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状况调研

2019-04-22 05:27刘英刘望道
科教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研

刘英 刘望道

摘 要 民办高校是海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青年思政教师在民办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育人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年思政教师开展学科的研究工作是有效实现思政学科育人功能的前提。而现实中的海南民办高校,无论青年思政教师个体的科研状况,还是思政队伍的整体科研状况都存在一些困境。通过调研查找困境所在,分析形成原因,并致力于提供破解的办法。

关键词 海南省民办本科院校 青年思政教师 科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34

Abstrac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Their You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You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research work is the premise of effectively realiz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 However, in Haina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individual scientific research situation of You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the overall scientific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out the predicament, analyze the causes, and devote ourselves to providing solutions.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ainan Province; you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意见》在高校的教育方针中的“三育人”基础上,又提出了“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的育人途径。由于“《意见》本身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文件,其中所讲的“科研育人”虽然也可以从总体上去理解,但它是有侧重点的,指的主要是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培育和培养工作。”此外,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科研育人”不仅适用于在校的学生,其“对象也应该包括本校的青年教师”。

近年,在海南负责民办高校政治引领的思政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在不断攀升,但是在科研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现中效果并不乐观。调查结合分析海南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科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索破解当前海南高校民办青年思政教师科研困境的方法。

2 海南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现状及分析

调研以海南民办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思政教师群体为主要调研对象。调研内容主要从科研时间、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校科研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调研问卷共计25道题目,涉及两大内容:青年思政教师的基本情况和科研现状及分析。

2.1 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图1可见目前海南的民办本科院校中,青年思政教师数量达到整个思政教师队伍的73.81%。且女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占比多,高达74.3%,是青年男教师人数的近三倍。性别比重和年龄结构差异明显。思政教师队伍职称多集中于中级,学历多集中于硕士,高学历或高职称的青年教师较少,同时拥有双高的青年教师更少。

2.2 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现状及成因分析

2.2.1 科研功利性强

如图2所示,大多数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主动性与职业使命感感不高,为评职称而科研的人数比重遥遥领先,可见多数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功利性,只有33.33%的教师是带着科研兴趣从事科研工作。

2.2.2 激励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在对调研问卷的汇总和整理过程中发现在影响科研成果的因素中,科研经费不足这一理由首当其冲。其次,有57.14%的人认为家庭事务极大的占用了自己可支配时间,很难有多余的精力投入科研,有30.95%和45.24%的人认为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缺乏科研兴趣是造成科研成果少的主要因素(图3)。在与此相关的表述式问题中,发现有68%的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给了60分以下,认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工作有待改善。

3 改善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状况的对策及建议

思政教育应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动态育人活动,如果缺少科研支撑,青年思政教师自身就难有长足发展,教学也将失去根基。因此应当从教师与学校者两个层面去解决这一难题。

3.1 青年思政教师层面

(1)树立科学的科研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怎样的科研观,就会有怎样的科研行為。在当代高校科研属性愈发凸显的背景下,青年思政教师树立端正的科研价值观。培育思政科研育人的使命感,涵养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感。

(2)制定合理的科研规划。青年思政教师虽正值轻年好时光,却也正经历着组建家庭、初为人父母的种种生活压力。因此合理规划时间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应有效规划自己的科研时间,结合自身的优势思考并确定科研方向,分步骤、分阶段的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中长期规划,实事求是的申报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科研项目。同时尽可能的参与或者组建科研团队,通过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实现设定目标。

(3)培养浓厚的科研兴趣。科研是一项清苦的精神活动,关键要靠个人的自觉和热爱。兴趣才是促使青年思政教师长期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并长久坚持在某一领域内深入钻研下去的最强动力。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也往往多出自真心热爱科研的人。青年思政教师要用心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努力搜集科研信息、坚持整理科研资料、踊跃参与学术交流,从中梳理并发掘自己的学术兴趣点。

3.2 学校层面

青年思政教师是高校思政队伍中极具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决定着高校思政队伍未来的发展。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政学科的重要性,尊重青年思政教师的科研需要,引导、推动青年思政教师在科研上的成长和进步。

(1)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民办院校,虽在社会地位上有别于公办院校,但在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功能上与公立院校是同等的。国内民办高校大多建校时间短,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相对公立院校较弱,这就注定民办院校在孕育科研软环境上要付出比公立院校更多的努力,下更大的决心,坚持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坚定的打击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端正的科研价值导向,鼓励自由包容的学术交流,涵养兼容并包的学术品格,为青年思政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

(2)建立科学的激励措施。海南是个经济弱省,能扶持民办院校的资金有限,能用于支持思政科研领域的经费更有限。对此,海南的民办高校可以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注重对青年思政教师的精神激励。科研激励措施的制定要与自然科学区别对待,既要客观评价青年思政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要充分肯定思政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以滿足他们进行科研的尊严感需要,不断强化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同时,要灵活安排青年思政教师的教学任务,要为其投入必要的科研活动提供措施保障。

(3)构建有效的科研转化机制。一切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于它的应用价值,高校思政学科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服务教学或取得社会效益。推动优势青年思政教师个人和团队的科研质量及成果转化,是有效调动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为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益,可参考设立校级或思政教学部门的专项特色科研项目并建立严格的质量评审机制。通过开展积极的外联工作,增进民办高校思政学科与地方发展的互动互助,确保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快速有效转化的为社会实践,为青年思政教师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动力。

海南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科研素质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青年思政教师、相关管理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合力来推动其持续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2] 刘建军.进一步重视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6).

猜你喜欢
科研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