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将高度凝练的诗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描述性语言的方法,提出将诗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将具体生动的叙述性语言反过来凝练成简洁的诗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体验和感悟,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部编教材 小学语文 诗文互转 诗意 灵动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A-0070-02
统编教材第一二学段的课文多以诗歌、童谣体裁为主,因为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和想象的丰富性非常契合这个学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在他的《宝贝,宝贝》一书中称“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引领学生将高度凝练的诗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描述性语言,从而让他们在对诗歌的二次创作中,将具体生动的叙述性语言反过来凝练成简洁的诗行,将大段的语言概括为诗意的小标题等,让表达更加具有诗意和灵动之美。
一、畅谈诗中景情,发展学生表达能力
有学者把我们一般的表达比作“走路”的语言,而把诗歌的语言称之为“舞蹈”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读懂诗歌跃动的思维、凝炼的语言,而后将其转变为常见的语言,这样的改编,是一种二次创作,对于学生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带着学生进行这样的“二次创作”,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和语言智慧。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第四册《村居》一诗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草长莺飞的情景,从而悟出这里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草长莺飞”就是春天到了,小草开始生长,它们从泥土里探出了嫩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陌生的世界。黄莺也因为天气变得暖和起来,开心地在树木间自由自在地飞行。由此,“二月天”指的是“春天”也就不言自明了。接下来的诗句,笔者仍是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联系插图和阅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当他们不能很好地将古文,如“春烟”“纸鸢”与现在的“春天水面上的水汽”和“风筝”联系起来时,笔者则借助视频动画进行诠释,使学生有更清晰的认知,并在豁然开朗中描述出:“长堤上的柳樹在春风中摆动着长长的柳枝,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大堤一样,水面上,升腾着一层雾气,这美好的景色让柳树都陶醉了”的景象。对于儿童放风筝的情形,笔者通过情境追问:“哎,小朋友,你这么着急,要去哪儿啊?”“哇,天上飞着这么多的风筝啊!哪一个是你的?”“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风筝乘着东风飞上了天空,小朋友们开心吗?你能说说他们开心的样子吗?”由此,学生根据诗歌的语言想象它背后丰富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叙述,既深刻理解了古诗,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称“诗”就是“思”。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诗人所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并通过语言描述将其转化为“属己”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与诗人进行亲密交谈,涵育着言语智慧和表达能力。
二、凝炼文本语言,促进阅读言意共生
在许多课文中有着极其细腻的语言描写,浸润着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感。这些情感如果不经过诗意的凝炼,学生一般是发现不了的。如部编版语文第四册《大象的耳朵》讲的是小白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耳朵都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他们感到很奇怪,认为大象这个样子一定是有什么毛病。大象在他们的关心下,也变得不安起来,它想办法将自己的耳朵撑得和小兔、小羊他们一样竖了起来,结果引来了小虫子的骚扰,最后还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作者通过小兔子、小羊等动物的语言,以及大象自己的判断的记叙,意在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相信自己,活出自我来。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是通过角色朗读来让学生感知主要情节、得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标签式结论。学生学得似懂非懂,教师教得举步维艰。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以写诗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文本情感,如在说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时,笔者进行了充满童趣的描写:“大象大象真奇怪,两只耳朵挂下来……”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接着说:“两把扇子耷拉着,一摇一晃软绵绵。”笔者再说:“小白兔,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见到耷拉耳朵的大象,心中很是不理解——”学生答:“大象大象,你咋啦?耳朵一个一个耷下来?”笔者又说:“大象大象你知道,小花小草生病了,叶子才会耷拉呢!”学生答:“你的耳朵立不起来,怕也是生病了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小兔子的疑惑。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也能设身处地理解大象为什么会动摇自己的想法了。对于接下来的阅读,笔者则以这样的表达形式,让学生运用结构相同的四小节诗描写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语言。学生就在反复不断的表达中放飞想象,迁移表达能力,深化情感体验。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不仅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做人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还明白了“不要用自己的想法随便怀疑别人,看到不同的东西要先思考为什么”。
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先生在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将“为文”喻为“做饭”,写诗比作酿酒,强调诗的浓郁特征。在教学中,将普普通通的叙述凝炼为诗行,可以让学生情感发酵,提高他们品悟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概括文本内容,文意诗情相映成趣
提取、理解、分析、思考、质疑文本提供的信息,是国际阅读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需要对学生着重培养的能力。将阅读对象用极其概括的词语浓缩呈现,是当前语文板书的主要设计方式。学生透过一系列的关键词,能够快速回忆并复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果我们把“将书读薄”的过程与诗结合起来,那么,将长文读短、读厚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在文本意境与诗歌意境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中,语言文字的韵味将更为浓郁。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第四册第21课《青蛙卖泥塘》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为什么卖了几次都失败了?”“后来为什么不卖了?”从而提取出关键词,概括出课文的结构脉络:觉得不怎么样—老牛要有草—野鸭嫌水少—小鸟要有树—蝴蝶要有花—小兔要有路—小猴要有房—这是好地方。而后,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每次青蛙改造池塘带来的变化部分,并概括成小诗:“小小青蛙,心儿真大。烂烂泥塘,不想呆了。卖塘换钱,要去城了。老牛要草,他便种下;野鸭要水,想法引来;小鸟要树,赶紧栽下;蝴蝶要花,连忙栽种;小猴要房,认真盖下。原先烂塘,鸟语花香。小小青蛙,再不卖它。”通过朗朗上口的阅读,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既体会到青蛙卖池塘的急切心情,也对青蛙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认真改造自己的池塘流露出敬佩之情。如此,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玩转于文本和诗歌之间,使诗文相映成趣。
诗歌文化“意象”和“情趣”两大要素,将汉语言文字塑造得情意深深、意趣浓浓。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读出诗歌的意象和情趣,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这对于学生准确理解诗意诗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同时,将细腻的文字描述凝炼为美妙的诗行,学生的概括信息、分析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语言感悟能力也会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邓敏.PIRLS 2016阅读评估及其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11)
作者简介:吉智萍(1977— ),女,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