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的一生,都是被催眠的结果

2019-12-26 12:24林溪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傅园慧林清玄天才

她用挚爱、智慧、耐心以及积极正向的“催眠引导语”,终将一个顽劣孩子催眠成有为青年。

“什么是催眠?”对每一个进我工作室即将接受催眠的人,我都会问这个问题。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人对催眠的认知,都来自于影视作品,大部分答案都是对催眠的误解。其实,广义的催眠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还记得那个让“洪荒之力”流行了好几年的傅园慧吗?对,就是2018 年世锦赛,打破了亚洲纪录的游泳运动员。

在她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夸她游泳有天分。傅园慧对父亲的说法坚信不疑,刚进省队时,就跟大一点的队友们说,“我是个天才。”有人告诉傅爸:“你家傅园慧在游泳队里说自己是天才!”话语里满是嘲弄。

一般父母,因面子挂不住而否认:“哪有哪有,别听她胡说。”但傅爸当着女儿的面,对那个孩子说:“是的,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他的语气里,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坚定。父亲的坚定,让傅园慧更加确信自己在游泳方面的能力。运动员生涯里,她经常会对自己说:“我是最好的,我是个天才。”这听起来挺傻的,但是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你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这句话就会成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傅爸的一句话,成了女儿一生的信仰。这就是催眠!

专业的催眠,有三个要素:贯注、解离、可暗示性。通俗的解释就是,让人的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的状态,平日信念系统的作用会被弱化,更容易接受一个新的观念。这就是催眠师对来访者发挥干预作用的原理。

人都是可以被暗示的,可暗示性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催眠师不在心理工作室,而在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论催眠的深度和广度,没人赶得上父母和教师,天天催,时时催,催眠的范围涵盖一个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有一个妈妈的故事流传甚广: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这位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你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回到家里她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学习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对儿子说:“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你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日子,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妈妈潸然泪下。

这个妈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催眠师。她用挚爱、智慧、耐心以及积极正向的“催眠引导语”,终将一个顽劣孩子催眠成有为青年。

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林清玄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他去家里吃晚餐,吃的是饺子,他很感动。老师说的话更让他感动,老师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林清玄的眼泪掉在了饺子上,因为从来没人用生命向他保证过。于是读书越发用功,活出了最好的自己。后来他才知道,每个同学都去这个老师家里吃过饺子,老师对每个同学都用生命保证过。

这个老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催眠师,他点燃了学生生命的激情和自信。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傅园慧、林清玄以及上面故事里考上清华的孩子那般幸运。

由于做家长没有准入制度,教育孩子的时候,缺乏专业知识的储备,每一个家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教育方式常常欠妥当,教育效果也往往事与愿违。

教师虽然经过专业培训,但由于这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过于看重学生成绩,因此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知识的传授层面,“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的重任,更多落在家长身上。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而言都是催眠。这个“催眠师”不好当,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曾有一个老师让学生写下父母令自己最难过的话。孩子们的回答,排在前面的是:“就你这愚蠢的样子,长大了能有出息?”“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养出你这么个东西。”“废物,简直就是猪脑子。这么简单的题(事)都不会做!”“哭哭哭,就晓得哭,再哭我打死你!”“你有没有长耳朵,我都给你讲八百遍了。”

长期在这样的“引导语”的催眠下,孩子会变得叛逆、抑郁、焦虑、缺乏自信……语言的输出是内在素养的表现,这些孩子的家长,成长之路任重道远。

但孩子不会停下来等父母成长,家长可以先从设计“催眠引导语”上下功夫,即便一时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确保不用语言暴力伤人。回头看看那个把顽劣孩子“催眠”进清华大学的故事。那个母亲在现实中,一定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第二声)”。

家长想培养孩子哪方面的品质,通常的做法是,盯着孩子做得不好的那部分去鞭策。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忽视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带给孩子无力感。但那个母亲的做法却是,盯着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尽管那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意),去发现他已有的资源,欣赏、肯定,使之巩固、扩大,让绿意蔚然成荫。

目标-例外-一小步,用这样的催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一步步地达成我们的期许,活出他们的精彩。

猜你喜欢
傅园慧林清玄天才
党天才
天才or怪咖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林清玄的爱情
林清玄:我30岁后才想明白的事
天才的童年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