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钎焊的研究进展

2019-04-22 05:39张贵锋王士元
焊管 2019年3期
关键词:钎料钎焊母材

刘 阳,张贵锋,王士元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焊接研究所,西安710049)

钛合金由于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异、高温强度和低温韧性良好[1]以及生物相容性好[2]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核工业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3]。随着现代工业、制造业的逐步发展,各行业对其所使用的材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材料使用性能的条件下,如何使其兼具轻量化、耐腐蚀以及经济性等特点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钛合金的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较差,加之价格昂贵,使其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4-6]。此外,由于钛的弹性模量较低、抗蠕变性能差[7-8],单一钛合金在许多情况下很难满足实际工况下对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不锈钢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低成本、耐腐蚀性能好且低温性能、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优异等优点。但不锈钢的耐蚀性仍远不及钛合金,且其密度也较大。因此,在某些工况下常需要将两者连接起来使用,这样其复合构件便会同时具有钛合金与不锈钢的优点,以充分发挥各自在使用性能和经济上的优势。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1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由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理化性能的差异,目前这两种材料在焊接方面存在很多技术难点。首先,钛和不锈钢在线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物理性能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两者在焊接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不同,使得其在焊接接头形成较大的残余应力,且该内应力很难清除[9],大型结构件往往需要再进行一道退火工序[10]。钛的化学活性强,在高温下极易与氧、氮和氢元素发生反应而产生脆性化合物,使其塑、韧性降低。因此,为避免钛在高温下发生吸气反应,同时防止不锈钢和焊缝的氧化,在焊接及退火时需处在真空下或外加氩气保护。其次,铁在钛中的溶解度很小,在焊接高温的作用下,钛与铁之间会发生强烈的互扩散,在较短时间内便会使得铁在钛中过饱和,从而在焊缝后续冷却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脆硬金属间化合物(TiFe、TiFe2、Ti2Fe)。此外,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时,焊缝中的钛元素还易与不锈钢基体中的碳、铬、镍形成 TiC、TiCr2、TiNi、TiNi2、TiNi3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使焊缝脆性增加,进一步降低焊接接头力学性能[11]。

因此,成功实现钛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获得性能优良的接头,必须采取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以降低接头内应力并避免界面脆性相的形成。目前,用于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的方法主要包括扩散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爆炸焊、钎焊和摩擦焊等[12]。

本研究将对国内、外不锈钢和钛合金之间的异种金属钎焊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探讨焊接过程中钎料组成和工艺制度对钎焊质量的影响,以提高异种金属钎焊焊接接头的质量。

2 国内外钎焊研究现状

钎焊是一种母材保持固态,通过熔化钎料来连接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焊接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时存在的部分问题。钛合金与不锈钢钎焊的关键问题是钎料的选择,所选钎料的熔点应该处于钛合金相变点以下,且应尽量避免含有易与钛形成脆硬金属间化合物的元素。此外,工艺制度也是影响钎焊接头最终强度的一项重要因素。

2.1 钎料成分

CHUNG T 等[13]采 用 40Ti-20Zr-20Cu-20Ni、Ag-5Pd、BNi2、BNi7钎料钎焊 Ti-6Al-4V 和 304(SS),研究其接头组织和界面润湿机理。润湿性试验结果表明:BNi7的润湿性最好,其次是BNi2,然后是 40Ti-20Zr-20Cu-20Ni 和 Ag-5Pd。钎料Ag-5Pd 会造成钛基体腐蚀,润湿性最差。对于其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含镍越多的钎料对于Ti-6Al-4V 基体中β相的长大抑制越明显,那么在高温钎焊时对于基体的损害就越少,接头的力学性能就越好。

杨广建[14]以 BAg72Cu、BNi2、BAl88SiMg 钎料为中间层,对TA3l 钛合金和A304 不锈钢进行真空钎焊试验,并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钛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形貌、元素扩散、接头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试验表明,以BAl88SiMg 为钎料的接头,钎焊界面区冶金作用不够充分,均存在较多的孔洞、间隙、疏松等不良缺陷,原因与铝的固液收缩率较大,液态钎料降温后体积发生收缩有关。BAg72Cu 银基钎料钎焊TA31 钛合金与A304 不锈钢可以获得组织致密的钎焊接头,钎缝中心区主要为银基固溶体,扩散层生成 TiCu、TiCu2金属问化合物。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钎缝的宽度和扩散层厚度有所增加。钎缝中心区硬度值较低,向两侧硬度值逐渐变高,主要是由于TiCu、TiCu2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在钎焊温度850℃下,保温时间从10 min 延长至 30 min,抗拉强度从 50 MPa 提高到110 MPa,断口形貌为撕裂与韧窝并存的混合型断裂。BNi-2 镍基钎料能与两侧母材发生一定冶金结合,生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钎缝中心区生成大量TiFe、Ti2Fe 金属间化合物。钎缝中心区硬度明显高于两侧母材,显微硬度从两侧母材向钎缝中心逐渐升高,这是由于钎缝中生成大量Ti-Fe 金属间化合物所导致。在钎焊温度1 050℃下,保温时间从 10 min 延长至 60 min,抗拉强度从32 MPa 提高到 60 MPa。断口呈河流状花样,具有解理断裂的特性,为典型的脆性断裂。

WATANABE T 等[15]在大气条件下,使用钎剂和银基钎料钎焊钛合金和不锈钢。结果表明,在CuCl 和AgCl 钎剂中添加少量的LiF 后,在大气条件下可增加润湿性使得接头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分别在 849.85℃(1 123 K)和 749.85℃(1 023 K)温度下钎焊接头,对比 BAg-1 和 Ag-30Zn 接头的组织力学性能,发现使用Ag-30Zn性能远远高于BAg-1。随后在Ag-30Zn 钎料中添加 2%、5%、10%、15%的 Cu,发现添加 Cu可提高接头强度。当Cu 添加量为5%时接头拉伸强度最高,达到315 MPa;当添加量超过10%时接头强度下降。分析原因为当添加少量Cu时,可降低钎料厚度,当添加Cu 含量为10%和15%时钎缝中出现了明显偏析现象,Cu 和Ti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会长大使得力学性能降低。最后在钎料中添加 2%和5%的 Ni,当添加 Cu 和 Ni量相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焊接,添加Ni 的接头拉伸强度只有220 MPa,可以看出添加Ni 对于接头强度是不利的。通过EPMA 分析可知添加Ni 后更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打破原有钎料的连续性,使得接头性能降低。

GAO Ying 等[16]研究低于 TB2(Ti-5Mo-5V-8Cr-3Al)固溶温度的钎料。由于 TB2 的固溶温度为 700~800℃,故在 Ag-Cu 共晶合金的基础上添加适量 Sn、Ti、Al 以降低钎料熔点。最终获得了三种钎料Ag-28.26Cu-0.26Li、Ag-26.27Cu-1.71Ti、Ag-28.44Cu-9.58Sn,其熔点分别为793.3℃、799℃和 720.6℃。在焊接温度为800℃,保温时间分别为 5 min、10 min 和 15 min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钎焊接头的强度先升高、后下降。三种钎料均在800℃,保温10 min 时获得最高的接头强度,而使用 Ag-26.27Cu-1.71Ti 钎料焊接时,所获接头强度最高。

DONG Z H 等[17]采用了多种钎料(Ag-15Al-Mn-Si、Ag-10Al-Mn-Si、Ag-5Al-Mn-Si、Ag-8Al-6Sn、Ag-8Al-6Sn-1Ni)研究304不锈钢和T42NG 的真空钎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前三种钎料焊接时钎缝中的钛化合物较少,在钎料与不锈钢的反应层中Ti 含量很低,但两侧反应层中Si 含量较高,且钎缝中所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均含有 Al。钎料中 Mn、Si 易与不锈钢中的Cr、Ni 发生反应致使反应层从基体上剥落。在使用后两种钎料时发现,在钎料中加入适量的Ni可抑制在不锈钢侧形成反应层,改变组织分布。

李慧芳[18]在45AgCuZn 钎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含镍钎料,并对钎料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利用差热分析法测定了钎料的融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i 含量的增加,钎料固液相温度随之线性增加。当Ni 含量为3.0%~3.5%时钎料的固液相区间最小,融化区为 778.9~806.0℃。从钎料对TC4 钛合金和304 不锈钢润湿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随着Ni 含量的增加,钎料在钛合金与不锈钢基板上的润湿性呈正态曲线分布。当Ni 含量为3.0%~4.0%时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能良好,而且Ni 含量为3.5%的钎料铺展面积达到最大。通过SEM 和XRD 分析钎料微观组织的结果表明,Ni 元素的介入细化了钎料组织,钎料呈现出细密的树枝晶。钎料组分主要由 Ag、AgCu、AgZn、Cu3Zn、Cu5Zn8、Cu0.81Ni0.19和 Cu3.8Ni以及NiZn、Cu2NiZn 化合物组成。试验同时使用AgCuZnNi 钎料对TC4 和0Cr18Ni9 不锈钢进行了高频感应钎焊试验。接头抗剪强度测定表明,钎料中Ni 含量与接头剪切强度曲线呈抛物状,当Ni 含量达到3.5%时剪切强度达到峰值,其值为148.2 MPa。接头的 XRD 以及断口的 SEM 探查表明,Ni 元素的加入缓解了因钛合金/不锈钢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产生的应力,接头断口裂纹较少,多呈塑性断裂。同时Ni 元素的加入阻止了Ti 向不锈钢一侧迁徙,避免了Ti-Fe 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钎料层成分主要为NiTi、Ni4Ti3、Ti3Cu4、Ti2Cu、Cu0.81Ni0.19、Cu3.8Ni、NiZn 以 及Fe3Ni2等化合物。

LEE J G 等[19]研究了在钛合金母材上磁控溅射40 μm 的 Ag 后,采用 BAg-8 钎料在 850℃下保温10 min 后钎焊不锈钢/镀银钛合金接头的组织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入中间层Ag时,钎料熔化后大量Ti 溶解到其中,使得钎料与母材上下界面出现了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而焊缝的中间层为银基固溶体。通过能谱分析可知,这些金属间化合物均为Cu-Ti 和Fe-Ti 系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组织出现了分层,从上至下为Ti-Cu&Ti-Fe/AgS.S./Ti-Cu/Ti-rich[19](如图1所示),这对接头性能造成了致命的危害。

图1 不含有镀层的接头钎焊组织

在采用钛合金表面镀银技术后,镀层金属可以完全阻止Ti 元素向液态钎料中溶解,避免Ti与Fe、Cu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但是镀层金属会与钛合金在界面处形成Ti-Ag 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约为15 μm。钎焊接头组织出现了分层,从上至下为 AgS.S./Ag/TiAg[19](如图2所示)。在使用表面镀银技术后,接头拉伸强度可达410 MPa。但当银镀层厚度下降到20 μm 时,钎缝组织中就会出现少量的Cu-Ti 金属间化合物,接头拉伸强度下降为250 MPa。

图2 含有银镀层的钎焊接头组织

马驰原[20]研究中以Ag45CuZn 为钎料,采用真空钎焊的方法,通过在钛合金与不锈钢母材匹配面镀Ni 层来研究Ni 层对基体匹配面性能以及接头原子扩散行为、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锈钢中的Fe 原子可以通过Ni 层的孔洞扩散到Ni 膜表面,但无法穿越膜层致密的区域。Ni 层对Fe、Ti 等原子的阻碍程度存在差异,对Fe 原子的阻碍程度大于对Ti 原子的阻碍程度。当Ni 层镀在不锈钢一侧时,导致穿过Ni 层扩散到近不锈钢反应层、钎料层以及钛合金侧的Fe 原子浓度含量较低,因此在近不锈钢反应层与Ti 形成的Fe-Ti 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当Ni 层在钛合金一侧时,大量Fe 原子穿过钎料层扩散到钛合金侧,与Ti 原子发生冶金反应形成大量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此外,Ni 层还会与钛合金形成Ti-Ni 金属间化合物。因此,在钛合金侧镀Ni 会使得接头综合力学性能和组织严重恶化。使用在不锈钢表面镀Ni 并与钛合金搭接的方式,所获得的接头剪切强度高于常规焊接方法。当钎焊温度为920℃,保温时间为 20 min,Ni 层厚度为 3.49 μm 时,所获得的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67 MPa。

SHIUE R K 等[21]同样为了阻止不锈钢和钛合金焊缝中出现Fe-Ti 金属间化合物而降低接头强度,研究了不同种类镀层和厚度在使用Ag-28Cu和Ag-35.25Cu-1.75Ti 钎料时的接头组织和剪切强度。在不锈钢的表面分别磁控溅射Ni 层,Cr层和Ni-Cr 复合层,通过润湿性试验发现Ag-28Cu 钎料在电镀Ni-Cr 复合层的表面润湿角最小约为10°,Ag-35.25Cu-1.75Ti 钎料即便在很长时间下也不能润湿Cr 层。在850℃保温 180 s下焊接 TC4 和 17-4PH,发现 15 μm 厚的 Cr 层可以有效阻止Fe 元素向钎缝中扩散,从而阻止Fe-Ti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但在钎缝中会形成Cu(Ni)-Ti 金属间化合物。该方法获得的接头强度可达 233 MPa。在使用 Ag-35.25Cu-1.75Ti 钎焊镀Cr 不锈钢和钛合金时,接头中也并未发现有Fe-Ti 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强度为 214 MPa。虽然在使用两种钎料时都生成Cu(Ni)-Ti 金属间化合物,但都避免了Fe-Ti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接头强度均达到210 MPa。这说明Fe-Ti 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对于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Cu-Ti,且存在少量的Cu-Ti 金属间化合物对于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杨仲林[22]采用Cu-Ti-Ni-Zr-V 非晶箔带钎料钎焊TC4 钛合金和304 不锈钢,获得了无裂纹和气孔的优质接头。试验结果表明,该钎料与304 不锈钢母材的互溶性较好。采用Cu43.75Ti37.5Ni6.25Zr6.25V6.25钎料所得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为105 MPa;采用Cu37.5Ti25Ni12.5-Zr12.5V12.5钎料所得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为116 MPa,且两者均断裂于钎缝钎料层中灰色相附近。事实证明,Cr-Ti、Fe-Ti、Cu-Fe-Ti、Fe-Ti-Zr 等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是导致接头断裂的主要原因。

杨静等人[23]制备了一种Ag95CuNiLi 钎料,评价了该钎料的熔化特性、在T42NG 钛合金和0crl8Nil0Ti 不锈钢上的润湿铺展能力、填缝能力以及钎缝的强度。结果表明,该钎料的液相线温度为9l8℃,对钛合金具有较强的铺展能力,但在不锈钢上的铺展性较差,钎料在钛合金和不锈钢异种金属间的漫流距离大于l00 mm。焊后钎料与母材冶金结合良好,钎缝致密,在不锈钢一侧形成了三层金属间化合物组织,在钛合金一侧形成了共晶组织。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的钎焊接头在焊接温度960℃、保温10 min 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剪切强度为122 MPa。

2.2 工艺制度

YUE X 等[24]使用 Ag-26.7Cu-4.6Ti 钎料在 920~980℃的条件下进行了TC4 钛合金和304 不锈钢的真空钎焊,研究焊接温度对于钎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20℃焊接后接头组织出现了明显分层,组织结构从左到右依次为1Cr18Ni9Ti/CuTi/Ag-rich+Cu4Ti/Cu4Ti/β-Ti/TC4[24](如图3所示)。在进行剪切试验后钎焊接头断裂于富 Ag 相[24](图4中 B 区),剪切强度为 188 MPa。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接头组织出现了变化。在980℃时接头组织为1Cr18Ni9Ti/Ag-rich/CuTi2/Ti-Cu-rich/β-Ti/TC4,剪切强度下降为 123 MPa。可以看出,随着焊接温度的升高,接头中的富Ag相减少,脆性相 CuTi2、Ti-Cu-rich 和 β-Ti 增加且呈树枝状,使得接头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图3 920℃钎焊后的接头组织

图4 980℃钎焊后的接头组织

刘士磊[25]选用非晶钎料Ti37.5Zr37.5Ni10Cu15代替晶态钎料,在保温时间为10 min 的条件下,选取了 900℃、920℃、940℃和 960℃四个温度参数进行了TC4 钛合金和不锈钢真空钎焊试验,研究钎焊温度对于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钎料和304 不锈钢母材侧物理和化学冶金作用较差,导致其焊接结合度较低,并且接头容易产生 TiFe、Ti2Fe、TiCr2 以及 Ti-Ni金属间化合物,部分钎焊温度下接头甚至有裂纹产生,接头的剪切强度较低。试验表明,通过改变钎焊温度,能够适当增加接头的剪切强度。当钎焊温度为940℃时,焊缝中元素的扩散较为充分,金属间化合物总量相对较少,接头连接质量较高,剪切强度在此时达到最高值122.14 MPa。在硬度测试中,焊接温度为940℃时钎焊接头的整体硬度最低,表明焊缝中的金属间化合物在此温度下产生的量最少。钎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钎缝中的金属间化合物增多,造成接头部分区域硬度升高。

TASHI R S 等[26]在不使用活性元素的情况下对TC4 钛合金和304 不锈钢进行了钎焊,研究其润湿性和温度对于接头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AgCuZn 钎料在短时间内的润湿性较差,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大于300 s 时润湿性变好。在接头中发现了Fe-Cu-Ti 化合物、脆性相Cu2Ti 和FeTi,且随着焊接温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脆性相数量会逐渐增多进而导致接头性能变差。当焊接温度 800℃,保温 5 min 时,接头的剪切强度为85 MPa;温度增加到860℃,保温时间延长至10 min 时,接头剪切强度为45 MPa。可以看出,金属间化合物对接头力学性能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控制金属间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成为钎焊钛合金的关键。

祁凯等人[27]采用(Ag72Cu28)Ti3 钎料对TC4钛合金和1Cr18Ni9Ti 不锈钢进行了真空钎焊,观察分析了其在钎焊温度为790~870℃,保温时间为1 min 和3 min 时钎缝界面微观组织的组成和成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钎焊温度对焊缝组织有较大的影响。钎焊温度过低会使钎料母材作用不充分,不能形成良好的钎焊接头;钎焊温度过高则会引起TC4 母材向钎缝溶解,形成脆性化合物,使钎缝脆性增加,提高形成裂纹的几率。增加保温时间,母材和钎料的作用充分,钎料与母材相互扩散、溶解,但同时会导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量增加,增加使接头脆性。焊缝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薄,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厚;扩散层厚度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焊接温度790℃,保温3 min 时能得到较好的焊缝组织,界面无裂纹和大块金属间化合物出现。

张汇文[28]使用(Ag72-Cu28)-Ti1.8 钎料对 TC4钛合金和1Cr18Ni9Ti 不锈钢进行了真空钎焊,并对钎焊接头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 Ag-Cu-Ti 钎料钎焊时,在界面处有 β 相、Ag 基固溶体、Ti-Cu 金属间化合物等反应产物生成。焊接温度较低(920℃)时,界面结构依次为1Cr18Ni9Ti/TiCu/Ag 基固溶体+少量Ti2Cu/Ti2Cu/Ti2Cu+β 相/TC4;焊接温度升高(960℃)时,界面结构为 1Cr18Ni9Ti/Ti2Cu/Ti2Cu+Ag 基固溶体/Ti2Cu/ Ti2Cu+β相/TC4;焊接温度较高(1000℃)时,界面结构为1Cr18Ni9Ti/TiCu2/TiCu/Ti2Cu/Ti2Cu+β相/TC4。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Ag 基固溶体组织逐渐减少,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逐渐增加,引起接头塑性变差,从而导致接头的整体力学性能变差。钎焊接头剪切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所选参数范围内,当钎焊温度为 920℃,保温 5 min 时,接头的强度最高,达到172 MPa。

薛忠明等[29]采用Ag-26Cu-4Ti 钎料进行了TC4钛合金与1Cr18Ni9Ti 不锈钢薄壁小直径管路结构的真空高频感应钎焊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钎焊工艺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管路真空高频感应钎焊接头质量与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通过应用试验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56V-10.8A-23s)能够获得内外部质量、密封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接头。接头形式是影响钛合金与不锈钢高频感应钎焊接头质量与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不锈钢作为外套管形式的钎焊接头性能要远远高于钛合金作为外套管形式的接头性能。此外,装配间隙和搭接长度也会明显影响接头的承载能力。随着装配间隙的增大,接头承载能力将大大降低。在试验中,装配间隙为0.03 mm,搭接长度为4 mm 时能够获得性能最佳的钎焊接头,其平均剪切强度可达172 MPa。从微观组织和接头区域的成分分析上看,钛合金与不锈钢母材均与Ag-Cu-Ti 钎料发生了良好的反应,并且钎料层与钛合金、不锈钢母材之间没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层,因而大大提高了钛合金与不锈钢薄壁小直径管路结构高频感应钎焊接头的性能。

王国建等[30]使用Ag-28Cu-6Ti 钎料对TC4 钛合金与1Crl8Ni9Ti 不锈钢的真空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接头的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930℃,保温20 min 的条件下,接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154.41 MPa。随着钎焊温度升高,脆性相会逐渐增加,且分布也比较集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也会逐渐增多,降低接头抗剪切能力。同时,在试验范围内所有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接头组织都表明,TC4 与钎料的界面是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最多的区域,并且分布较为集中,是裂纹的高发区。

3 结论与展望

总体上,钛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由于异种金属之间理化性能的差异,采用常规焊接方法容易在界面形成大量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严重影响焊接接头质量。而采用钎焊可以提高钛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精度、质量及焊接效率,但即便在合适的钎焊工艺条件下,依然存在接头强度低、高温及大负载条件下接头性能不稳定等很多问题,分析主要原因为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因此,主要解决途径应该是从钎料设计出发,辅助钎焊工艺和设备的改进,根据不同的应用工况,设计出对应成分的钎料。另外,目前不同的钎焊方法在钛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的应用前景。因此,关于钛合金与不锈钢钎焊连接技术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发掘。

猜你喜欢
钎料钎焊母材
Recovery from 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A dual-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a
节流阀的阀杆钎焊YG8结构改进
钎焊
Sn/Al真空钎焊压力下母材氧化膜的破碎效果
母材及焊丝对转向架用耐候钢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Ni对Cu-6.5P钎料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新型药芯银钎料的制造技术及应用前景
AgCuSn-Ag-AgCuSn复合钎料的组织及性能
新型镍基粘带钎料的研制
SiC_p/2024Al复合材料与SiC陶瓷的软钎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