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清
1.自主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在其中只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本研究中的探究式学习属于发现式探究学习,即知识由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读等活动过程中,通过整理分析自主建构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并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观察、查询、讨论知识等一系列活动,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能力。
2.合作性 探究式学习需要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力量,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想法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小组团队协作的力量来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自主分工,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部分,并进行合理的配合来最大化地发挥小组的优势,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汇聚成小组的“大想法”。
1.情境引入 在探究式学习中,情境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情境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需要贯穿整个探究式活动的始终。因而,探究式学习的设计要求把知识的建构过程建立在一个真实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意愿。
2.初探设问 “初探设问”是信息技术课程在情境引入之后的探索情境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本研究将学生的初次探索分成了两个方面,即操作探索和游戏探索。
(1)操作探索探究式学习包含了对主动性的要求,即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式活动之中。比如,在“计算机病毒”教学中,可以先创设“木马程序操控学生机”的情境,激起学生紧张又好奇的情绪,然后引导学生操作木马程序,体验木马的危害。
3.游戏探索 在之前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喜欢游戏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了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引入情境。比如,在“二进制数”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进制转换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分析解剖 “分析解剖”是教师帮助学生设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教师在推动学生思想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决定什么时候和如何进行干预,以建立和维持学生的势头。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的学习方式是不可行的,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自身经验的限制。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需要给学生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向,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还能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5.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小组分工后组内进行的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协作讨论、达成共识的环节,教师则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调控。
6.交流总结 “交流总结”是得出结论、相互交流、评价总结的过程,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之后,每个小组针对探究问题都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一方面,小组成员积极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得到自我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听取其他小组的成果,并从中得到启发,拓宽知识的理解层面。
计算机病毒的学习重点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或了解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它会对计算机造成哪些危害?计算机为什么会感染病毒等知识并不了解。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标准之一,是加深学生印象的方法。从实践操作、检索信息和联系实际几个方面入手,给学生融入知识、探索知识、建构知识的空间,从而归纳建构出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和特点等知识。本研究通过实际体验、网络检索、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设计探究式活动,探究式活动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病毒的含义”探究式学习活动表
诱导学生打开桌面上的命名为“演示文稿”的木马程序,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控制其中一台感染木马的学生机,让学生的计算机中信息被监视和破坏。给学生讲解谜题:他们打开的并不是演示文稿,而是一个木马程序。探究式学习活动步骤创设情境初探设问带领学生使用木马的控制端程序,让他们亲身经历“利用木马操纵其他计算机”的感觉。引导学生回忆计算机或手机中病毒的问题,并提出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联系和区别的问题?分析解剖 给学生提出分析问题的方向:我们利用木马可以对计算机进行什么操作?那么计算机病毒呢?木马和计算机病毒有什么区别?合作探究 探究形式:小组合作(4人/组),上网查找资料(提供导学网站)探究问题: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联系和区别。交流总结各个小组交流探究的结果,展示其思维导图,教师再对结果进行汇总总结,先总结出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联系和区别,再从关键词下手,总结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填写探究式活动评价表。
结语: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