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练
摘 要: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必须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组织各种游戏,丰富习作材料,学生才不会有畏惧、厌学的心理。
关键词:写作;指导;方法
众所周知,作文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不仅使教师感到棘手,而且使不少学生有一种畏惧、厌学的心理。学生怕写作文,其实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害怕写”为“喜欢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我觉得可采取以下这些做法。
一、降低写作难度,允许学生模仿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作文课上,当老师为了指导学生能写出更优秀的作文,将优秀作文拿出来念后,发现下面的不少学生也纷纷效仿范文,加以临摹。于是老师便气急败坏地指责那些学生。其实,凡事可以换个角度去想,学生能够这样做,说明了老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也说明学生有一种潜在的积极意识,就是希望自己写出的作文能像范文那样好。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所有的学生一味地照搬模仿,在模仿的同时还是要加以创新。只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不同的学习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如果学生的作文才刚起步,就不能提出过高要求,特别是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应允许他们有个模仿阶段,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不至于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作文难的心理。如学习《草原》一课后,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顺序等,我便让学生仿照此类作文结构写一篇游记,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掌握了写此类作文的要领,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扮演教师角色,激发写作兴趣
每次作文课,都是老师指导、学生听,学生写作、老师批改,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些单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角色,让他们当一当小老师,也来指导同学写作文、批改作文。可以先引导几名学习好的同学,每人在班级尝试给同学们上作文课,当然事先老师要帮助他们备课。由于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写作已有一些自己原有的经验,还有老师在一旁指导,所以他们上起课来,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习作批改也是如此,老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批改作文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去批改。
以上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法,这样做有不少好处:
(1)学生由被动的地位变为主动的地位,换自己上讲台,换自己来批改作文,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想到自己是老师了,当他们得到重视时,自我的要求也会跟着提高,想要指导别人,批改别人的习作,自己就得多学习,写起文章来当然也是兴趣盎然。
三、多体验成功,培养习作的自信
成功是人人所企盼渴望的。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写作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肯定的评价,老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愉快,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根据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同,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对学困生的要降低要求,分步实现作文目的,千万不能要求他们一步登天,拿他们和优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相比,而且是设定各种小目标,使他们明白只要经过努力就能达到,这样学生就会有迎头赶上的干劲。每一次有一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把它们当作是一大成功,在班级给予表扬鼓励。对优秀的学生,则提高要求,要求他们认真写好作文,积极为他们投稿,争取让他们的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的作文若有更多的机会得以展示,他们就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习作的自信。为此,平常除了推荐佳作到报刊外,也可以在班级开辟一块学习园地,展示优秀习作和有进步的同学的作文,或者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作文网站,在网站上发表学生作品,供全校师生欣赏,或者将学生作文发表在微信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众人阅读的对象时,其自信和成功感便油然而生,对习作也会产生极大兴趣,此外还可以展开网上作文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由老师担任评委,评出相关名次,并給予奖励。
四、组织各种游戏,丰富作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时,最困难的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在作文指导时,注意将习作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丰富作文材料,突破习作难点,这样就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实践中。
玩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结合玩来写作文,学生自然会有兴趣,在指导作文时,教师要根据习作内容组织开展有趣的游戏。如一次作文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传电话比赛,游戏前我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游戏中同学们的反应、整个游戏的过程等,游戏中我还注意提示,在一旁插入关于作文的问题,如“看看他的表情”“其他的同学在笑什么?”“听她又说了什么?”“此刻,你心中想什么?”而这些问题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学生的大脑,游戏过后,我让学生回忆游戏过程时,学生很自然地提到了这些。像这样上作文课,学生是乐在其中的,自然也不会再怕写作文了。
探索学生习作兴趣的道路还有很多,教师还可以从多方面去调动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一旦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视作文为一种心理需求,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那就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任雪娟.小学习作教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