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若丹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的理論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也要在毕业后有更好的继续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这就使得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所具备的数学素养的现状;其次通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教学模式上向多元化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等5个方面分析在高校数学教学当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 高等数学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196-02
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素质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尤其为了提升全民素质,高校教学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目前还不太乐观,因此文章探讨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的现状
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但是由于每个院校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且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从教学角度分析,传统教学不够重视数学的应用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包括数学课本的编制都是以理论知识为背景来编排的,缺乏创新并且忽略了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校,对学生而言用比学更重要,而传统数学学习是以大量的概念和公式定理堆积起来的。第二,教学方法守旧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在数学的教学方法上,大多都采用理论知识+课后习题的模式授课,上课仅仅局限在讲理论上,讲课的方法主要是:“复习—引入—讲授新知识—练习—总结。”教学内容其实是教材的再现。数学应用和数学实验方面涉及较少。学生不会用,既不会用来求解实际问题也不会用来解决专业课上遇到的问题。和专业课知识联系得就更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是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这也使得学生将大量时间会费在了学习理论知识和做数学题上,尤其对基础差的高职生而言,数学学习变成了一个硬而难啃的馒头,放弃是必然现象。第三,由于教学方法上很多老师并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而且没有结合当前互联网的优势,白白浪费当前互联网资源。
2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2.1 加强教材建设以应用为主
提升数学素养,首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将其他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科密切地联系起来。在课堂当中不断地联系实际生活,向学生展示数学的作用与魅力。因此首先要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以及能力。我们常说的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的思想,对事务进行实际的分析,将问题向简单化、逻辑化转换。简而言之,就是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教学内容当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主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巩固与预习,对于基础一般的,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并且耐心地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2 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在教学模式上朝着以下两个方面发展:第一,不断加强数学实验的引入以及应用。通过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应用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了解。为学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创造条件。因此数学老师要重视实验的作用,积极开展数学实验,实验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采集、对结果进行反思、通过实验不断地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第二,加强数学应用教学当中案例的作用。积极运用案例加强数学应用方面的教学,使得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发展,增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数学的实际教学当中,要以问题和案例结合为主,在面对不同知识的学习时要设置不同的应用案例,使得教学更加的多元化,保障数学的学习效果。案例要紧贴学生生活,引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首先,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向学生传递出积极的活力和情绪,改正学生对高等数学的传统认知;其次,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精心的设计,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体系,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关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最后,要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数学及其实际应用。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教学方法进一步地改革,比如可以建立高数微课堂,帮助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高数。运用计算机技术将高数知识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如在高等数学的不定积分课程当中,通过多媒体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展示,并且现代技术还能大幅度地减少运算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与运算效率。
2.4 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专业知识中融入数学思想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要想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就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面临实际的问题时,通过这一知识体系,可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则。因此,想要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高等数学来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就要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地将高等数学与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形成完整的综合性知识结构。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当中的理论以及相关实验的相互作用,都是基于数量的测量。数学是机制专业的计算基础,是学习机制专业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工具。对于机制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不断结合高等数学课程,并且联系和应用机制专业中相关知识,从而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
2.5 加强数学的建模,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所谓的数学模型就是通过相关的数学概念、原理以及数学思维,对现实世界具有的某种规律进行描述。数学建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首先需要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以及解决现实问题;其次要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的数学规律建立数学表达式。数学建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其关键点是建立,也就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字化体现。人们常用的数学公式都是通过多人的加工与处理,不断地将问题简化,得出的相关规律。可见,数学建模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式,它可以确实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当中,老师要适当地将数学建模加入到课程大纲当中,课堂当中不断地渗透和增加数学建模思想、方法以及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实际的对数学建模的应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3 结语
在高等数学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经过上文分析,对于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不断重视可以增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数学的运算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未来在高校的高等数学课堂当中,要不断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将高等数学发展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 王小强.高职学生数学素养教育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77-180.
[2] 黄晓妃.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J].科技资讯,2015,13(19):186-187.
[3] 吴博峰.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J].知识经济,2018(1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