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改革

2019-04-22 01:21李华石夏榕张立勇
电化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知识体系职业能力

李华石 夏榕 张立勇

[摘   要]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是教育现代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办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是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为对象,从分析其行业需求及能力要求着手,研究提出:(1)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专业需求的发展变化;(2)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发展要求;(3)课程教学要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培养; 课程改革; 知识体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进入新时代,必须赋予中国教育新的发展要求、发展内涵[1]。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现代教育技术也成了热门专业。但在其培养上如同其他的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问题一样,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不很高。因此,研究专业硕士的培养问题就十分急迫。各高校都在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寻找问题解决的良方。本研究分析国内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着重围绕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充分利用课堂与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二、国内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始于1991年,目前已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设置涵盖了针对当前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的40个专业。自从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开始以来,近十年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相对欧美以及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而言,依然鲜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应用训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都略显不足 [2-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趋于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要求接受过正规的、高水平的专业和专门技术上的训练。这就要求专业硕士的培养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要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学术实践性,突出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高度统一的特征。从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一是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视角来看,目前,培养目标与实际培养的情况契合度不高,一些专业硕士职业指向性很强,但培养中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不理想,顾此失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规格定位不凸显[5],比如一些专业硕士身份的教师、医师、律师等无法胜任职业。一些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原有本科专业高度类同,研究生层次与本科层次学生水平差异不明显,体现不出专业硕士的特色[6]。一些文科类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培养规格上也各有侧重,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有高度的相似或重叠,其结果是专业学位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7]。

二是从课程设置的视角来看,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8]。课程设置应强调理论性课程与应用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现实情况是理论性课程与实践课程并没有很好地有机统一。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而言,专业在2002年增设时,定位在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9]。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新型的特定职业不断涌现,如教育软件工程师、企业培训师、教学资源制作师、在线教育工程师、绩效改进专家、创客教育工程师、教育技术环境运维师、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等。这些已经远远地冲破了学校教育领地,走向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大市场。这些特定职业亟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加入。但据我们的调查,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还停留在以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上,有些院系虽然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课程知识陈旧,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衔接层次不清,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不够。对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处理不到位,理论性课程的比重远大于实践性课程,课程内容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不突出,比如像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方面的内容严重不足,在为期半年的实践环节中,有放羊之嫌,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训练。

三是从课程教学的视角来看,首先是教学大纲过于宏观笼统,教学大纲通常只对内容、教学时数、考核方式作了粗略的规定,没有规定到授课的具体内容,造成了研究生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随意性现象。其次,研究生课时数较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时间做现场研究、模拟训练,不利于应用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第三,课程教学的形式单一、陈旧,前瞻性的、与学术前沿结合紧密的内容匮乏。第四,受观念和教师媒介素养的影响,教学新媒介、教学新平台利用不充分,只作了一些简单低端的应用,如发布资料、提交作业[10]。第五,课程管理上的不到位,导致研究生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术研讨的深度不够等。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为例,由于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大量问题,使学生普遍感到没有较好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更是欠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学位的生源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学科(师范教育类、传媒类、工商管理类、外语类),专业背景知识功底不扎实,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考研期间对本学科知识的认识[11]。很多学生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更是匮乏,针对这样的培养对象究竟该如何来培养呢?所以,就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是无法胜任的,其结果必然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体现不出专业特色和职业能力,在人才竞争中占不到优势。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知识体系职业能力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