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鹂,曾娟,谢彩璇,列锦艮,王娟,张德肖,谢玉婷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东莞 523326)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以及耐高渗等显著优势[1]。危重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及早产儿由于存在病理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缺陷,从而要求长期进行静脉营养以及输液。而PICC可有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患儿痛苦,能有效解决患儿打针难的问题[2]。通过长期静脉通道的建立,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研究主要研究换药时间的差异对患儿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患儿160例,根据换药时间间隔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女性患儿39例,男性患儿41例,年龄7 d-18 d,平均年龄(11.3±3.2)d。对照组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42例,年龄7 d-18 d,平均年龄(11.3±3.4)d。纳入标准:所有新生儿均具备明显的置管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缺陷以及先天性严重疾病患儿;辅料松动、潮湿且未及时更换者;患儿家属均均同意本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进行。
1.2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租,研究组患者视患儿实际情况来换药,对照组患者每7 d换药1次。
两组患儿在拔除导管前用0.1%安多福进行皮肤消毒,患儿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上肢,将导管缓慢拔除。若拔管过程顺利,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无菌剪取尖端5 cm置于标本采集管内,对导管尖端进行半定量培养。穿刺点使用碘伏棉球按压,采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以上操作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有关操作流程进行。
研究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不同区间菌落大致的生长状况,记录不同组别患儿菌落数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提示有明显差异。
2.1 两组患儿PICC拔管后菌落生长情况对比 PICC拔管后两组患儿各区间菌落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穿刺部位渗血、导管脱出、感染、导管阻塞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PICC现阶段已普遍运用于新生儿的部分治疗中,该方式具有优势显著,现已成为重症监护新生儿病房的一项重要技术[4,5]。本研究显示,PICC拔管后两组患儿各区间菌落数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相关研究数据指出,各组患儿在置管后的24 h内菌落大体生长状况不明显,几乎没有明显的菌落生长,提示患儿若为出现皮肤局部过敏、污染、潮湿以及敷贴脱落等情况下,可以避免在置管后1 d对患儿进行换药操作。两组患儿穿刺部位渗血、导管脱出、感染、导管阻塞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除敷料松脱、卷边或敷料太紧等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揭开敷料给新生儿带来的疼痛,降低换药成本,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因换药带来脱管等的风险。而有关研究[6]表明,患儿在置管后在穿刺点可能存在渗血的可能,次日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敷贴操作。正常来说,导管接头部位的细菌沿导管与皮肤之间的隧道进行迁移等导致病原菌的生长[7]。由此,过度频繁对辅料进行更换易导致外源性细菌被携带至患儿穿刺口,通过隧道进入患儿体内进而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研究指出,患者若未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波动或不适,敷贴的频繁更换会使得医院的医疗资源消耗增加,使得护理的工作量增加。研究数据[8]显示,伴随着换药次数的增加,感染的几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视患儿实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有效的换药间隔。除此之外,应有意识地做好置管的消毒工作。
表1 两组患儿PICC拔管后菌落生长情况对比(n=80)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人员在对PICC患儿进行输液时,应注意对输液接口进行消毒。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关注患儿是否出现全身或局部反应以及患儿穿刺口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痛、热、肿、红等情况。患儿若未出现以上症状,可将透明敷帖的更换时间延长到7 d甚至更长。若患者出现过敏、脱落、敷料污染以及渗血等并发症时,需要对敷料进行随时更换。为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项操作要点:第一,严格参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护理,从源头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降低。第二,密切观察患儿敷料情况,若出现松动、潮湿应及时更换。
综上所述,临床上,患儿若未出现新敷料松动或潮湿,可将更换药物间隔进行适当的延长,实现护理工作量以及护理成本得到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