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长·生活
——我的教育故事

2019-04-24 09:17朱宁宁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奥运村园园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融合儿童

朱宁宁/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红星幼儿园(奥运村园)园长

JIN YINQING

朱宁宁

1993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从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继而成为平凡而普通的一名幼儿教师。从四川到北京,是2000多公里的距离,那一年,我正好18岁。24年青春韶华弹指一挥间,我庆幸自己能够在所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24年,我在教育中收获、成长,也在教育中体验职业的幸福、美好。

感悟生命,追寻教育的本质

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每天面对的、拥抱的、守护的、帮助的、关注的对象是有血有肉、会思考、有感情、有生命的孩子。我一直对这份职业充满了敬畏,当老师越久,就越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巨大意义和价值,那就是一个生命温暖另一个生命,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不具备爱的能力,那就无法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因而,我对《爱的教育》一书无比尊崇。多年来的教育生涯让我深深感悟到:教育不是抵达,也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倾听、感知、赞赏、激励……

记得一个夏天的雨后,幼儿园里青草葱葱,小路上横七竖八地爬着几条蚯蚓。我们班的孩子们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些蚯蚓在干嘛?”“它们是找不到家了吗?”“蚯蚓如果一直在路上趴着,会被踩死的!”一个小姑娘轻轻捏起一条蚯蚓,小心地把它放到草丛里;其他孩子也寻找趴在小路上的蚯蚓,帮助它们“回家”。当我告诉孩子们,这些蚯蚓从土里爬出来的时间太长可能已经死了,他们的做法可能没什么用时,孩子们认真回答我:“万一我手里的这条能活过来呢?”当时的我被孩子们那一颗颗善良纯真的心灵深深地打动了。随着我越来越深切地了解孩子,越来越深刻地反思我们的教育,这个小故事带给了我新的感悟,它恰好回应了泰戈尔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照顾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的自然生命,更为重要的是,唤醒他们的生命灵魂。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孩子拥有“我这条蚯蚓能活过来”的美好心愿。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我常想,作为教师在实施教育之前,应该把对生命的理解作为我们必修的第一课。

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热情的人,是有希望的人;一个由许多对生活、对生命情感充沛的人组成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无论我们想培养孩子多少优秀的品质、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情怀、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其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

尊重生长,探知儿童教育的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释。“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智育不仅是灌输知识,更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德育不仅是灌输规范,更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美育不仅是灌输技艺,更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

我在《童年的秘密》《儿童精神哲学》《教育的目的》这些书中徜徉学习,认识到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作准备的。尤其儿童期是人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我心中儿童的“生长”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无价之宝。

“生长”是终身持续的过程

童年不仅是人的成长根基,而且是人的成长核心。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年月被记录在年轮中最核心处,尽管它已被后来的岁月所包围,但早年的时光仍然发挥着核心作用。童年就是“人”这棵树最中心的年轮。它是这棵树的树心,默默地滋养和支撑“人”这棵树木。在我刚刚做保教主任那一年的冬天,意外地接到一个已经毕业两年的孩子的妈妈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孩子的妈妈兴奋地说:“朱老师,您知道吗?我家小雨今天回家说特别想您,因为她今天用您在幼儿园教给她的办法加入了课外烘焙小组。就是您教她的三句话——‘我喜欢你们的游戏’‘我可以加入吗?’‘等有位置的时候能不能让我加入?’”当时听到小雨妈妈的话,我由衷地为自己能帮助到孩子而高兴。但是,今天我却对这平凡的三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之所以对孩子的交往能力有这么深刻而持续的影响,正如同在孩子童年的最深处刻画下的痕迹,在若干年后的岁月里持续滋养着孩子,伴随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这或许正是幼儿教育的魅力与强大力量。

“生长”的土壤来自于自然与生活

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曾经提出:“儿童应该尽早而且长时间地投身于大自然中,从中吸取对它的印象,体验大自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

自然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因此启发老师们利用幼儿园公共区域,为孩子们创设具有丰富自然体验的共享环境:千姿百态的藤蔓和可爱的多肉植物让孩子们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发现不同季节对植物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小鱼儿和小昆虫让孩子们在照顾、陪伴小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物的发育变化、繁殖;最受欢迎的沙池、小水塘让孩子们在其中尽情游戏,体验身体对不同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变化……这些可观察、可触摸、可操作、可感知、可体验的环境有力地支持了幼儿的探索与学习,从而获得富有价值的直接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生长”的个体节奏是独特的

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发展周期,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每一个循环期都各不相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将这种周期性称之为“节奏”。在我看来,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了解这种“节奏”,实施教育应该踩着这种“节奏”。在幼儿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怎么玩、和谁玩、玩什么,这些都由幼儿自己决定,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独立或是团队游戏,而老师作为观察分析者,发现孩子在自由游戏中的创造、想象、探究、合作等表现。

朱宁宁与孩子们

体验生活,探寻儿童学习的秘密

谈到生活,就会想起杜威先生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他们的教育思想,领悟“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的真正含义:儿童的生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形式、内容,而教育要通过儿童的生活体验、经历帮助儿童建构新的生活认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有力量的教育。

在我的心目中,儿童的生活是独特的,它是儿童自发、自然、自由的,有他们独有的天性和灵性,在家庭、幼儿园、自然、社会中的经历和体验。我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及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儿童,回归与还原属于他们的自然本真的生活。不施以成人的意志,不强势主导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轨迹和过程,保护儿童最宝贵的、最有生命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儿童心灵的自由绽放、由外而内的体验、由内而外的表达。就像一位日本教育家所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心中理想的“生活化教育”是:儿童心灵与身体共同参与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它不只是一个形态,更重要的是,内容、主题、逻辑思考也来自生活。为了培养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幸福的人,我带着老师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老师与儿童在一起

“生活教育”中的我们应该真正与儿童生活在一起,必须融入儿童的生活世界。首先,是情感上融合。我们忘记自己已有的经验,更像是儿童的同伴,回到儿童的生活中,与他们一起体验生活,探索学习。与他们建立真诚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其次,是观念上融合。教育来自儿童的生活,所以儿童才是教育的推动者,我们的角色应该是“退步”与“跟随”。“退步”的意义是将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给他们,由他们决定、推动学习的节奏与速度、方式与内容;而“跟随”则是我们紧密地关注儿童,随时为他们的学习做好有准备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是行为上融合。我们需要“蹲下来”倾听、观察儿童的表现,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认识。

学习与生活体验在一起

通过这些年来的教育实践和思考,我带领老师们对“生活体验式学习”有了比较多的尝试和探索。在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生活体验式学习”对儿童学习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即尊重儿童个体的独特性、善待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关照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在“生活体验式学习”中,老师与儿童的关系是通过生活体验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一种“我与你”的平行而联结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

融合型生活化主题活动。在充分理解“生活化教育”的基础上,我与老师们以园本教研的方式开展了“生活化体验主题活动”的研究,生成并梳理了以“融合领域、融合家园、融合人文、融合体验”为原则的融合型生活化主题活动,老师们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适宜的、有意义和挑战的内容,带领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探究。

孩子们在认真地去除瓜瓤,体验自制南瓜饼

我还带领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体验活动,走进鸟巢、水立方,参观邮局、银行、军营等,支持和鼓励幼儿从中发现、感知、体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经过与同伴、老师的分享讨论,让孩子们思考理解、重新建构新经验。

开放型生活化美食体验活动。“生活化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和老师们发现越做越有意思。发现孩子们在生活中其实最关注的就是吃和玩。于是,我和老师们把宽敞的二楼连廊开发成孩子们最喜欢的“生活体验馆”。为了避免活动停留在表面上的吃吃喝喝上,我们以开放内容、开放食材、开放工具、开放方法、开放结果的“五开放”原则,开展了以认识、探索、烹饪、品尝、分享各种食物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在“酸酸甜甜的山楂”中,幼儿尝试用勺子掏籽、筷子穿串、果汁机榨泥、面团包馅的多种食物制作方法制作多样的山楂食物;“春天的食物”,让幼儿收集、梳理春天人们喜欢的食物,尝试捏青团、裹春卷、蒸面鱼等具有节气特点的饮食制作……新鲜有趣的美食体验活动让幼儿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不但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与快乐,还能坦然面对试错的后果。在与同伴沟通协商、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建构相关认知,积累基本的生活经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同时还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联动型生活化户外游戏。生命是主动的,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目的和功利的情况下,儿童自发的活动就是游戏,而自由、自主是游戏最核心的精神。我们利用园本教研的方式,在全园开展了联动型生活化户外活动。我们打破班级界限、场地界限,支持孩子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以同伴学习的方式,体验游戏的快乐。孩子们把许多生活情境都自然地融入户外游戏:送快递、挑水、洗车、营救小动物等,利用积木、梯子、轮胎、板凳等材料供孩子们自由选择、组合。而这些简单不奢华的玩具,让孩子们展现出了投入、反思、冒险、喜悦和爱,这些都将会成为他们日后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

恍惚间,时间如静止了一般。24年来,一线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三个角色在我的生命中相互融合,我自己也在这三个角色中不断转换、不断成长。感谢教育带给我的成长。想到24年前那个稚嫩的四川姑娘,如今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不禁感慨万千:教育是伟大的,教育是有魔力的,教育是能让人改变的,因为它改变的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孩子们,还有实施教育的我们。祝愿大家能够享受教育者的角色,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一路向阳,前行不止。

猜你喜欢
生活化融合儿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融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