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继华
(“我的2018年度汉字”课堂实录发表于本刊2019年第1&2期)
这是一节清新儒雅、韵味颇丰的写作指导课,是一节有境界的课,其意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自然。上课伊始,袁老师没有旁逸斜出、拟写一段优美华丽的词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开门见山,一步到位,朴素开场,毫无扭捏做作之感。接着引领学生“读题”,在“读”中揣摩作文题的要义;引领学生“定题”,在年度汉字的遴选与指向中,确立文章的基本立意;引领学生“想题”,将所遴选之字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机链接,让学生思考,尝试选择材料。当然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袁老师及时提出了“选择材料的注意点”,还引导学生“列纲”,用文字或文字加图表的形式,在拟写中整理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对所列提纲进行自评或他评,在述评中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通过鉴赏水平的潜滋暗长来反哺写作能力的跃升。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2018年度汉字“写”。课堂从“写作”说起,又以“写”字作结,和融又圆满。
其次,真切。一是情真。这一切,从这节课的氛围、师生互动的情景与教学效果上,可以找到许多明证。一是理真。“真”即指语文课堂符合语文教育教学原则,合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客观规律。袁老师的这节课也不例外。课堂主体的思路非常明晰,如前文所述,教学环节可以用“读题”“定题”“想题”“列纲”“述评”“分享”等词语来概括。袁老师设计的这六个步骤,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可以更换次序,为什么?因为它们彰显了学生学写一篇文章的思维层次与认知 规律。
第三,深沉。这里的深沉,意指课堂有“厚度”,深刻而不肤浅。
不难看出,這是一节记叙文写作指导课,所以在引导学生如何选材的环节上,袁老师着力较多,但他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选材,而是在学生围绕自己“2018年度汉字”联想到一些“人、事、景、物”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地问,记叙文在选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呢?问题抛出之后,袁老师也没有立即展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回忆、勾连。在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呈现愤悱之时,他展示出选材的注意点,并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分清主次”这一 要求。
第四,韵味。一堂有韵味的课,定能够让学生与听课者深受启发,恒久不忘。要明晰这一点,大家可以将目光聚焦到该课的尾声部分。
当意欲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2018年度汉字时,袁老师没有直言,而是卖了个关子,让学生们先猜测。尽管学生们并没有猜到老师的想法,但是短短50分钟的相处,袁老师就给学生留下如此美好的形象,为什么?是韵味,是“幽默、深刻、稳健、强劲”的课堂韵味,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久久不能忘怀的。
课堂拥有了自然、真切、深沉、韵味的特质,意境即生!
(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