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任务设计和写作支架,提升“真作文”的教学品质

2019-04-19 12:15胡满红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支架文体

胡满红

在一次高年级“真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观摩了一节题为《为军运会加油》的作文研究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其成功之处,值得学习;不足之处,引人深思。现对该课从流程回顾和反思讨论两方面展开评议,以期深入推进“真作文”的研究,不断提升“真作文”的教学品质。

【流程回顾】

一、课前谈话

1.欣赏照片,猜答武汉地名。

2.播放武汉四十年沧桑巨变的视频,感受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引入话题,了解“军运”

1.播放体育竞技视频,感受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2.引出话题,聚焦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揭示课题,为军运会加油。

3.开展军运知识竞赛,储备写作素材:以知识抢答形式,了解军运会主题口号和会徽、吉祥物;以简答的形式,了解招募的志愿者类型(语言服务、引导服务、礼宾服务等)与军运会在武汉举行的理由。

三、呈现话题,拓宽思路

1.播放各行各业为军运会加油的视频,如交通、医疗、环卫、餐饮、宣传等。

2.讨论:我们可以为军运会做些什么?小组交流,将关键词写在纸板上。

3.集中汇报,教师小结:争当志愿者,如礼宾服务、引导服务、武汉导游、环保宣传等。

四、回顾文体,确定形式

1.学生点击电子书包“文体资源库”,自主温习各类文体。

2.师生交流,汇报自选的习作文体及其表达特点。

3.呈现表格,教师简述各类文体表达特点(或者说表达要点)。依次罗列了申请书、陈述词、倡议书、公约、邀请函、宣传口号、书信、导游词八种文体。同时罗列了各类文体的表达特点,比如,申请书,态度诚恳、意愿明确、尽显优势;倡议书,号召呼吁、罗列对策、切实可行,等等。

五、学生练写,写后讲评

发现亮点,适时评价;紧扣文体,评价得失。

六、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反思讨论】

一、总结成功之处

该课特点鲜明,尤其是在学生习作完成后的交流点评环节,习作内容各异,文体形式多样,摆脱了习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尴尬,较好地达到了教师预定的教学目的。归因分析,主要在于:

其一,目标明确,话题真切。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契合话题需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和恰当的文体,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达,真实反映内心”。教师敏锐地捕捉到武汉市全民迎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契机,引导学生以“为军运会加油”为话题展开一次习作训练。教师将作文教学嫁接在生活的毛桩上,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参与军运会相关活动,让学生用笔介入生活、干预生活;学生为军运会加油、为把现实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写,习作或呼吁倡议,或直陈建议,或热心导游,或申请服务……学生在习作中提升了生活交往、真实交际、个性表达的能力,在习作中展现了公民素养、家国情怀、人文精神。

其二,教法灵活,巧设支架。为达到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活用文体、个性表达的主要目标,教师采用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除了大胆运用智慧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人手一部电子书包、人手一部移动终端,课堂实现多向互动、协作学习)吸引学生、优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较好地运用了多种“习作支架”帮助学生攻克难点、拾级而上。

注意运用“情感支架”,激发表达兴趣、激活生活经验、激扬表达热情。开课阶段,观看视频,了解武汉四十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对比中进一步了解武汉、热爱武汉,为学生后续推介武汉奠定情感基础。导入课题时,先后观看体育竞技的动人场景和各行各业为军运会加油的视频,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军运、感受奉献精神,激励学生当好东道主,唤起学生用笔为军运会加油的表达热情。在结课时,再次观看军运会视频,激发学生参与迎接军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习作。隐隐中,完成了“为什么写”的指导任务。

注意运用“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储备知识、积累素材、打开思路、学习表达方法。明确了“为军运会加油”的话题之后,老师先后设计了以下问题推进教学过程:一是,军运知识你知道多少。通过军运知识竞赛,帮助学生储备军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含义、志愿者类型与任务等相关知识。二是,武汉市各行各业都以不同形式在为军运会加油,我们小学生可以做什么。通过书写关键词、交流能做的事,帮助学生确认写作者的身份,交流素材,打开习作思路。在头脑风暴中,学生关注到交通、医疗、导游、文娱等方方面面,思维被充分激活,很快就找到了习作的内容,大题也被化小了。三是,我们学过哪些实用文体,你准备用怎样的文体来写。通过回顾申请书、陈述词、倡議书、邀请函、导游词等文体形式及其写作要点,帮助学生选用熟悉的、合适的表达形式,为独立习作做好准备。

注意运用“知识支架与评价支架”,帮助学生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在评议中学表达、用方法。“评价支架”的设计前提,是开发了精要有用、可视化、易操作的习作知识、习作技能,我们称之为“知识支架”。在复习回顾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要点、写作知识时,学生已经对各类文体或者说自己较为熟悉、掌握较好的文体有了一定认识。比如,写申请书要做到态度诚恳、意愿明确、尽显优势;写倡议书要注意号召呼吁、罗列对策、切实可行,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运用,在评议中领悟方法,在修改中习得方法。评改时,借助“评价支架”这个拐杖和抓手,学生能对“标”评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练得充分。

其三,自由表达,充分实践。由于教师没有限制内容和文体,只是提供了生活话题和表达的大致要求,所以学生能在“内容超市”和“文体超市”各取所需,自由表达;由于教师重在激发习作兴趣,拓宽习作思路,交流习作经验,所以学生有较多时间动笔试写和评议提高。整节课学生动笔15分钟,交流、评改习作3篇共10多分钟。学生能自由表达,充分实践,意味着习作少了限制,多了自由;习作先写后教,在评改中学表达,少了泛泛而谈,多了针对性和开放性,学生才可能乐于表达和个性化表达。

二、讨论不足之处

其一,“真作文”写作任务的设计尚有待优化。“真作文”意在引导学生用笔参与生活、服务生活,直指生活应用,其本质是交际写作:通过实用写作,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实现交际目的。因此,“真作文”的写作任务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明确五要素,并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1.写给谁,要明确读者,即交际对象;2.为什么写,要明确交际目的;3.作者是谁,要明确交际身份;4.话题是什么,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内容;5.用怎样的形式写,要明确合适的文体和语言风格。

纵观本课教学,以上要素及其关联尚需进一步厘清。

作者是谁?是明确的,即自己、小学生。

为什么写,还不够明确:是为军运会加油,让生活更美好。然而,这是比较笼统、抽象的,如果能将“为军运会加油”的想法具体化,转化为更明确的动机,比如为改变市容市貌而写,为改变不文明的言行而写,为申请成为某种类型的小志愿者而写,这样的目的是否更明确?因为任务设计将写作情境与作者(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建立了紧密的关联,学生动机是否更直接、更强烈,内容是否更集中、更充实,表达是否更顺畅、更有交际的指向性?

写给谁,不够明确:有的学生清楚,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清楚的。写陈述词,给谁陈述,他想看到什么,怎样能达到目的?写申请书,向谁申请,申请什么工作,他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写才能打动他?写导游词,为谁导游,他想知道什么,怎样为他或他们提供更好的导游服务?可见,没有明确而特定的交际对象做前提,习作内容、习作方法、习作形式都不好确立。因此,在习作任务设计时是否能明确特定的、相对真实的交际对象,即读者,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这是建立习作对象感、确立习作内容、选取习作方法的关键之一。

怎样写,用怎样的形式写?也不够明确。设计者或教师本意是想让学生自由选用多种实用文体来表达,但由于目的、对象不够明确,导致内容缺乏针对性,所以在实用文体的丛林里容易迷路——为什么选这种而不选那种,要达到什么目的,哪种更适合,这应该是由交际语境中的读者、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必然要用不同的文体。因为文体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际图示、语境交际模板、情感和思维表达的特定规范。倡议书就得高度关注问题的利害、倡议的可行性等方面,不然如何达到干预和改善生活的目的?天气预报就得简明扼要、清楚明白,曾有一段时间内,天气预报用“文学与诗意”的语言表达,这对于急着上班出差,准备行装的人简直是一种折磨——听天气预报的人就想知道阴晴雨雪、温度多少,朦胧诗意的表达让接受服务的人费劲猜疑,这样的预报是不是搞错了目的和对象,帮了倒忙?

概括地讲,本课教学在过程设计和实施时,在开课、推进、动笔前,如能进一步明确“真作文”写作任务和写作要素,强化表达动机,增强学生习作的真实交际感,将使任务更真切、过程更真实。

其二,“真作文”写作支架的设计尚有待优化。“真作文”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完成习作任务,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交际意识、交际思维、交际方法。具体到书面交际活动,要促进学生习得好用的写作知识、技能、策略,同时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杭州师大叶黎明教授认为,好的、适宜的习作支架应该以写作知识与技巧为内核,写作知识要以精要、好懂、管用的形式呈现,且针对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本课的教学,在情感支架、问题支架、知识与评价支架上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但是,如果从学生学习有效交际的表达意识和表达方法困难处着眼,我们认为最要紧的大概是“知识支架”的设计。这涉及开发什么样的写作知识和在什么地方开发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完成任务最困难处开发并给予学生具体好用的写作知识。比如上文提到的写倡议书要注意号召呼吁、罗列对策且倡议的对策、方法切实可行。尤其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实现倡议目的、达到有效交际的关键所在。泛泛而谈、不问对象、不论情境的倡议,无异于纸上谈兵。同理,申请成为某某志愿者的难处也在于,如何根据具体情境陈述自身能匹配志愿者岗位的条件优势,来达到劝说、说服、打动招募者的目的。这种关注生活实际需求,充分考虑现实条件、生活情境的实用文写作教学,价值取向十分明确——经世致用、真实地解决问题,这应该是“真作文”的价值追求。

概括地讲,知识支架的设计和运用,应该作为落实“真作文”写作目标的重点来处理,因为这是学生达标的絆脚石、拦路虎,也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其三,“真作文”写作方法的习得设计尚有待优化。在真实写作情境中不断认识写作任务、调校写作目的、了解写作情境、优选写作方法和技能、反思写作行为的过程,就是习得习作知识、习作方法、习作策略,习得写作能力的过程。其间,必将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锤炼智慧,主动积极地寻求达成目的、有效表达的策略。(“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与“写作策略”关联密切,只是“写作策略”更具有情境性、灵活性和生成性,此处不展开阐述。)

本课注意了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的教学,但并未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东西来呈现和实施,而是让学生自己回顾电子书包中八九种文体的写作要点。但是,这种静态的写作知识要转化为动态的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悱愤状态、求而不得之时通过讨论、点拨、练习、反思获得;习作方法作为一种情境智慧,似乎更应该在体验和讨论中动态生成、逐步领悟,并在尝试运用中有所发展。姑且不论一节课八九种文体学生能否驾驭,即便是学生此前有所了解,但从学生完成习作任务的困难和现状来看,学习的方式和时机似乎仍值得斟酌。

概括地讲,写作知识、习作方法的习得,在学生求而未得的“悱愤”状态施以援手,在师生对话交流、体验交际的过程中共同建构,可能学生会收获更多。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支架文体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另类文体巧谋篇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由“类”到“个”,写作知识开发有理可循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