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2019-04-22 00:29李宗厚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李宗厚

【摘 要】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为依托,发挥史料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  原则及注意问题

一、选择史料的原则

1. 典型性。史料的选择首先立足于基础知识,应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来选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史实的理解和把握。

2. 多样性。一是应注重史料类型的多样性,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史料,做到文字、图片、口述等史料兼顾,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兼顾。如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把远古传说、考古发现、史家著述相结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会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又可以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同时也能关注不同类型史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多重印证这一史学方法。又如讲“租界”时,出示几张照片,包括上海租界工部局大楼照片、巡捕房国籍不同的警务人员的照片、五卅惨案现场的照片、外滩建筑群照片、徐家汇天文台照片等,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审视租界对上海的不同影响,租界既是“国中之国”,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基地,同时也是了解和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窗口,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市政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3. 针对性。史料的选择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论水平,不能选择学生不理解的,也不能选择学生不感兴趣的。比如中国古代的文献史料,如需要教师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不宜采用;再比如对史家著述的运用也应慎重,因为一般学生很少会具备研读专业史的能力和兴趣,有些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内容时,效果不是很好。

二、在实施史料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搜集史料。历史教师要终身学习,保证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教学有帮助的史料要善于收集。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要建立一个纲目清晰的资料库,便于资料的储备和使用。我们要善于积累资料,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书籍等多种传媒渠道,通过摘录、剪报、收藏等积累方式,养成良好的资料搜集的习惯。储备的材料多了,应用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2. 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現在的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都是图文并茂,具有相当的精选的史料,出于篇幅的制约,数量和长度也是有限的。各个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迥异的,有自己的考量。我认为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用教材上的史料,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的技术处理。万万不可舍近求远,图标新立异而沾沾自喜。

3. 认真鉴别史料。史料有真伪,其中会融入编撰者的感情、好恶、观点和立场。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理性选取,也要避免自己的好恶。不能把一些艺术作品、野史杂记当作是正史来对待。我们要通过广泛的考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和鉴别。我们在选取史料时要看是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的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利用它们对史实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当然,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研究性学习,只能作为旁证,不能作为信史。

4. 适当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要适当,不是越多越好,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滥用史料,这样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影像资料直观生动,学生的兴趣高,但选取要适量,因为其中的历史思维含量相对较低。

(l) 史料的长短要适宜。过短的史料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获得答案,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运用过长的史料,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则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历史教学中,所用的史料的长短应控制在多少是合适的?笔者认为一则史料的长度在70—200字是最适宜的,低于50字或高于250字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不利的。

(2) 史料的文字难度宜浅不宜深。首先有利于初中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而对于当代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水平是不敢恭维的,直接让他们阅读《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是不可能的。而正确的方法,应当把史料的文字难度设定在让他们基本能读懂史料大意的程度。这既可以激起初中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

5. 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史料的阅读理解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所选史料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学习“开眼看世界”一目,我引用了林则徐的一段话,“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言语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这样一来,就便于学生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中“长技”的含义,感受林则徐勇于“开眼看世界”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谢波.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J].中学历史教学,2008(08).

[2] 陈庆伟.初中历史教学补充史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2001(11).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