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臻
摘 要:浙江高考要求学生写论述文,具有较大思维含量和思辨空间。学生论述文最大问题就是思维含金量不足,思维品质的欠缺。在作文教学中着力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多向思辨,探究材料内涵,构建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形成有思辨有深度的观点。指导学生具体思辨,聚焦问题,拓展思维,深化论述,强化阐释,回归说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以期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的思维品质,呈现学生论述文的“真思考”和“真说理”。
关键词:论述文;思维品质;提升
2017年和2018年全国和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都蕴含明显的思辨品性,聚焦考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都是给出材料和具体语境,要求考生写出“你有怎样的思考”,强化“你”和“思考”两个词,着重考查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是否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独到见解,能否将自己的思考有理有据有逻辑地阐述清楚,能否阐述“个人”“社会现实”“人生问题”的内在关联,呈现出论述的深刻性。其核心是由文章呈现出的“思考”和“说理”,考量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
笔者连续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布置学生浙江高考作文,学生作文平庸之作多,较少作文达到优秀等级。笔者认为学生论述文的主要问题是思维品质的欠缺,具体如下:
1.审题立意:不能对材料做有深度有思辨性的思考,观点肤浅,导致后文无法对论题深入阐述。
2.论证过程:论述碎片化,空洞化,不能针对具体语境做具体分析,不能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能呈现论述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笔者认为要突破学生的论述文写作瓶颈,必须提升学生作文思维品质,从而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学会“真思考”,呈现“真说理”。
一、审题立意:探究内涵,多向度思辨,学会“真思考”
“审题立意”是解决“我有什么思考?我有什么观点?我要写什么?”的问题,因此“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一个较为深刻和有哲理思辨的观点,才能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因此“审题立意”的思维“有多深”就决定了文章到底能“走多远”。而目前的高考题,特别是2018年高考三个全国卷和浙江卷的作文题,都是提供材料,要求学生自己“确定立意”,因此,学生要写一篇有思维品质的论述文,“审题立意”的能力不可或缺。
1.探究材料内涵,构建逻辑联系
就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而言,题目的材料往往为我们提供一种具体现象或判断,要求考生透过现象来发掘材料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哲理意蕴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就是中心论点。审题过程其实也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2018浙江高考作文: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表面上看文题的政治性较强,但其实是要分析“文化现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有很高的要求。
学生开始写作时确定中心论点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就是‘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
行文过程是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写一些浙江故事浙江传奇来验证,结尾表明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认为这样的审题立意没有对题目设定的一个具体话题、具体现象做有指向性的思考,立意统笼而浅表化,文章无法展开深入的论述。
我启发学生思考:“浙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浙江精神”有怎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时间维度思考,它是如何传承的?从空间维度思考,“个人”“浙江精神”与“中国精神”有怎样的内在逻辑
关联?
学生修改后,将“立意”做了“具体阐述”:“浙江精神”的内涵是“实干”和“争先”,“实干”为基础,“争先”为促进,有机统一。“浙江精神”不局限于浙江本土,而是以“家国情怀”为灵魂。作为浙江学子我们应继承“浙江精神”振兴“中华民族”。
以上立意,分析“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构建起“浙江精神”“实干”“争先”“家国情怀”,“个人”“浙江”“国家”之间的逻辑联系,呈现立体化纵深化的论点,为文章下面的深入思辨和说理定下基础。
2.批判性思考材料,多向度立意
对于作文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采取认同或选择其一的做法,但是如果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和追问,会得到更有新意的判断。
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认为真正的理性在于可以接受批判,不盲从的批判和探索是理性真正的精髓所在。因此,面对作文题目,不轻易认同,而是理性地质疑和合理地追问,会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每次作文训练,笔者都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批判性思考材料,多向度思考,多角度立意。
我布置学生写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学生多数是认同作家“人生要读三本书”的观点,并分别阐述三本书对人生的作用。
我指導学生读高考满分作文《先读懂自己的心》,作者不认同题目中“作家认为人生要读三本书”观点,写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存在负面影响,“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激起一片恐慌。这不正是一帮捧着“有字之书”、没有良知、被利益裹挟的人肆意妄为的结果吗?”“……社会上同样存在一帮以‘无字之书为玩弄是非为手段的人。”
提出“‘心灵之书才是人终其一生最应读懂‘书”。作者大胆质疑作文材料中的观点,体现出独立思考的精神,使文章的立意“高出一筹”。
学生修改,得出以下立意,与之前相比显示出思维亮点:
立意1:“我认为作家的观点有道理,但是他没有说出‘三本书的侧重点,其实在人生不同阶段,读的‘书应有所不同,幼时重在读‘有字之书以获得知识,少年时侧重读‘无字之书以深入实践、获得能力,而步入青年则重在读‘心灵之书,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获得思想的成熟,这才是人生的‘根本。”
立意2:“我认为作家须读‘三本书的说法有道理,但是我不认同他把‘三本书并列而排,我认为这‘三本书不是呈并列关系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为两翼,而‘心灵之书为灵魂,“心灵之书”贯穿人的一生。”
二、论述过程:具体思辨,拓展阐释,呈现“真说理”
论述文写作的核心是——“说理”“说理”过程即论述过程。论述过程应该思维连贯,由表及里,由果溯因,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分析问题尤其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题目所设定的具体语境来具体分析,具体说理呈现论述的“聚焦”、体现出思维的功力。
在此基础上要使论述更进一步,还要能进行拓展思维,包括对立面思维、让步思维(退一步是为了进一步论述)、批驳思维(是为论述中的“破”)、联想思维(由此及彼)、点面思维(由“点”到“面”论述)、追问思维(由表及里论述)、质疑思维(在质疑中揭示实质)等。如对社会上的同类事例加以类比思辨,由“事理”到“常理”再上升为“哲理”,以实现论述“深刻性”和“说理本源”,这些都是“思维品质”的试金石。
而学生论述文的论述过程尤其表现为思维含金量的不足,笼统而不具体,肤浅而不深刻,说理不顺不深,代之以事例堆砌,用举事例加贴标签(论点),自言自语式“说理”,写成“印证文”而非“论述文”,不能呈现“真说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指导学生以强化论述思维。
1.具体思辨,使论述能够“聚焦”
学生在论述中容易架空语境,空发议论导致思维受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意在导引学生的思维回到起点,寻找观点的矛盾困惑处,由具体语境来进行具体思辨,以此为“生发”,使论述能“聚焦”真实问题。
高三周考作文题目:电影《芳华》中的男主角刘峰是一位公认的“活雷锋”,文工团中最善良的一个人。但他的善意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珍视、命运的眷顾。他不幸成为一个社会底层的残疾人。
影片向我们提出问题:善良到底要不要回报?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想?
学生的考场作文成绩不理想,比较典型的论述思路如下:
观点:善良无须回报
论述思路:
(1)人之初性性本善,善良是出于本心,就是单纯地想帮助他人,无须回报。
(2)再者,就算没有他人的回报,行善的人因为帮助他人就已经很快乐了,行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回报,所以根本无须他人的回报。
表现出论述思路不能深入,作文内容则多是是事例堆砌来凑字数。
笔者指导学生在构思时要回到题目本身,这其实是我们思维的一个“生发点”。论述时一定不能抛开题目中的材料,电影《芳华》中刘峰的经历,只要我们去具体分析题目中的材料,论述能“聚集”,才有“深入”的可能。
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提纲:
观点:善意不要回报
(作者:308班朱叶×)
(1)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出于人的本性、本心,当然無须
回报。
(2)如果善良还要回报的话,就变成了利益交换,善良就不成其为善良了,善良无须回报。
(3)(思维生发点,回归题目具体语境)刘峰是一个善良的人,可是他的善良不被珍视。我觉得心寒,刘峰会不会感到心寒?我想,人之常情,他肯定也会伤心的。
(4)那么,他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行善?我认为,他还是会坚守“善良”,因为“善良”是刘峰的习惯,是他做人的准则。况且经历了战场上的“血”的考验,他更坚定地做一个“好人”,这样面对牺牲的战友他才“心安”。(具体语境,具体思辨)
(5)(顺势得出结论,使论述一气呵成)所以,真正善良的人已经把善良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是自己做人的一种准则。这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跟考场作文相比,修改后的论述过程思路清晰,针对题目中“刘峰”经历的具体语境进行具体思辨,论述充实,言之有物,体现出真正的“思考”。
但是这一作文提纲,在论述的深度上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分析修改。
2.拓展思维,让论述走向“深刻”
思辨论述文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某类现象的判断,“就事论事”地对论题材料做具体的分析讨论,即以上文所述让论述“聚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使论述进一步推进,还需要运用拓展思维。笔者在写作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将让步思维、批驳思维等思维模式运用到论述文写作中去,指导学生以思维品质的提升促进写作的深刻性,同时又在指导学生对论述文的写作修改完善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在此,我以拓展思维中的“点”“面”思维训练和“追问”思维训练为例来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论述文写作中“就事论事”分析后,还需要将视野放大,联系社会上同类事例,由“这一个”到“这一类”去分析阐释,由此再去“追问”:为什么这一现象如此普遍?这就是“社会问题”或“人性问题”。由“事例层面”上升到“社会或人性层面”,论述自然会深刻。
前文中朱叶×同学修改过的文章,视野还相对狭窄。我启发:第3段写“刘峰的善良不被珍视。”第4段推进论述:“他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善良?”第4段后如果再增加一段,由“刘峰”事例扩展到“社会现象”并追问实质,论述将更“深刻”。
学生再次修改后的作文提纲:
观点:善意不要回报
(作者:308班朱叶×)
(1)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出于人的本性、本心,当然无须回报。
(2)如果善良还要回报的话,就变成了利益交换,善良就不成其为善良。
(3)刘峰是一个善良的人,可是他的善良不被珍视。刘峰会不会感到心寒?(略)
(4)(增加段,思维拓展)其实,当今社会中“善良不被珍视”不仅是电影中“刘峰”的遭遇,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且不说震惊全国的“江歌刘鑫案”中,江歌因为善良救助朋友刘鑫而身中11刀,惨死血泊。且不说杭州“蓝色钱江小区保姆纵火案”中,善良的女主人及可爱的三个孩子被恶保姆放火害死。只说新闻中不知多少次报道善良的路人因扶助摔倒老人而被讹巨款,就足以让许多人对“行善”望而却步。(类比同类事例)
(增加段,思维拓展)而这种社会现象背后究竟折射出什么问题?这是人性丑陋的。那么,人性存在“丑陋”的一面,我们是否可以放弃行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放弃了行善,社会会变成怎样?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是否会与我们渐行渐远?(不断地追问,由表及里,深入到“人性层面”)
所以,正是因为人性有“丑陋”的一面,我们更要珍视自己内心中的“善良”,更不能改变我们“善良”的初心。
(5)(得出结论)真正善良的人把善良视为一种责任,更能用“善良”去改变世间的“恶”,这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增加的第(4)段,由“刘峰”例,“拓展”到社会上同类事例,由“个案”到“一类社会现象”的分析说理,并经由“追问”,由“事例层面“深入到“人性层面”分析,呈现出思考的力度和论述的深刻性。
3.强化阐释,让论述回归“说理”
学生写作不会“阐释”,往往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运用几个论据,不进行阐述和分析,直接贴上观点的“标签”就完成所谓的“论述”,“事例”和“论点句”简单叠加。这其实是“印证”观点,而非“论述”观点。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强化“阐释”论据,在阐释中展开论述,观点在阐释中逐渐“立”起来,这一阐释的过程当然呈现出思维品质的高下。
作文题目:社交平台上以自嘲、颓废、麻木为特征的“丧文化”在青年群体流行。有人认为,“丧文化”与年轻人朝气蓬勃形象格格不入。有人认为,“丧文化”是缓解压力的途径,没必要担忧。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学生初稿片断:(308班袁金×)
观点:青年人应远离“丧文化”,积极建功立业。
论述语段:在近期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一位外卖小哥获得了冠军。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忙碌地生活,面对的压力不知要比我们多多少倍,可他却每天乐呵呵的。早上他出门前在出租房烧好一天三餐的简单饭菜,然后就骑着电瓶车奔波在送餐的路上。他说他能如此淡定是因为他爱好诗词。每天读诗背诗,带给他不一样的心态和生活。
由此看来,青年人不应该说丧气话,不要去赶“丧文化”的
时髦。
以上语段用叙述性语言来写论据,没有分析阐述,直接贴上“论点”标签。笔者指导学生针对“观点”来“概述”事例,并用“对比论证”来对事例进行阐释,让“论点”通过“说理”得以成立。
修改稿(308班袁金×):
论述语段:内心世界的丰盈,能帮我们抵御“丧文化”。外卖小哥雷海击败北大硕士,成为新一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擂主。他不仅拥有强大的诗词储备,更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他是湖南人到杭州打工,每天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地送外卖,利用下午换电瓶的一个小时来读诗。他的生活明明如此艰难,却拥有自己内心的“诗与远方”。(段首句为分论点,概述事例指向明确。)
我們青年人与外卖小哥雷海为相比,缺少的是钱?是房子?是车子吗?都不是。我们缺少的是他那样丰盈的内心世界!因为读书太少,内心空虚,才会发出颓丧之声。多读书,多读经典,丰盈我们的内心,就可以远离“丧文化”。(联系自身对比论证,阐释分析,在说理的过程中凸显论点)
修改后的论述语段,段首明确提出分论点,用论述性语言概述事例,另起一段联系自身分析说理,论点不是自说自话地预设,而是在论述过程中逐渐“立”起来的。这样的论述过程才是真正回归论述的“说理本质”,呈现“真说理”和“真思考”,体现出思维品质的提升。
写论述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让学生懂得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在写作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够向外界有根据,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真思考”,呈现“真说理”,这才是笔者“提升学生论述文写作思维品质实践研究”的真正目的。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提升思维”等核心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08.
[2]姜恒权.2017年高考作文题,满地尽带“思考力”[J].中学语文,2017(7).
[3]余党绪.批判性思维:推动语文教学的素养方向[J].语文学习,2017(5).
[4]王忠敏.从学生习作谈论证语段的写作[J].中学语文,2018(5).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