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由“罗列”到“逻辑”的转变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案框架的构建策略

2019-04-24 07:46四川张安权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2期
关键词:罗列示例本题

四川 张安权

分析考生回答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往往会发现三个层次的情况并存:第一种,“无话可说”,即展现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要点较少;第二种,“有话可说”,即展现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要点基本完整,但答案间缺乏应有的逻辑性;第三种,“有话说好”,即展现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要点不仅体现出完整性,还体现出具体针对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经历了高三前阶段的复习,大多数学生能实现“有话可说”,但“罗列”答案要点的现象较为严重,答案的逻辑框架还不完备。这就需要实现由“罗列”要点到有“逻辑”展现要点的转变,努力做到“有话说好”。本文从非选择题答案来源的主导因素和几种常见的答案结构两方面探讨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一、明确答案来源的主导因素,理顺解题的思维流程

准确把握答案的来源,是构建答案要点的前提条件。任何试题的解答都与教材理论知识的运用、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设问限定的解析这三个因素有关,但在这三个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其他两个因素服务和服从于主导因素。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从主导因素出发,再用主导因素统领其他两个方面,这一思维流程的前后顺序不可颠倒。

(一)生活逻辑为主导

【示例1】(2017·全国Ⅰ卷·38)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 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 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

【参考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解析】本题有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小问要求回答生产企业的应对措施。解答第二小问的思路是:首先将设问完整补充为“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判断教材、设问、材料与答案的关联度,可以看出教材上可以调用“企业经营策略”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依据生活逻辑从产品质量、品种、品牌、价格等方面进行说明,也可以从材料中的产品结构、品牌等信息得到提示。最后,调用教材中企业的经营战略、科技管理、信誉形象等知识与消费者的需求的知识进行对接,形成本题答案。

可以看出,本题答案的段落框架依据生活逻辑“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质量、品种、品牌、价格等几个并列的要素而构建,答案框架的主导因素是问题本身的生活逻辑,教材理论逻辑服从和服务于生活逻辑。

(二)教材逻辑为主导

【示例2】(2018·全国Ⅲ卷·40·(1))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感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10分)

【参考答案】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

【解析】本题在设问中明确了要运用的知识是“价值观的知识”,用教材的这个一般理论去说明甘祖昌艰苦奋斗精神这一特殊的案例。解答的思路是: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确定在“价值观的知识”(包括价值观的形成、性质、作用等)中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作为说明的理论依据;其次,拆解教材理论知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要点;最后,概括材料信息,并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具体要点一一对应,构建答案。

可以看出,本题答案来源的主导因素是教材理论知识:价值观的作用,由教材理论知识统领材料信息的概括和演绎表达。

(三)设问逻辑为主导

【示例3】(2017·全国Ⅲ卷·39)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分)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解析】本题的解答思路是:首先,由设问指向“为什么”明确既要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又需要从现实状况进行说明,还要从意义上进行说明;其次,调用教材上“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解析,由理论依据到事实依据到意义一一展开,层层递进。

可以看出,本题答案来源的主导因素是设问逻辑,由设问构建理论、现实、意义三个层面的答案框架,以此引领教材理论的调用和材料的解析,从而构建答案。

以上三题,如果都以教材理论逻辑为主导,不具体把握设问的具体限定、材料的特点和问题本身的逻辑,必然会走向“罗列”教材要点,泛泛而谈,答案要点缺乏问题的针对性,答案要点间缺乏应有的“逻辑”。

二、掌握几种常见的答案结构,构建答题的逻辑框架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框架表现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3—5个段落或句子。根据答案段落(或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将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案的结构框架分为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递进式等几种。

(一)并列式

即答案各段落围绕中心问题分别表述几个角度或几个层次,段落间呈现平行的关系。

如【示例1】中,答案的段落框架依据生活逻辑“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质量、品种、品牌、价格等几个并列的要素而构建,其逻辑关系一般可用“有……还有……”表示(大致如下图所示)。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整合思维能力。

(二)总分式

即答案的句子间存在先总述后分述的关系,分述是对总述的具体解释和说明。

如【示例2】中,答案的段落框架属于先总后分,即先总述选用的教材理论知识,再结合材料对选用理论的具体要点进行演绎化表达,其逻辑关系一般可用“总的来说……具体而言……”表示(大致如下图所示)。这类试题在哲学和文化生活中居多,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演绎运用能力和材料概括能力。

(三)递进式

即答案的段落间存在递进的关系,层层深入。

如【示例3】中,答案框架由理论、现实、意义三个层面构建,且由理论依据到事实依据到意义一一展开,层层递进。其答案的逻辑关系一般可用“不仅……而且……”表示。这类试题以说明“为什么”类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现实状况的把握情况及对问题重要性的推导能力。

(四)因果式

即答案的前后句子间存在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答案要点的前后顺序不可颠倒。

【示例4】(2018·全国Ⅱ卷·38·(2))

材料一(略)

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至2017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8 000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年时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年比上年增长7.49%(同口径)。

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分)

【参考答案】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解析】本题要回答的是税负降低和财政收入增长两个要素间的因果关系。解答的思路是:首先,明确要分析的两端:一端是企业税负降低,另一端是财政收入增长;其次,逆向思考,分析后端财政收入增长的方法,从教材理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可知,要使财政收入增长,需扩大税收来源和增加税收规模;再次,分析前端企业税负降低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方面,可知有增加企业所得,从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最后,将前后两端进行对接,形成因果逻辑链条,构建答案。

可以看出,本题答案的句子间构成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一般可用“因为……所以……”表示。此类试题在设问中往往有明确的“两端”,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强调推导出结论的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其中蕴含的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等多种情况。

【小结】

1.上述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四种答案框架是常见的,此外还有转折式、正反式等框架结构。转折式结构即后面句子的意思与前面句子的意思有一个转折;正反式结构即既从正面说明,又从反面进行说明。

2.在一个具体试题中,其答案框架中既可能有并列结构,也可能包含递进结构或因果结构等等,呈现出复合结构状态。

3.在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明确了答案来源的主导因素,确定了答案的段落框架(纵向结构)后,再针对框架关键词组进行“前后推导、中间搭桥”,逐段完善句子的横向结构,进而实现由“罗列”答案要点到有“逻辑”展现答案要点的转变。

猜你喜欢
罗列示例本题
“口”字大挪移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罗列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飞吧,云宝
今天是几月几日
游在城市里的鱼
找规律
使用广泛的“出”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