心理感受,对其实施心理疏导,降低患者担忧,提高对手术的正确认识,进而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手术体位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垫高肩背。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一直陪伴在侧,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对患者术中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做好术中保暖护理干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协助医师做好对应处理。避免手术应激反应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采用弹性排班方式,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加强巡查,准确记录患者术后情况。观察颈部引流状况,避免折管、脱管等现象,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对患者吞咽动作、术后早期饮食进行指导,减轻患者疼痛、恶心等应激反应。(4)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常见合并症,可导致一定应激反应,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疼痛情况加以重视,术后护理干预过程中,保证动作轻柔快准,避免牵拉造成患者不适感。护理人员还可以引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疼痛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针对严重疼痛者及时给予镇痛处理,严格遵守医嘱给药。
对比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皮质醇水平、VAS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VAS疼痛取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焦虑量表共7题每题最高分5分,取分0~35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2]。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皮质醇水平、VA S 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 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对比(±s)
表1 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对比(±s)
组别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pg/mL)皮质醇水平(nmol/L) 疼痛评分 焦虑评分观察组(n=35) 22.52±4.56201.93±18.563.64±1.3312.56±3.02对照组(n=35) 28.14±6.07225.47±20.896.75±2.6918.63±3.89 t值 9.852 12.962 6.933 6.892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x2值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VS31.4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甲状腺位于气管两侧,手术操作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和神经损伤,从而显著提高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水平,对手术正常操作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严重制约术后恢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立足于患者整体手术情况,对其开展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全程舒适性,强化配合度,为手术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皮质醇水平、VAS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8.57%)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31.43%),即在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时,将患者作为中心,以其实际需要为根本,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强化患者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术后出血及疼痛发生率[4-5]。因此以优质护理为基础,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具有重要帮助,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预后条件。
综上所述,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