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H市为例

2019-04-26 09:16江玲丽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岗边境教师队伍

王 瑜,江玲丽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由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层转型、教育财政制度的变革等多方面要素影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期面临着待遇、流动、发展等多方面复杂问题。解决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尤其是加强边境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等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明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中,调研组聚焦广西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到广西八个边境县(市)进行多次实地走访,期望能将广西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面临的突出困难等方面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进而能对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与政策提供积极助力。

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实施的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涉及教师的社会流动、专业发展、价值情感以及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短期内往往难以见效。在调研中调研组发现,虽然各类政策的确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暴露出的外源性及内生性困境,阻碍了当地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内生性困境主要源于其历史遗留因素,底子薄、起点低导致当地教师队伍在数量、学科、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数量配比的失衡。因为地域的特殊性,边境地区的许多教学点在全国大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时期得到了保留,但是这些教学点地处偏远,办学条件恶劣且交通不便,导致每年的许多边远乡村学校的岗位招聘无人应聘,当地教师补充指标或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都难以完成预期目标。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数量的城乡不均衡现象也较为明显。由于地处偏远、学校分散,许多边境地区学校存在着地区教师总量超编,各教学点结构性缺编的突出矛盾现象,按上级规定的21∶1的生师比配备教师编制不符合实际。

二是教师队伍学科结构的失衡。大部分边境地区学校语文和数学老师数量相对充足,但音、体、美、科学、计算机等科目的教师严重缺乏(见表1、表2)。师资队伍的缺乏使这些课程常常只能流于形式,且任课老师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或培训,教学质量堪忧。

表1 L县不同科目小学教师数量及其配比

表2 P市不同科目小学教师数量及其配比

(二)教师队伍流动待均衡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工作环境、物质待遇及补充机制造成了当地教师队伍的结构性供需矛盾。目前,广西边境乡村教师在人员流动上整体呈现出单向流失的态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教师流动主要表现出两种类型,一类是教师往乡镇学校的单向流动。这类教师多将村校作为临时跳板,通过不断参加各类招聘、考试来改变自身留守乡村的职业命运,即“村里的老师往镇上走,镇上的老师往县里走,县里的老师往市里走。”另一类是教师直接由教育岗位转向其他行业。边境地区的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国家在边境地区设置了相关国家级口岸后,村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收入,这使得不少学校年轻骨干教师萌发了转行的念头与行为。

以L县为例,每年的教师公开招聘季,部分在职的乡村教师也纷纷报名,导致优秀乡村教师流向城镇、城镇教师流向较发达城市的情况。L县某中学校长也反映“新招来的老师很年轻,大多数未婚,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活,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选择离开”。由于当地教师尤其是年轻骨干教师的生活需要、心理期望同教育经费相对不足、办学条件恶劣等现实困境形成了较大落差,这自然降低了年轻教师对岗位或职业的认同度,加速了他们的单向外流。

(三)教师专业发展难衔接

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实践性有待提升。国家一直在不断推进各级各类“常规+专项”的培训项目,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确实对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水平提升颇有成效。但是,从培训内容来看,现有培训大多以基础理论为主,契合农村本土文化的实践课程和紧缺专业课程较少。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后,政策法规、专业理论、课改信息以及方法技能听了不少,然而真正吸收、内化为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却不多。多数老师回到学校,教育观念、课改理念依旧,教学行为改变不大。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的M老师说:“我觉得很惭愧,我们少先队辅导员这个职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是比较专业性的。平时我们出去培训,会接受到比较新的东西,有很多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专业性也比较强,在具体培训的时候,感觉是热血沸腾,可是回来后由于很多原因,实施起来会困难重重,或根本无法实施,然后就放弃了。”

二是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参培者往往需要前往城镇集中参加培训,期望能通过参观城镇示范学校让乡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开阔视野。然而,许多边境地区存在培训资源不均、参训人员难派出等困难。例如,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国培项目、区培项目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而学校派出教师参培的时间几乎都在每年的10-12月期间,这往往导致学校无人上课。调查中发现,不少乡镇学校尽管非常希望能派出更多老师参加培训,但是因为教师数量不足,外出培训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任务的安排,尤其是一些只有几名教师的村小和教学点,多为包班授课制,这导致了培训任务与教学任务难以落实。

二、广西边境民族地区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措施

教师作为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其结构趋向合理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作用。不可否认,由于起点低、底子薄,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结构在年龄、数量、专业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广西各地有关教育部门正视短板,多管齐下,目前已经成效初显。

(一)落实“特岗计划”输送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是广西边境民族地区重要的教师补充机制之一。“特岗计划”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探索出了国标、省招、县聘、校用,即“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聘用、学校任用”的新模式;在编制上“先进后出”,为农村教育引进优秀师资创造了条件。[1]特岗教师的选拔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考核,大大提升了其准入机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教师队伍选人用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这对于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意义重大。特岗教师由于学历高,知识渊博,教学方法新颖,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2]可以说,“特岗计划”是广西边境民族地区重要的教师补充机制之一。“特岗计划”自2006年在广西实施以来,为当地边境民族地区师资队伍输送了大批新鲜血液,“定向到校,统一招聘”的办法逐步缓解了以往教师招聘“总量招聘、统一分配、乡村学校无人问津”的局面。一方面,“特岗计划”大幅提高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广西首届“特岗计划”的9786名“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留任率达99.7%,留任率居全国前列。“特岗计划”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逐渐形成了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投身教育、长期任教的新机制,为解决农村师资数量不足、单向流失以及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特岗计划”推动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来源和进入等方面的变革,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当地的教师补充路径。由于广西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学历必须达到大专及以上,专业涵盖各个学科,“特岗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新进特岗教师的到来也改善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并补充了大批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的专任教师,提高了当地教师学科专业结构的合理性,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双赢局面。此外,特岗教师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也起了积极作用。年轻的特岗教师为当地教师队伍注入了青春与活力,他们大多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运用技巧,加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而成为了推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特岗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运用自己对当前教育改革中倡导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为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象。

除了积极落实“特岗计划”,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多措并举,缓解师资紧缺难题。一是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依据学生自愿、学校推荐的原则,选拔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赴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录取为“硕士计划”的研究生需纳入地区“特岗计划”进行统一管理,到县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这一政策与“特岗计划”相辅相成,进一步缓解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紧缺情况,是当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新路径、新办法。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及“定向师范生(免费师范生)”计划,将教师培养和教师任用两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受培养者的待遇与义务,即在高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在安排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奖助学金时,培养对象与同类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毕业后由有关市、县(区)统一安排工作,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办等部门为其办理录用等手续。培养对象也需根据协议,在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后,根据有关市、县(区)的安排定向就业,赴乡镇及以下中小学或教学点从事教育事业达到一定的年限。如有违反协议者需要另行缴纳违约金。这些政策进一步缓解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紧缺情况,是当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新路径、新办法。其中,由于地方院校在“定向师范生”中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边境民族地区将根据地方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教师。

(二)畅通渠道盘活教师资源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积极改革教育人事管理体系,采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想为指导,多措并举,互补余缺,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是通过城乡教师交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城乡教师交流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实现城乡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互补,促进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教师调配、任用的灵活性,通过教师合理流动交流,既可缓解部分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又能使农村学校具有享受到城区优质教师资源的机会。例如CH市J区制定了2014-2015学年度教师交流轮岗及下乡支教活动方案,落实教师交流轮岗150人(工作时间一年),其中乡镇到城区学校交流34人,城区内交流39人,乡镇内交流47人,城区到乡镇支教19人,乡镇间支教11人。

二是通过完善教师聘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结构。广西部分边境民族地区教育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核定教职工编制总数,制定合理用编方案,采用一人多岗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等办法,发挥编制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同时,把城镇学校和部分超编学校的相关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学校职工、学校工勤人员等合理流动到农村学校和缺编学校,从而优化教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同时,采用政府购买的形式,及时补充学校保安员、食堂工人以及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员等工勤人员。

三是通过实施教师流动措施,多渠道推动教师的内部合理流动。对于部分暂时性的教师短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会采取顶岗、轮岗、转岗、支教、走教等方式,缓解燃眉之急。例如,2017年,D县共选派101名教师到乡村和县城学校支教和交流。其中,从县城学校选派25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30名教师走教;从乡镇学校选派46名教师到县城学校交流轮岗,实现了学校紧缺学科教师的资源共享。通过选择优质学校作为教师学习交流基地,可为乡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通过观摩、研讨、实践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4]

随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支教走教选派工作的持续开展,支教走教的效果更加明显,经费保障得到落实。如,2015年,CH市选派支教教师129人、走教教师选派85人,并获得自治区划拨支教走教专项经费139万元。近年来,支教的主体有多样化趋势,除了学生及社会志愿者,许多退休教师也加入了支教行列。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2017年度广西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计划实施方案》精神,2017年CH市7个县(市、区)共落实了68个优秀退休教师支教志愿者名额,这些退休教师志愿者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通过指导受援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新一代的教师骨干,帮助学校顺利进行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

(三)多措并举衔接教师专业教育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重视从外部“输血”,也不断强化内部“造血”能力,并通过整合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促进教育培训成果在教师教育实践中的转化。

一是认真落实“全科教师”政策,职前职后教育一体衔接。自2013年起,广西开始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政策,这一政策开始成为广西边境民族地区重要的教师职前教育方式之一。该政策将教师培养和定向就业相结合,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内部构成不合理问题,推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其不分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全科师范生全面发展,毕业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到相应紧缺科目进行任教。全科教师培养主要以符合条件的优秀初中生和高中生为招录对象,且生源均为提前批次录取,从源头上保证了全科教师的整体质量水平。教师职后培训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一般意义上的进修提高,而是一个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系统培养的、是时间沿续性的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教育”。[5]

二是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多样性与系统性有机结合。广西边境民族地区还不断创新教师职后培训的模式和方法,力求提高培训的效果。例如,在广西壮汉双语教师的培训中,就创新性地使用了“培训+学历”的培养模式,将壮汉双语教师培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本科学历教育课程有效衔接,培训采用学分制,参培教师修满学分即可获得本科学历文凭。此类培训一般都安排在学校寒、暑假期间,不仅保证了学习时间,更有利于参培者架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当地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好教师培训。如龙州县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合作,开展“县域教育内涵式发展”项目。2016年,龙州县先后邀请18位德育专家三次深入20所学校开展“面对面”培训、视频远程培训,又先后两次派出54名学校管理人员、骨干班主任赴上海跟班学习、交流,将“请进来”与“走出去”充分结合。

三是强化培训本土化建设,校本培训力度逐步加大。不同于其他外派培训方式,校本培训提倡“基于学校”,即将指导者请进校园,以化解边境民族学校教师人数不足、工学时间不均等矛盾。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有助于帮助教师关注民族心理、弘扬民族文化。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这就要求边境民族地区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知识,了解民族心理,以更好融入工作生活环境、提升教学水平。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以民族文化为抓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如龙州等地引导各校将边关、天琴、花山岩画等元素融入校本培训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彰显边境国门办学特色,逐步形成边境特色教育品牌。

四是坚持科研兴教的培养思路,增加教师培训的实践性。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送教下乡、建立帮扶关系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推广教育教学经验,指导薄弱学校发展。一方面以学区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将教研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来落实。如CH市J区以学区为单位,每周定期组织教师分学科、分年级、分时间、分地点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以集中理论学习、观看优秀教师授课、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由学区学科小组长安排部署,确保校内教师人人参与。[6]另一方面以特级教师工作坊为平台,助推教研活动。从2010年开始,广西开始启动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每个工作坊作为一个研修共同体,一般由一名特级教师担任坊主主持工作,特级教师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协助、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指导,多名同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坊员参与坊内活动。通过师徒帮扶、同伴互助、专家指导、自主研修等多种模式,帮助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平台,为工作坊成员创设良好的资源汇集平台和线上交流平台。工作坊还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合作,以送教下乡、巡回讲学等多种形式扩大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特岗边境教师队伍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特岗计划”背景下体育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