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刘苏红 吴文焕
2018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该文是对高考命题的“最高定调”,其中强调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各科的压轴题多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以政治学科为例,从2014—2018年,近五年来全国卷对开放探究类题型的考查偏好和力度不断增强。然而笔者参与高考阅卷发现学生得分状况并不理想,该类试题也未引起一线备考教师和考生应有的重视,这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从考查分值看:2014—2018年开放探究类题目考查分值,稳中有变,在4分的基础上有增加到6分的趋势,尤其是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同时增加分值比重,契合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为高校选拔创新性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引导高中政治教学把学生“教活”,活学活用,批判创新。
从考查方式看:通过对2014—2018年近五年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的统计分析可知,开放类探究题的设问和考查方向存在继承性和稳定性。主要偏向考查:列发言提纲(4次)、提出建议(4次)、写广告词或名言名句(2次)。
从答案开放性程度看:除了2017年全国Ⅱ卷和2016年全国Ⅲ卷的答案更倾向于依托教材结论外,多数开放式题目的答案都以参考为主,不是一味的照搬教材理论,而是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允许学生别出新意、多角度多方面提出个性化、创新性的意见和要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形散神不散,形式表述允许多样化,答案的精神和主旨必须符合设问的要求方可得分,因此也不是无原则的送分。
笔者非常荣幸有机会作为一线教师参与到武汉大学教授组织的高考阅卷工作中,从旁听者到亲历者,此次参与高考阅卷让笔者对高考阅卷的流程、省标明细的制定、阅卷评分的尺度和学生答题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将指导下一轮教学和高考备考方向。本文将以2018年全国Ⅰ卷中政治第40(3)为例,具体分析学生高考答题情况和失分原因。
题目: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通过慎审设问可知,设问规定了主体是青年学生,主题是如何发扬创新精神,数量是三条建议,而结果是该题的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
失分原因具体表现审题不准主体失误主体要求:青年学生。部分同学提建议的主体:国家、企业、学校、小岗村村民等,主体失误0分,主体不明确最高3分审题不准主题不符 主题要求:发扬创新精神提建议。部分同学提建议是小岗村如何脱贫致富等,主题不符0分审题马虎三条建议 设问要求:三条建议,分值6分。每条2分,结果学生惯性思维只写两条建议,扣掉2分答案相似角度单一国标的内在思路包括:“观念/敢想”和“实践/敢干”两个层面在“观念/敢想”层面: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在“实践/敢干”层面:参加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奋斗等然而,多数同学思考角度单一,要么只从认知上提建议,最高4分要么只从行动上提建议(开展创新主题班会、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创新比赛等),三个建议同一个层面,最高4分答案空话套话堆砌 部分考生写大而空的套话,如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文化自信等,最多2分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要认真解读“省标细则”,从评分细则中看高考备考和学生思维培养方向。参与到省标细则的讨论中,笔者有两点感触:一是省标与国标高度吻合,却使国标更具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更能引导师生把握答案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多元的思维角度和高效的思维方法,避免了国标给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模糊感;二是省标的内容表述上,与高中教材知识尽量接轨,又兼顾考生实际答题情况,对与国标意思相近的观点,给出多种替代得分点。但省标的得分点又不是无原则的送分,是有理有据的增添和补充,做到了原则性和人性化的统一。
因此,针对开放探究类题型,有意识的把国标和省标对比分析,从中分析出省标对开放式题目阅卷的尺度和标准,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拿到开放探究类题的高分甚至满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部分师生在备考训练中,忽视开放探究类题型,原因有二:一则,开放探究类题,近年来全国Ⅰ卷和Ⅱ卷一般只有4分,两个得分点,分值不高容易被忽视。然而,纵向研究五年来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此类开放探究类题型分值增加到6分,越来越受到命题中心组的青睐,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二则,高中教学考试中,对开放探究类题型,师生都存在“送分题”“随便答就得分”的刻板印象。笔者所带的重点班级,学生试卷分析总是遗漏最后这4分题,理由是很简单不值得分析;而阅卷教师也喜欢被分配批阅此题,理由是不用细看,写了就是满分。长期轻视的结果是,2018年全国Ⅰ卷开放探究类题,全省11万的文科考生,只有不足10%的考生得满分,绝大多数同学3—4分之间,此题的均分为3分左右。丢分一半的教训给下一届考生敲响警钟,战略上要重视开放探究类题型,方能在战术上减少丢分。
本次高考阅卷,给笔者一个很大感触:学生惯性思维很强,习惯性照搬以往题目的答案,缺乏独立自主的分析过程。由于周测、月考、调考和模拟考缺乏对原创题的选用,更是忽略对第40(3)开放探究类题型的多维度考查。结果,多次调考、模拟考的开放探究类题型,设问方式比较单一重复,比如“为学习……提建议”“列发言提纲”“写宣传要点”等。其设问导向非常开放自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缺少对考生思维的难度和层次的训练,一旦遇到2018年Ⅰ卷、2017年Ⅱ卷和2015年Ⅱ卷等有思维难度的探究题就显得浅薄和无措。更有学生,直接照搬以往答题经验,提建议就答“参加朗诵比赛”“举办班会活动”“参加辩论赛”等看似答案形式多样,实则是思维的懒惰与单一。
对此,模拟考中教师应有意挑选或原创多样设问的探究题,避免学生惯性作答,把原本体现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个性化能力的题目,变为随便写就得分的送分题。更进一步,教师可自主整理2012—2018年全国Ⅰ卷、Ⅱ卷和Ⅲ卷所有的高考真题,以专题形式训练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此类题目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其答案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见识到历年来出现的各类多样的设问方式和背后的思维逻辑,见多识广,方能在高考中临危不乱。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体四层四翼”,“四层”即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其中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然而,学生开放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的,也不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过程,而是师生长期自觉学习、主动培养的过程。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差异化多样化,但背后的内核是一致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需要发生在学生的“求索而不得”的困惑之时,唯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探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亮点才是真实存在的。
对此,倒逼教师改变课堂授课方式,通过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享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并提出有创见性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倒逼教师改变主观题讲评方式,不能照着标答讲答案,而应理顺解题思维过程,允许言之有据的标答之外的观点。唯有教师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创设引人思考的问题情境,方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