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说圈点批注式阅读课堂教学引导

2019-04-25 01:41林金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林金朗

[摘    要]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进行批注,让他们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圈点批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7-0004-02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阅读小说时,学生要“了解小说通过文学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反映生活的特点。阅读小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出自《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语文》)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通常是在阅读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这种读书方法,是将传统的批注式阅读和现代语文教学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环境和语言等进行批注,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批注情节,感知小说的基本内容

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中说:“故事是关于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个事件的叙述。情节也是一个关于一个个事件的叙述,但是它强调的是其间的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王后因哀伤而死,则是情节。”

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理顺故事情书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立足课文,对小说情节进行批注是必不可少的。

如教学《空城计》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浏览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引导学生运用一句话或短语的形式对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归纳概括,在确定答案之后引导学生在文中空白处批注“故事情节”:开端——兵临西城,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孔明释计。

又如《心声》的情节:公开课前——想读课文,回家路上——偷读课文,次日放学——听读课文,公开课上——终读课文。

通过批注这些情节,学生能够很清晰地把握小说的结构,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有助于他们掌握小说的故事梗概。

二、批注人物,把握小说的人物魅力

在小说阅读中,除了对情节的批注外,常见的批注是对人物形象的批注。因为在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沉浸这里其中,因小说中的人物而或喜或悲。可见,小说人物的魅力极大。那么如何对人物进行批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描写方法,一是人物特征。

笔者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的教学为例。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孔乙己是个经典的形象,在批注时,要注意到这个人物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更是一个让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好喝懒做、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学生在阅读时,就需要将描写孔乙己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的语句圈点起来,并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如“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则批注:这是肖像描写,孔乙己有劳动能力,但生活贫困,营养不良。这里其好喝懒做的形象一目了然。孔乙己与人争辩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在语句旁边批注:这是神态描写,显示他是读书人。其迂腐不堪而又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时,“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批注:这是神态、动作描写,将孔乙己心地善良但又贫困不堪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思考:這样写体现了鲁迅先生卓越的观察与概括能力,如小说中的“排”“摸”“罩”等动词的运用,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了一个人的状态。

批注了主要人物,学生还可以批注次要人物,如主要人物旁的看客,在文中就连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对孔乙己也是冷漠的。鲁迅先生笔下的这种看客永远是不可缺少的点缀。

在这样的批注阅读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把握人物的人格魅力。

三、批注环境,领会小说的社会意义

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鉴赏小说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如针对鲁迅《故乡》的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教师可引导学生批注:“作者用低沉、冷峻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调暗淡的风景画,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勾勒出故乡破败的特征,同时也渲染了渐近故乡时肃杀、悲凉的气氛。”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两段,不是直接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和别处不同,是曲尺形的”,来喝酒的人分为“长衫客”和“短衣帮”:长衫客都穿长衫,可以踱进酒店隔壁的房子里,坐下慢慢喝;短衣帮则是站在柜外喝。在这两段旁边,笔者引导学生批注:“这是社会环境描写,这个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孔乙己所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悲凉的社会气氛(长衫客和短衣帮,等级森严);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为孔乙己这个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的特殊人物的出场做了有力的铺垫。”

在初中阶段学过的小说,如《孤独之旅》《最后一课》《范进中举》等中均有大量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描写,这些环境描写或多或少展现着时代背景,预示着人物的命运,对这些环境描写进行批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领会小说的主题,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批注语言,学习小说的语言表达

小说语言有独特性,主要包括作者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作者的语言是用来描述场景、描写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它往往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思维水平。而人物的语言则必须合乎小说中所塑造的这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有他自己的腔调口气,所以在小说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应该关注小说的语言。

如《智取生辰纲》中充满了戏剧性的对话,这些对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笔者引导学生从小说中分析几段杨志与他人的对话,如课文第一段中,杨志与两个虞侯对话时是“嗔道”;第二段与众军士的对话则是“喝道”;第五段是“骂道”;而对老都管则是“道”。一“嗔”、一“喝”、一“骂”、一“道”,作者用词可谓用心良苦。杨志在护送生辰纲的过程中,队伍内部的矛盾之所以不断激化,与这三者的身份密切相关。众军士是杨志下属,又喝又骂,可谓寻常;虞侯是同级,只能“嗔”一下,责怪一番;而老都管是上级,只能“道”,在老都管面前,杨志受到制约是一目了然的。这样细致的语言描述,既体现人物的身份,又暗示杨志队伍内部的不和谐,也阐明杨志护送生辰纲失败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再如《范进中举》最后一段写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一揣。”笔者引导学生将“攥、舒、缩、揣”等几个动词圈起来,并在旁边空白处批注:“这一特写镜头,写出了胡屠户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突出了胡屠户贪财、虚伪的特点。”

语言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这些独具匠心的语言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想象。批注的运用,对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之所以厌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懂得学。而教师通过小说批注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的习惯,让学生懂得如何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喜欢上阅读。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