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性

2019-04-18 12:42林泽凤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司汀甲磺酸天麻

林泽凤

(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广东茂名 525000)

眩晕症是指患者平衡系统发生障碍进而在空间定位时产生错觉的一种疾病[1],患者一般发病迅速,突然性恶心、晕眩。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疗药物,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眩晕症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女性15例,男性22例,年龄30岁-73岁,平均年龄为(55.75±0.97)岁,体质量55 kg-77 kg,平均体质量为(65.63±2.31)kg;对照组眩晕症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女性14例,男性23例,年龄29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64±0.86)岁,体质量53 kg-79 kg,平均体质量为(67.49±2.15)kg。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和平衡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实验;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 患者每天口服维生素B6,每晚服用一次量为5 mg的氟桂利嗪胶囊,同时每天通过患者静脉注射一次250 mL生理盐水和0.6 g天麻注射液的混合药液。实验组:实施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干预患者每天口服维生素B6,同时每天通过患者静脉注射一次250 mL生理盐水和0.6 g天麻注射液的混合药液。与此同时,患者每天口服3次量为12 mg的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1.4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眩晕症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病情改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三级。有效:患者恶心、眩晕等临床表现在治疗后显著好转;一般:患者恶心、眩晕等临床表现在治疗后一定程度好转;无效:患者恶心、眩晕等临床表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 将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 21.0版软件实施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数据。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眩晕症患者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治疗效率(94.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眩晕症是急诊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导致眩晕症的病因较多,神经系统、动脉系统或血管痉挛都存在一定联系[2]。患者病发后空间感和平衡感急剧下降,同时伴有恶心、眼球震颤和失衡的临床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临床上对于眩晕症患者主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脑功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甚显著。而天麻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对于眩晕症治疗效果显著[3]。

表1 两组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对比(n=37)

综上,与天麻素治疗相比,眩晕症患者应用天麻素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猜你喜欢
司汀甲磺酸天麻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