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高职外语专业课程为例

2019-04-25 02:39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评析动态混合

高 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动态评价理论(Dynamic Assessment,简称DA)源于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奠基人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简称SCT)[1],是一种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并融入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交互式评价法。该理论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了学习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中介干预(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等概念[2]。“最近发展区”概念和“指导促成发展”的理念是动态评价理论的核心思想[3],为动态评价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Lantolf等将动态评价分为互动式(interactionist)和干预式(interventionist)两类[4]。Feuerstein等及Sternberg等推出的互动式更侧重对学生心理潜能发展的质性评价[5-6]。

职业教育领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提法,将学生的实践行为(即“做”)从“学”中分离出来,赋予其独立的核心地位,强调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实践,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独立实践的能力。然而,新型教学模式只有辅之以匹配的评价模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立足于动态评价理论的核心思想,将“测”与“评”的环节从“教”中分离出来,认为“测”与“评”分别是最重要的干预式和互动式动态评价方式,据此构建干预与互动混合、线上与线下评价混合、学生多种学习潜能评价混合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突出微课、网络学习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干预手段在动态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丰富动态评价理论和改进教学做出新的尝试。

一、“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的构建

1.对“教”“测”“评”等概念的重新界定

以往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与测评看成一个整体环节进行研究。然而,综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狭义的“教”“测”“评”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教”的研究,已不胜枚举,且理论成果已多运用于教学实践,但对“测”的研究尚待深入,对“评”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高等教育“以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对“教”“测”“评”等概念重新界定显得尤为重要。

(1)对“教”与“测”的重新界定。广义的“教”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这里将“教”狭义地定义为“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的行为,如提问、引导、传授、示范、答疑等,但不包括“测”与“评”的行为。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而“测”的内涵在此得以扩展,指所有用来检查、测试、验证学生知识学习和操作实践具体情况的教学行为,教师向学生布置的一切形式的问题、练习、任务、考试等全部属于“测”的范畴。以外语专业课程为例,常见的“测”的行为包括选择、判断、搭配、问题、演讲、对话、讨论、写作、翻译等。教师“测”的过程就是学生“做”的过程。

(2)对“评”相关概念的解析。评分:通过评定分数判定好坏优劣的程度。评析:行家里手对其所擅长的领域涉及之事物进行分析和评判,并给予明确的个人意见,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评点:对作品的创作技巧和思想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指点,要求评论中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发人深省,能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评判:依据资格标准作出中立、不带个人感情色彩、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或判定胜负或优劣的定论、意见。评估:评价估量,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

(3)对“评”的内涵和外延的重新界定。评价是外延最大的一个中性词,评分是最为常见的评价行为,而评析、评点、评判、评估均有依据专业标准履行“评”的义务的含义。这里仍沿用“评价”指代广义的“评”,即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评价。“评”不仅包括传统的评分,更包含评析、评点、评判、评估等客观、专业、权威的“评”的行为。评分以基于事实的评析、评点、评判、评估等行为为依据和基础。“评”的外延在此得以拓展,“评”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行为,共同评价教师“教”与“测”的过程和学生“学”与“做”的表现,只不过因为“评”的视角相互对立,师生双主体“评”的内容不尽相同。

通过对“教”“测”“评”等概念的重新界定,“测”与“评”的环节从“教”中得以分离出来,得到充分重视,为形成强化“测”与“评”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运作特点

强化“测”与“评”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教”与“学”为先导、“测”与“做”为主体、“评”为枢纽,动态、多走向、各环节相互贯通的过程(见图1),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与“做”的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运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7]:

图1 强化“测”与“评”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1)“教”与“学”、“测”与“做”是两对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因主体对立而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教”与“测”是教师的行为;“学”与“做”是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教”同步对应学生的“学”,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学过程的先导部分;教师的“测”同步对应学生的“做”,教师“测”的过程就是学生“做”的过程,是教学中的核心主体部分。

(2)“教”与“测”的行为是多走向先后发生的,以正向、逆向或交替进行,用以跟踪了解学生“学”与“做”的体会与收获。教师的行为模式由“教—测—再教—再测”重复进行;相应地,学生的行为模式由“学—做—再学—再做”重复进行。这个过程的主导权在教师手中。

(3)“评”的行为贯穿于“教”与“学”、“测”与“做”过程的始终,其强烈的瞬时性和对话性使教学评价成为一个间歇性出现、动态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教”与“测”的行为穿插交替进行,学生“学”与“做”的行为与之几近同步,因而教师对学生“学”与“做”的情况进行评析、评分的行为也应伴随“教”与“测”过程的始终。可见,“测”与“评”的行为,尤其“评”的行为,与“教”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予以高度关注和深入探究。

3.“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

强化测评环节,变教学、实践、测评各自分离的“三足鼎立”模式为“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构建起“教中学、学中测、测中做、做后评、评后辩”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混合”是指线上线下测评方式的混合、干预与互动手段的混合、学生多种学习潜能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的混合;“动态”是指利用“网络+”视频等手段实时记录、测试、评价学生表现和教师的测评表现;“综合”是指学习材料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知识输入的方式是“视、听+”的综合模式。“教”的设计随时融入“测”的手段,“测”的构思考虑“评”的便利,“评”的行为体现“测”的要求。

二、“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的应用

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商务英语1班、2017级商务英语2、3班大二年级外语专业核心课程“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的动态评价实践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多学科知识混合动态综合教学,以“教”带“测”

(1)重组知识架构,变单科知识为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知识。“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模式致力于系统梳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要点,精心设计情境沟通任务,寻找和编排与学习项目任务关联度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材料,合理设计案例学习所需的语言注释、案例分析所需的引导性问题及开放性答案,并以案例情节的演绎作为学生的沟通任务,形成以案例为主线的系列单元学习内容和实践任务。这成为化抽象为具体、实现理实一体化学习成败的关键所在。“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将学习任务整合为简历与求职信的撰写、求职面试、与老板/同事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商务演讲、商务会议、外贸谈判七个实践项目,并根据项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所需的沟通与谈判技巧。如在项目一下安排学习沟通对象与沟通者的分析技巧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技巧展开招聘广告和自身求职条件的案例分析;在项目二下设计语言组织与架构、回答问题相关性原则、身体语言等沟通技巧的学习,并将其运用于求职面试实践的案例分析和沟通实践。

(2)改革教学模式,变“课堂讲授、课后实践”传统模式为分段式案例微课引领、强化“测”与“评”的“线上线下教测(学做)交替”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动态评价理论认为,教学干预与互动是课程评价(“测”与“评”)的两种手段,而干预与互动中的“测”与“评”必然是动态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要求将“课堂讲授、课后实践”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为强化“测”与“评”的线上线下干预与互动随时交替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教”随时需要“测”来检验,“测”随时推动“教”的策略的调整;“教”的改变带动“测”的强化,“测”的强化促进“评”的延伸。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沟通实践分段制作成带字幕的英文微课,课上课下随时分段呈现:将案例内容、语言学习和理论学习制作成讲授式微课,将案例分析等互动内容制作成访谈式微课,将学生的沟通实践制作成情景式微课,形成系统单元微课程系列,为课堂教学提供铺垫或补充,使移动学习更为有趣高效[8]。案例微课引领下的“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将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分为以下若干环节:课前以语言学习为重点的在线自主学习与测试;课堂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面对面互动学习与评价及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成果分享;课后将理论技巧融于案例情节的模拟沟通实践。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微课是精心设计的授课内容与方法最为优化、语言最为简洁的知识综合体,因而播放微课学习理论知识和开展案例分析比单纯面授更能节省时间,遇到难点还可随时暂停,便于组织小组商讨、辩论和师生点评,使学生学习更为高效。

2.设计创新、多样的“测”的活动,以“测”助“评”

(1)设计简洁、渐进的测试任务,为深入的“评”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课前预先设计、网络平台定时发布文字简洁、内容渐进的作业和测试题目,如问题选择、问题回答等,提升“测”的即时性、简洁性与动态性,用于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与困难,并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评”。以“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为例,课后设计布置复合型的局部连环实践任务,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而是呈现为多样化的填表、格式写作、语音、视频、案例分析、材料实践等。如要求学生将关于身体语言、倾听、赞美等局部沟通技巧实践,乃至求职面试等项目实践任务自创剧情表演出来,并拍成视频上传课程平台,生动展示学生运用沟通技巧的实践过程,为深入评析所学技能提供持久依据。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参与“测”、接收“评”的效率。借助移动网络学习平台,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发布限时作业、测试任务,使学生“学”与“做”的行为在课堂和课后以最省时高效的方式得以完成。同时通过录制发布微课、视频等干预手段,记录教师“教”与“测”和学生“学”与“做”的行为,作为“评”的素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测”的即时性与动态性,以便学生随时参与“测”,快速接收教师“评”,进而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测”“评”的策略。

3.跟进拓展“评”的常态化,以“评”促“测”

(1)创新“评”的准备,设计任务达标情况表,为客观评价学生实践过程提供实据。“评”的主体组织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与教师终评。教师设计列有每个项目不同要求的学生项目任务自评表,要求学生将实践中运用到的所学沟通技巧打勾,用于提醒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否符合要求,便于评析学生“学”与“做”的行为表现,为客观评价提供实据。

(2)拓展“评”的内容,并将其作为教学考核工作的指标之一。教师要做到以“评”促“测”,就要拓展“评”的工作内容。以一个教学单元为例,一是教师应客观专业地评价学生“学”与“做”的内容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哪些方面存在优缺点,同时评估自身“教”“测”“评”(学生)的行为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二是学生通过“评”自身和同伴的“学”与“做”学到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没学会什么,原因是什么,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已运用于“做”的实践中;三是学生要评估“教”与“测”的内容是否实用,方式的可接受性如何,并给教师提供建议。

(3)增设“评”的环节,在评析、评点、评判、评估的基础上评分。网络作业平台为师生交互性评价提供了固定平台。“评”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尽量评述事实和表现,不评判人的优劣与好坏。以往的教学评价以评分为主,其优势是快速、直观,但缺乏教师指导,学生只能获得评价结果,而无法得知评价依据和改进建议。评析、评点、评判、评估均有依据专业标准履行“评”的义务的含义。因此,应拓展与改进“评”的方式,即在有层次、有逻辑地“评析、评点、评判、评估”的基础上评分,力求多评点少评价、多评析少评论。

(4)升华“评”后互动,将学生思考引入更深的层次。“评”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行为。基于事实的、富有层次性的“评”的行为会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路、想法、意见、观点,继而借助网络平台或面对面交流,加深与拓宽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这才是教学真正希望达到的效果。

4.应用成效

采用强化“测”与“评”的“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测”的频率和效率,优化了“评”的过程和质量,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1)强化“测”提升了理实教学环节的契合度和连贯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逐步提升。突破以往单学科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强调重组知识架构和拓宽专业技能,变从零散的教材中被动获取专业知识为主动依据专业项目实践的需要,选取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融合输入与检测,提升了理实教学环节的契合度和连贯性,对培养学生渐进式地获得复合性知识、更好地应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与机遇有着创新性的实践意义。

(2)分段式多样化案例微课拓展了“测”与“评”的机会,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分段式多样化案例微课,辅以合理的线上线下检测环节,弥补了现有微课在教学风格、趣味性、学习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设计缺陷,创设令人身临其境的语音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使移动学习更为普遍和高效。

(3)强化“自评”环节,为评价学生实践过程提供实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拓展“评”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评”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控制,使其更深切地体会自身的优缺点和潜能,继而在口头互动或网络平台书面评语的基础上评分,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思考力、鉴赏力和自信心。“评”后网络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这种双主体共评的螺旋式循环中,教学效果不断得以改进。

“教学做测评”一体化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以“教”为主轴,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以“测”为手段,跟踪学生“做”的体会与收获;以“评”为枢纽,对话学生“学”与“做”的瞬间,反馈教师“教”与“测”的得失。然而,要使其真正落到实处,除需要敢于创新实践的教师、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持续更新的平台设计等硬件条件外,还需要教育机构和高校的政策支持,如对教师工作量的重新界定,对创新精神的肯定与鼓励,将“评”作为教学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标等。强化“测”与“评”的混合动态综合测评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与推广应用的测评模式。

猜你喜欢
评析动态混合
混合宅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评析复数创新题
动态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混合运算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