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未来学校理想形态的美学特征

2019-04-18 16:24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理想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教育

成尚荣

摘要勾画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要在回望中发现,在前瞻中创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为我们勾画了未来理想教育的美好形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孕育并深蕴着宝贵的美学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国美学中去寻找、开发与构建未来学校的美学形态及其美学特征。未来学校应是一种具有“天下一家”的境界格局,充满着道德生长的意义,“情本体”的、以儿童为主体的学校形态。

关键词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理想国;中国美学;审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3-0028-04

“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是当下教育改革的热词。这是必然的。但是走向未来的时候,我们还要回望过往,回望过往中所蕴含的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道理很简单,回望,既是回到事物的原点,又是在回到原点的路上触发新的想象和发现,并开始新的创造。我们多次回望过。在回望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很久很久以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已在勾画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而且有的勾画在今天仍是适用的,是具有前瞻性的。足见,未来是个相对概念,是个过程。今天我们再次勾画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还是要在回望中发现,在前瞻中创造。这就是走向未来的历史逻辑。

一、回望:未来学校应当是“理想国”的美好形态

《理想国》是柏拉图在40多岁时完成的著作。那么,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呢?他对教育、对学校的理想追求是什么,又对我们今天讨论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有什么启示?

其一,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柏拉图说,“‘教育和培养是国家当政者应当注意的大事,国家当政者对教育这一大事不能等闲视之”。[1]在2500年前,柏拉图对教育就有这样深刻的认知难能可贵。再细读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等论述,我们便可以确认:未来学校无论是何种形态,都是“国家的事业”,权且将其称为未来学校的“国家性”,这是必须坚守的;同时未来学校不管建在何处,有多么宽广的世界性,它一定是“有祖国”的。从根本上看,未来学校的形态折射出国家意志和民族发展的文化愿景及文明形态,甚或可以说,未来学校的形态在本质上是“国家形态”。

其二,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

柏拉图还指出,实现“理想国”必须有工具,教育正是“理想国”的工具。教育这一工具,可以实现“理想国”,维持“理想国”,发展“理想国”。[2]于国家而言,教育这一工具具有战略意义,具有奠基性、全局性;教育又是一个特殊的工具,透射出国家、民族的文化特性,具有精神性、思想性;同时,教育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结合在一起,超越了其工具性本身。因此,我们应当有这样的历史判断: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未来,工具的形态影响着国家未来学校的形态。

其三,教育必须进行制度变革。

柏拉图认为,在对待教育这一国家事业和工具大事上,必须进行制度变革。柏拉图提出的制度变革聚焦于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蓝图的构建上。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由三个阶层构成,并分别用金子、银子、铜和铁来进行描述,即哲学家身体内含有金子,军人身体内含有银子,农民和手工业者身体内含有铜和铁。这三个阶层具有不同的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而理想国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这四种美德;人人推崇这四种美德的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美好社会。[3]从柏拉图隐喻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见,理想的教育形态(包括学校形态)是由美德构筑起来的,学校需要培养各种人才,也包括对精英人才的培养。

其四,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

柏拉图提出了构建一个完整教育体系的设想。柏拉图建构的是终身教育体系,并将其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他尤为重视婴幼儿的学前教育,主张儿童3岁时就应当进入附设于神庙的游戏场中接受教育;6~18岁左右,男女分别进入国家开办的学校接受普通教育;之后,未来的农民和工匠就离开学校去务农做工,未来的军人和哲学家则进入高等教育機构学习。然后在30岁、35岁时再进行选拔,其中个别出类拔萃者再经过15年的实际锻炼,才最终完成其教育,成为哲学王。[4]显然,柏拉图是以培养哲学王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但精英教育中包含着可贵的民众教育思想。从中我们领悟到,学校的理想形态应置于终身教育的宏大背景下,并体现出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和特点。

其五,教育的任务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

柏拉图主张教育的任务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他说,“教育就是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其间要“用故事教育孩子们”,而故事必须是优美高尚的,他特别郑重地指出,充斥谎言的荒唐故事不能说。他还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述:“用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5]理想国不是空洞的,理想的教育形态不能脱离教育的宗旨和愿景,教育形态绝不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假若没有崇高的教育目的和美好的教育内容,所谓理想的学校形态只是一种面具而已,毫无意义。

综言之,柏拉图希冀用理想的教育构筑理想国,抑或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理想教育的形态,理想国是理想教育的代名词。历史证明,任何时代都在思考并追求未来教育的理想形态,而任何时代的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都应回到“理想国”这一灿烂的概念和美好的世界去。同时笔者以为,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是永远追求的过程。正因如此,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形态才充满着神秘而极富想象的美感。

二、寻觅:从中国美学中去寻找、开发与构建未来学校的美学形态

尽管《理想国》诞生于西方,却和同样久远的中华传统文化殊途同归。我们今天讨论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构建未来学校的理想国,完全可以从中华文化土壤里寻觅答案。尤其是未来学校的美学形态及其美学特征,可以从中国美学中去寻找、开发与构建。

一是寻找、开发、构建“天下一家”学校形态的大格局。

上古时代,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时期又建立起礼乐文化制度,并且传承至今,影响着新的时代。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构建了美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体系。孔子不仅是教育家,而且是美学家,他的美育思想及美学精神为后世的美育、美学精神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充实之谓美”;以后的宋明理学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使中国的美育理论进一步体系化、精致化。

及至近现代,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蔡元培的“以美育代替宗教”,朱光潜所强调的美育对个体心灵解放的理念,丰子恺等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践行等,无不说明,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善于借鉴西方美学思想的中国美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已初步架构起中国现代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对传统的最大超越之处,是形成了以个体独立之‘人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人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人的心理结构出发,讨论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6]

而中国美学中这一关于人的本位思维及独特价值,体现在关于“天下体系”思想的论述中。“中国传统天下体系是一个美学化的时空体系,它是一种想象性建构”,“又从自然时空的审美认知层面,试图以礼乐为原则进行审美再造。”[7]尽管传统文化和美学中的“天下”,与当今的“天下”不完全等同,但这一美学时空体系启发我们,未来学校理想状态的架构必须有大视野、大格局,应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使命担当。为此,未来学校的理想状态当是厚植家国情怀、具有“天下一家”的大境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态。

这一理想形态,不仅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而且是美学层面的,具有独特的自由、丰富的想象,人的价值在更大时空中飞扬、驰骋,其过程是审美化的。这种具有美学特征的学校形态更富魅力,学生更喜欢,他们在其中的审美体验更愉悦,也更有深度。我们坚定地认为,不管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形态,审美化、学生喜欢,是无可非议的理想形态,是理想国应有的形态。

二是从美育与德育相互融通中寻找、开发、建构充满着道德生长意义的学校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既十分重视美育,又十分重视德育,而且美育与德育不是分离的,更不是分割的,恰恰是相互关联、相互融通的。

回到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王国维说,“古今中外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后来,蔡元培、朱光潜等对王国维的观点作了补充。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阐释:“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美育是德育之途径,之手段。朱光潜认为,从伦理上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上看,善也是一种美。朱光潜还认为,孔子的育人之道“始于美育,终于德育”。他反复强调,高尚道德的养成要从怡情养性做起,“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8]其实,中国美学思想既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又是开放的,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中国美学从西方美学理论中进行吸收并借鉴。这样的吸收与借鉴可以将美育与德育相融通的状态概括为:道德是美的基石,美是道德的象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育与德育的融通,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方法论的策略。翻开中国文化大典,跃入眼帘的是“立德”与“树人”的思想精髓。古人所提倡的人生“三不朽”,排在首位的便是“立德”。据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德,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色与底色—伦理道德阐发得尤为深刻。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又有非常鲜明的“树人”思想精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与“树人”的自然契合,表达了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本身就具有美学的特征。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学校的理想形态都具有道德性,都充满着道德生长的意义。倘若用杜威的观点“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的、最终的目的”来诠释,那么学校的理想形态应是以道德教育为最高最终目的的形态,是道德意义生长的形态。显然,丢失道德意义的未来学校形态,便是抛却了教育的基石,美也便成了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装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就无法落实。

三是从“情本体”的理论中去寻找、开发、构建有温度有美好表情的学校形态

中国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情本体。所谓“本体”,李泽厚作了十分明确的界分:“‘本体,是‘本根、‘根本、‘最后实在的意思。”[9]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呢?抑或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本体”呢?李泽厚毫不含糊地说,是“情本体”,即“是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根本”。为此,他作了一个基本梳理:“在中国,先秦孔孟和郭店竹简原典儒学则对‘情有理论话语和哲学关切。‘逝者如斯夫‘汝安乎(孔子)、‘道始于情(郭店竹简)、‘恻隐之心(孟子),都将‘情作为某种根本或出发点。”接着他又说,“此‘情是情感,也是情境”。[10]他还引用一些著名學者的观点来佐证,比如梁漱溟的观点,“周孔教化,亦不出于理知,而以情感为根本”;又如钱穆的观点,“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知情意三者之间,实以情为主”。他还主张“道始于情”,而非“道始于理”。从这一角度出发,李泽厚还认为,“历史本体论的关键是‘情理结构”。[11]而且他主张“情本体”应在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判断“情本体”就是哲学。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究竟什么是“情本体”?李泽厚认为,“‘情本体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所讲中国传统作为乐感文化的核心”。[12]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乐感文化,“情本体”是乐感文化的核心,可见“情本体”具有何等的文化价值和哲学地位,同时乐感也是教育应有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

其实,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以情为纽带,以情为磁石,带动学生的认知、思维,促进学生深度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同时,“情本体”之“情”亦为情境,为此教育也应回到人世间的各种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落实到人世的情感中来,让学生快乐起来,并以快乐的心情来学习。

那么,“情本体”理论关照和关切下的学校形态是什么样呢?答案非常明确:学校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空间,而应当是以人为核心的共同体。共同体好比是冰天雪地中的火炉,可以温暖每一个人的心;好比是大风大浪中的港湾,可以让漂泊的船只拥有安全感、幸福感。这样,学校形态尤其是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便超越了物理和技术,有了温度,有了快乐的表情,具有了美学特征。在真实的情感陪伴下,在丰富的情境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便得到培育与发展。

四是从“儿童是美”理论中寻找、开发、建构以儿童为主体的学校形态。

在中国美学中,儿童有着重要的地位。李贽的名言“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已成为经典的儿童观,而“真为美”又是中国美学的又一重要理念。丰子恺认为,儿童犹如星辰。1928年,三十而立的丰子恺在故乡浙江桐乡写下散文《儿女》,文章结尾这么说,“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儿童是丰子恺画作中创作的源泉,体现着其画作真率之趣,进而构筑了他自己和儿童的人格。儿童有自己的伟大之处。这伟大之处,陶行知的《小孩不小歌》说得特别深刻、精彩:“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心不小”是一种伟大的志向,是无限的可能性。可能性是儿童的未来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是儿童梦想驱动下令人惊诧的想象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儿童是小的,又是“大”的;儿童是稚嫩的,又是深刻的。儿童是美的。

童心还可以超越年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说自己是长大的儿童,正是对教师童心的生动诠释。老子认为,人最终在精神状态上复归于婴孩。而这一切,又都化归凝练为四个字:童心母爱。儿童教育家斯霞将童心母爱化作自己的信念,并成为其人格的显著特征。当然,她的母爱是将母亲之爱、教师之爱、祖国之爱融为一体,又具体落实在“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上。“教书育人”这一纯粹的中国话语,将“儿童是美的”这一中国美学与教育学统一、融通起来,化作学校最为丰富、最为生动、最为精彩的形态,又化作最具中国特色的气象。讨论学校形态,离不开儿童。此时的儿童,已不仅是年龄上的界定,而是让校园里所有的人,包括教师、员工,都成为儿童。儿童们的对话,编织了学校美丽的形态,相信这一形态在未来定会放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2][3][4][5]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 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N].光明日報,2019-02-01.

[7] 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J].探索与争鸣,2018,(8).

[8] 杜卫.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N].光明日报,2018-06-25.

[9][10][11][12] 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理想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教育
理想国叠影之魅
大理:梦游理想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名创优品的“理想国”
大理,抵达自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