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发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愈发显得重要。初中语文的教学成为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教会学生的德育品质,这样语文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有效途径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初中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的其中一科,占据着初中学习的重要位置,初中又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最为重要的阶段。中学生的德育品质也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要通过长年累月慢慢积累的。而语文学科对其德育的渗透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具有强有力的优势。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现在的德育照目前的状况来看的话,语文课的德育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1)部分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德育没那么重视,发挥不了语文课普及德育的作用。(2)老师对教材认识不深,只在乎表面上的传授,没能进一步对教材上可以进行德育内涵的挖掘,所以没有发挥语文的德育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迫在眉睫。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1.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初中的老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做到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接受,去认可此事。老师要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每个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自身要对课文有较深的认识,这样才能对课文进行“因文施教”,可以用学生接受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渗透。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上要把课文跟德育渗透结合在一起,利用语文的文字魅力渐渐去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方向,使其潜移默化地去接受德育。
2.运用情景模式
一般来说,人的情感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古典名著、诗词散文,这些作品具有较深的思想文化内涵。因此,初中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然后适时加入一些情景模式,让学生能根据其情景加深自己的德育了解,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情景模式的设置要根据课本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设备相结合,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对其认可度高的情景模式。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要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老师要能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栽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充实自己的德育,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学生起带头作用。
4.以情为主,让学生体会人间真情
怎样以情去带德育呢?就是要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以情为主要线路,利用课本上的文章的情感,让学生切身去体会文章中所涵盖的真和情,从而让学生形成德育方面的意识。就像我们都学过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情感一样。写了母亲对儿子的呵护。类似这样很多可以进行渗透德育的文章,都可以借此来教导学生,让学生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5.写作,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要求写作,而老师在写作指导上就可以让学生从写作中去体会人世间的情感,老师让学生写作不单单是教学生写作方法,更要教学生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正面人物,让学生去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以此作为他们写作的方向,这样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德育培养。
6.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
学习语文不是一两天就能学好的,这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积累而成的。在学校老师要经常开展一些阅读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能培养自己的德育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所选的书也非常关键,好的书相当于一位好的老师。
7.以学生为主,寻找渗透德育点
我们都知道初中是一个人的人生转折点,初中生特别叛逆,他们的思想没有特别成熟,对学习也没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在学校中也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约束强制学习。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很差。所以我们进行德育的时候一定要选好方向,了解学生的思想态度,进行德育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增强其德育的针对性。老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态度和变化,在适合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而且老师要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那么,德育肯定有效果。
在語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渗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初中的教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编制而成的,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能起到影响和促进作用。而语文老师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也要能根据教材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能接受语文带给自己的德育渗透,为新时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娣,范小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探[J].科技展望,2015(12).
[2]卢耀东.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
[3]汪进东.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4]石洪岩.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