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在幼儿园的这段时期非常关键。幼儿园要弄清楚幼儿的个性、行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并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在道德、情感、认知与行为方面取得良好的发展。这样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幼儿的良好道德素养终将慢慢养成。
关键词:幼儿期;德育;一日活动;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86-02
引 言
莎士比亚曾经说“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显贵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良好的道德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因此,良好的道德才是人一生受用的财富,从小就注重幼儿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很有必要。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打基础的最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幼儿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场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幼儿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幼儿期非常利于且需要开展德育
在幼儿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陈代谢旺盛,身体机能发育很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其次,大脑皮层迅速生长,神经系统日趋发达,保证了幼儿心理、智力、道德发展的可能性,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最后,幼儿的心理特点体现出无意性、不稳定性,以形象记忆为主,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易受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影响。因此可以总结,虽然幼儿期幼儿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但这一阶段是人脑迅速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各方面可塑性强,非常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智力提升和品德养成。
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在家里处于众星捧月般的地位,很多幼儿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不同家庭成长环境下的幼儿身上所具有和体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差异很大。他们来到幼儿园,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集体,只要在集体中,就需要有集体意识或者社会意识,否则他们会受到别人的质疑、挑战、厌恶甚至伤害。幼儿的那些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需要教师通过对幼儿德育教育来引导、纠正和重塑。为了幼儿能够适应集体或者社会,也同样需要通过幼儿德育教育去教给他们集体意识、社会规范以及公民道德。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是幼儿除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要通过幼儿园活动对幼儿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培养幼儿最基本的学习、生活、劳动习惯,从每个小细节中让幼儿领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里,要将德育教育渗入一日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的发展。例如,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打招呼的习惯,早上会主动向教师打招呼,离园时会跟教师说再见,在幼儿园或在街上遇到好朋友会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会说“再见”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天接待幼儿来园时,教师应当主动与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主动上前问好:“小朋友,早上好。”并提醒幼儿向教师、幼儿问好。刚开始,有很多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可能不愿意与教师打招呼,教师可以摸摸幼儿,增加之间的亲切感,鼓励和表扬幼儿,让他们慢慢能够主动开口与教师交流,就这样,幼儿们的行为举止就会一天天地发生变化,朝着好的性格和习惯方向发展。例如,我们班的妞妞平常是一个害羞、内向和胆小的幼儿,通过教师对她的鼓励,还有其他小朋友的影响,她现在也能在早晨来园时声音洪亮地向教师和其他幼儿问好、打招呼,性格也变得开朗大方了。
除了最基本的问候和打招呼外,在其他很多方面,教师都可以随时随地、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例如,上课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要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说话,捣乱课堂。在洗手时,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讲卫生,爱干净,学会节约用水,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等。午餐前,教师应主动提醒幼儿们去洗手间洗手要排队,遵守公共秩序,避免因拥挤而造成伤害。进餐时,慢慢学会正确地使用勺子和筷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就餐,认真地吃饭,不说话,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能够独立地进餐。在进行游戏和活动时,听教师的指令,与小伙伴要友好地相处,不打架、不抢玩具、不说脏话。遇到幼儿争吵玩具的时候,教师要教育幼儿应当分享和谦让,告诉幼儿们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例如,有一次,班里来了一批新玩具,幼儿们都喜欢玩,可是玩了一会儿,就听见“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的争吵声。原来,明明多拿了一个玩具,不给另一位幼儿,于是两位幼儿就吵了起来。教师当时就把他们叫到一起,耐心地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玩玩具时不能去抢夺别人的玩具,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是大家都讨厌的行为,同学之间要懂得谦让和分享,玩具可以互相交换玩或轮流玩。
三、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德育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起点,与个人发生关系最早,影响也最深刻。因此,家长必须对幼儿进行及早的、正确的德育教育[1]。然而,现在有些家庭忽略了家庭教育,并不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的健康成长、良好的习惯以及品德表现,既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谆谆教导,也离不开家里父母亲人的循循善诱。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合作,为幼儿的成长共同保驾护航。
家长、幼儿与幼儿园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在沟通方式多样、发达,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反馈,共同关注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作为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幼儿的表率,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无形地为幼儿做出榜样。一方面,让家长走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参与其中,主动关心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生活,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是否尽心尽责。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也要走进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去观察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结 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幼儿来说,德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德育教育应当持之以恒,如春风化雨般飘洒在社会、家庭、幼儿园中,润泽幼儿的心田,荡涤幼儿的灵魂。通过德育教育使他们知书达礼、品行优良,使他们长大后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甚至成为能够推动整个社会文明道德不断发展进步的人。
[参考文献]
王锐,孙萍.以德育工作为核心的家园互动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71-72.
作者简介:江静(1989.5—),女,江苏海门人,幼儿园二级教师,2015年获“海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