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
摘 要:在“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方案中,用重物的重力近似代替小车加速过程中的合外力,引入了系统误差,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通过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弹簧秤,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实验的精度。
关键词:探究实验;加速度;力;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中,在“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中,给出了如下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的一侧垫高,以补偿打点计时器的小车阻力及其他阻力;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测出盘和重物的总质量,它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
通过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在小车中增加重物以改变小车的质量。”
该方案中,当小车匀加速运动时,盘和重物会匀加速下降,盘和重物处于失重状态,盘和重物的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为实验引入了系统误差,致使当小车质量增大到接近盘和重物的质量时,会得到加速度不与拉力成正比的实验结论,对学生产生误导。
二、改进方案一
如图2所示,细绳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挂一个小砝码盘。在盘中放入质量为m的砝码,用活动支柱将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高,调整木板倾角,使得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保持木板倾角不变,取下砝码盘,将纸带与小车相连,并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點迹。取下纸带后,利用纸带,可求出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a。而小车的合外力,即为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改变砝码的质量m,重复上述步骤,就能得到多组m和a。
方案中,根据物体的平衡原理,在小车沿斜面匀速下滑过程中,砝码盘和砝码也匀速上升,绳子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的重力。而绳子的拉力也等于小车所受其他力的合力。通过这样的操作,测出了小车加速下滑时的合外力,同时很好地解决了课本案例中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入的系统误差。
三、改进方案二
如图3所示,平衡摩擦力之后,细绳一端系于挂在竖直向上的弹簧秤一端,绕过动滑轮连接小车M,另一端绕过木板左端的定滑轮后系一重物,质量为m。小车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快速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打点结束后取下纸带。小车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合外力为F合=2F,利用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就可得到多组F合与加速度a。
本方案中,利用弹簧秤直接精确地测出了绳子的拉力,同样解决了课本方案中的近似所带来的系统误差。
四、存在问题
以上两种方案,虽然很好地解决了课本方案中系统误差的问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方案一中,没有考虑到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方案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很短,不利于实验者读出弹簧秤的示数。两种方案都有待改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